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做好铺垫。此外,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从整数到分数的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设计理念】1.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分数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教材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几分之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步学习会感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几分之一.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步学习会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5.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数从整数到分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分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上以及计数方法上,和整数比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减缓坡度,促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可采取观察、对比和实际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先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是在整数基础上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加上分数与整我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讲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过材是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几分之一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见分之几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三个: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放各部分的名称。2.借助直观议示、保…  相似文献   

7.
刘海南 《广西教育》2005,(4A):37-37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一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本课是学生学习分数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系统学习小数知识,尤其是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一、把握教材,定位目标《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一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本课是学生学习分数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系统学习小数知识,尤其是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做必要的准备。基于以上认识,这堂课的目标应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材的解读与改编《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针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从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看,分数与整数都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一些难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初步"的主要含义是:一是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二是出现的分数都是真分数且分母比较小;三是不出现分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认识一位小数》。2.教材简析《认识一位小数》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建立了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位小数,初步建立起小数的概念,使学生的“数”的概念由整数、分数向小数扩展,为学生日后深入理解小数含义及系统学习小数知识提供基础和基本学法。其作用有三个:一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具体地理解小数就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是有利于学生在与整数、分数的读写方法的比较中,掌握小数特殊的读写方法;三是有利于学生将本课知识及学…  相似文献   

11.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或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分为两个小节编排。第一小节是几分之几的认识(本单元重点);第二小节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单元难点)。教学的关键是要紧扣“初步认识”这一要求,从直观形象入手,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教具演示、讲解及引导学生看图、涂色、折纸、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把一个整  相似文献   

12.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对分数概念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分数与整数有较大的差异,学生掌握分数概念比较困难,所以苏教版教材对此内容分三个阶段教学。本次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认识分数的教材和教法。初步形成概念教学的几点共识。  相似文献   

14.
正"认识一位小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认识小数的起始课。教材结合长度单位和商品价格,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感知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贯穿全课的主线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操作实践,体验一位小数的本质内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6):47-49
<正>[教学背景]《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例1、例2、例3)。这是学生在认识掌握了一些整数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也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三年级这个学段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是认  相似文献   

16.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一般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感知除法的含义,会正确写、读除法算式;第二步,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第三步,初步领会乘除法间的关系,加深对除法含义的初步理解。在教学设计上,建议作好以下三点。一、凭借概念系统探索新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运算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把除法的初步认识纳入整数四则运算的概念系统中去发现、去探索,便于学生比较鉴别,更能突出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掌握整数四则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有关"数"的概念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而小数的认识相对于整数和分数而言,更加抽象,如何让抽象的"小数"更加直观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沟通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唤醒学生的认识,借助几何直观,让认识小数的思维过程清晰可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建构小数的意义,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现抽象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将要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6~98页“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加减计算的本质非常重要。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对数本质的认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让学生体会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由计数单位(也就是分数单位)累积而成,也就是分数跟整数和小数一样具备“可数性”,为认识运算一致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分数是小学阶段“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而分数“量”含义又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基础。为促进学生对分数“量”含义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次遵循以下两条学习路径开展教学:一是利用“个”情境模型初步认识分数“量”含义,二是利用“米“”时”情境模型夯实巩固分数“量”含义。其中,第一条学习路径为: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单位分数—夯实巩固单位分数—初步认识非单位分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契机,带领学生感受分数的本质是表示量的多与少或数的大与小,渗透“大小比较”,并将“大小比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