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常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这个角色的常用语有哪些呢?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有关资料,特将教学常用语加以整理,并以菜单形式介绍给大家,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那么在课堂中应注意哪些教学常用语呢?  相似文献   

3.
刘慧娟  杨虹 《现代语文》2006,(11):13-14
“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历来是教学争论的焦点。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①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但在语教学现实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非常困难的。课常教学在新课程下呈现其特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语教学是一台戏,而这台戏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的同时又是配角,作为配角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有把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成功,才能把戏演好,下面我谈谈语教师应扮演的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5.
对话教学是体现新课标"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是影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角色向现代多元化角色转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认同与新课标理念并不一致。对话教学的师生主体间性特征,要求教师重塑课堂角色,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启迪者与帮助者、教学过程的推进者与协调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路人与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章认为新的语课程标准将改变语教师的传统定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语教师不仅需要改变教学观念、方法、方式.还需要调整传统的师生关系,既要维护中国传统教学思想,还要在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中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那么在课堂中应注意哪些教学常用语呢?一、启发性常用语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用语时  相似文献   

8.
乔红静 《辅导员》2012,(15):32-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教师们百花齐放,教学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教学辅助手段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在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的时候,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时"渲染语"尤为重要。所谓"渲染语"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运用的用以渲染课堂情绪,激活儿童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富于简洁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角色、文化传递与传播角色及学校教育教学主体角色都受到了影响。只有教师明确了自己的身份,理解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课堂,消除了疑虑,掌握了课堂研究的常用方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师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严方 《职教论坛》2012,(35):111-112
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角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项目制定、项目调度、项目进程管理、技术支持等项目经理角色以及用户角色。角色的转换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让师生的关系大为改观,教学更加开放,更加职业化。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有入呼吁语教师应由演员转为导演,实现角色的转换,这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然导演在一出戏中依然占主导地位,演员的表演依然要按照导演的设计、构想去实现。因而,笔认为.要从根本上改革语教学,必须实现角色的大突破,实现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主持人,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充分发表白己看法——“实话实说”的机会。我想语教师应多掌握一些主持的艺术,把学习的权力真正交给学生,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运用合作式手段进行教学,如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大脑的功能由单纯的"仓库"变成知识的"加工厂"等问题,如果能得以解决,高中英语课堂就能实现有效教学,达到课堂教学应有的效果。一、改变英语教师观念1.学习的内涵上变"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学英语"。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语言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性和灵性。语  相似文献   

13.
"学本"课堂建设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提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反观当前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识,一是教师缺少转变角色的主动性,二是教师不明确角色转变的目标。旨在探索教师在"学本"课堂建设过程中应该塑造何种教师角色观。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主体"转变成"教学引导"是新时期教师角色转变及定位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定位才能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推进教学改革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扮演的角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转"导"的必要性,并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提出了些许建议,希望能为教师的自我教学质量完善提供借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课程,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新理念,而且要认识并努力充当好新课程赋予自己的新角色。一、语文教师的教学角色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职业舞台,语  相似文献   

16.
高祥 《辽宁教育》2012,(11):18-20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审视、探究、分析与重构,并将思维加工过程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的过程。教学反思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信念、意识等专业素质结构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丰富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并促成教师由"经验型"、"技术型"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专家型"、"成熟型"的反思者、研究者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7.
词汇,作为二语学习的关键部分,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阅读又是促成词汇习得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二语词汇,增强二语学习能力,笔者认为,阅读中的附带习得辅以教师的教学指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及"双主体"等提法。传统教育学,如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开放后,提出师生角色的换位,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后来,又有人觉得教师、学生都很重要,又强调"双主体"。教学中谁是主体、谁是内因,谈点认识与同仁讨论。一、师生角色的认识其一,静态看师生角色——都是主体。从不同角度看,教师、学生都是主体。多值思维认为,对同一事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苏娅 《青年教师》2006,(10):23-24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形成了一些课堂“常用语”.而这些常用语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应该成为课堂禁忌语。  相似文献   

20.
深度教学的有效落实依托于教师的深入理解.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效率与教师深度教学能力的显著提高,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需要进行重构.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者"、"忠实的课程实施者"以及"静态的教学组织者"等角色亟待改变.在深度教学的要求下,教师需要认识并承担起"学科知识的统整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与"情感教学的共鸣者"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