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道德建设中,很多学校德育工作只重视个别榜样的作用,忽视制度建设,即使有德育制度也大都忽视学生在德育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深入人心,难以见成效。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被动的局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德育制度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学生参与的原则即通过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等民主管理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学校德育制度的选择或制定。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金点子”有奖活动、德育热点讨论、各种科学理论宣传等等德育活动,充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14,(8):F0003-F0003
学校德育工作践行“为每个学生成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守“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这三个主题。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四大阵地”建设,即德育科研、优秀班集体创建、情感体验活动及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促使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基层组织,班主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作为班主任,需要思考班务工作德育育人的重要性,必须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上寻找比较理想的德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得以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那就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激励他们积极参与道德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应发挥学生团、队、学生会和班集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据此,我校提出了“激励参与”德育模式。一、基本思路“激励参与”德育模式在实施中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转变,其基本特征是强化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激励和创造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空间。(一)变单向灌输为激励疏导传统德育采取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以其特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索知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开放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也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引入学校,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德育工作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班主任,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与互联网“争夺”德育的机遇和空间,让网络为德育提供服务,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发德育的新渠道,整合网络德育资源,重新设计班集体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班集体建设时强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教师不应是一个“发号施令者”,而应是以高超的教育艺术,使学生“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创建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活力的团队,不仅仅需要班主任教师的付出,更多的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激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创建班集体。因此,实施这些构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学生自己“当家”做“主人”。  相似文献   

7.
胡麟祥 《中国德育》2007,2(3):71-73
什么是班集体?有人把组织有序的教学班看做班集体,有人认为,“班集体是一个有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群体”;其实,组织有序的班级仅仅提供了班集体发展的基础,班集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群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班集体是在学校教学班基础上,在教师教育指导和集体主义价值引导下,在共同活动中形成了文化心理共同体的学生主体。如果要对班集体的本质涵义作进一步理解,还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班集体。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又千差万别,加之学生个性特征的差异,要把他们管教成“四有”新人,且形成一个温馨、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不仅要有强化德育的紧迫意识,还应具有强化德育、科学管理的工作艺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德育”。必须改变过去只片面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或虽然强调“德育”但流于形式的做法,从根源上找出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用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一层面。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15日,天津市教委在武清区召开了“班集体建设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会。这个课题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师大教科院班华教授和天津市教科院院长张武升研究员推荐,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由天津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全市18个区县和河北省、山东省、云南省、浙江省的近100所实验学校参加实验与研究。该课题通过关于班集体建设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相互关系的研究,探索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的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构建在班集体建设中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1.
班级德育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定位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力量,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阵地,也是联结和整合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领域的基本节点。班级德育的价值体现在班集体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道德主体,学生通过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来发展与表现自身的道德品质。班级德育具有集体德育、组织德育、生活德育的特点,其在班集体中,通过班集体来实施。  相似文献   

12.
论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与班集体的教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峰 《教育探索》2003,(2):94-96
只靠显性课程不足以完成德育的重任,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班集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潜在课程必须对其进行教育设计,发挥其德育功能。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真、善、美统一原则,控制转化原则,突出个性原则和突出层次性原则。对班集体进行教育设计的有效策略是:提高教师素质,引导个性发展;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鼓励学生群体参与班集体的教育设计。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当前社会、家长都极为重视的一个话题,而将小学语文课堂与德育相融合是小学德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人文色彩丰富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仅需要着重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还需要着重关注其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养成,进而为学生后续良好行为习惯的顺利养成奠定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学习到的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工作时,仍然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促进德育渗透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教育部倡导的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班集体中发展德、智、体、美,争当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家园里充分展现自我,让班集体成为教师愉快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要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幸福班集体。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高校,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德育效应。首先班主任自身的良好人格形象具有德育效应,第二,班主任的爱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第三,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灵丹妙药”;第四,创建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6.
浅谈班主任如何抓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是培养一代“四有”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通过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可以使各任课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形成有力的合力,获得优良的德育效果,组成坚强有力的班集体。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建班育人。班主任要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就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德育的规律出发,以系列德育课程引领学生的发展,引领学生和家长认同集体、共建集体、归属于集体,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在班集体中共同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常提到“德育工作”,其实“德育”本身不就是一种“工作”么?在学校中还有所谓“德育工作者”,不用说,是因工作需要而设置的。问题在于学校中是否还有“非德育工作者”呢?这个问题的另一提法是:学生的思想品德除了他们自身努力外,单靠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工作能够形成吗?虽然在理沦上和经验上都不难对此作出否定回答,人们一般还不致否认学校中每位教师及所有工作人员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所应承担的责任,然而,既有专职“德育工作者”在,无异于默认其他教师及  相似文献   

19.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走学生主体化发展道路,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方法。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多一点"过程"意识,加强"过程"管理,即把道德教育寓于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之中,坚持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引导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过程中发展班集体。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是个基础性因素。而教师中的班主任,比一般教师要负更多的责任。他是为班集体组织专门的德育过程而设的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它是素质教育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托。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全班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四有新人”,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班主任工作中贯穿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一、以提高自身素质为起点,夯实德育工作基础;二、以服务学生为重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三、以锻炼学生的品格为支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