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海燕 《河南教育》2008,(12):29-31
社会的转型给中国利益格局带来了质的变化,利益格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聚积和激化.因此,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才能形成和谐均衡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2.
参与地方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重要内涵。立法过程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博弈协调的过程。政协由界别组成,是各界利益的代表,政协参与立法协商,借助政协的平台进行利益关系的博弈、协调与整合,可以保证立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防止立法决策失误。要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首先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性质与功能,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程序设计,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文章针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着重探讨了有效解决矛盾的制度建设,即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公民政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治理创新的改革中,许多地方政府尝试加强政策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互动协商来提高政策的回应性和民主性。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珠海市和佛山顺德区两座城市的公众评议作为案例来探究珠三角地区的公众评议的主要特点,以及不同城市的公众评议活动的差异。研究发现:两地政府在开展公众评议公共政策时,首先邀请了公众参与评议对象的选定,同时搭建了多方主体协商对话的公共平台,最后加强了民众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协商民主公开透明、理性协商和监督问责的特点。相比较而言,顺德区在公众评议过程中引入了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更深入的协商讨论,更充分地体现了协商民主的民主性和协商性。通过建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协商民主机制,地方政府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协商式教育政策的制定.协商式政策制定是由广大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公众参与、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协商式教育决策的优势在于:强调公众的自愿参与,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表达自己的呼声,具有制度的合法性;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减少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失误;减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摩擦.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协商式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重大的教育政策问题可以采用协商式制定的模式,利益相关者可按照一定的比例参与,要在开展协商之前认真调研,在协商过程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实现公共政策合法性、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并不是一个有条不紊、相互协调、运转准确的过程.文章从政策制定结构的历史和现实分析、政策制定主体和参与主体的强弱不对称关系等七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复杂性,以期促进我国公众政策参与的合理、有序和有效.  相似文献   

7.
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尺度。在建设和谐社会、各种利益群体分化与组合的现阶段,构建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对于应对公民日益增大的参政诉求,使各利益群体通过协商方式维护自身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存在诸多弊端,提升公众参与度刻不容缓。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视角出发,分析公共政策中公众参与缺乏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推动公共政策中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公众要求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呼声不断高涨,作为反映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必然地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文就如何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好体现民意展开探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高公众参与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看,协商民主理论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它能推进政治结构分化,提升政治主体能力;其次是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再造政治运行过程;再次是有利于提升公共政策理性,推动政治关系和谐.与之相应,协商民主理论对中国政治发展也存在至少三个漏洞:在结构上,可能被借用为政府扩张的动因;在过程上,可能被稀释为无果而终的对话;在政策上,异质为"强势集团"为自身争取政策利益的"白手套".要发挥协商民主理论对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做到:盘活体制内的政治存量,提高政治主体协商职能,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协商"结构增长";通过"赋理协商"和"赋权协商",实现利益有效表达与利益综合的有效衔接;开放媒体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协商制度程序.现实情况下,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浸润协商理念比单纯地追求协商实践形式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政策价值是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缺乏对教育政策价值观的思考。从主体需要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直接利益相应人的利益;要适当扩大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主体的范围;要重视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弱势利益和未得利益,做到共同利益与政治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强势利益与弱势利益、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兼顾。从客体属性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公共性,做到政治性与公共性的统一;要提升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加强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做到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并重。从效应关系来看,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提升其内在价值,做到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应然价值,做到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的隐性价值,做到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制定《公众意见征询法》有利于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实现,并有利于提高立法和公共决策的正当性。在我国,制定《公众意见征询法》既有政策和法律基础,又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但该法的制定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决策者需要在充分认知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克服理念和机制等层面的问题,为该法的制定创造现实的条件。《公众意见征询法》应建立与征询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并对征询公众意见的条件、征询方式、公众意见的反馈以及公众权利的保障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协商功能包含着意向目标、行动过程和客观效用三大要素。从政策过程视角分析,环保社会组织协商功能的类型可分为意见表达、诉求沟通、关系协调、执行监督四项功能。在"嘉兴模式"中,环保社会组织协商通过"点单式督查""圆桌会议"协商实现了意见表达功能;通过"评审团"协商、环保联合组织协商实现了诉求沟通功能;通过环保公益活动、环保公益诉讼实现了关系协调功能,通过"环保市民检查"实现了执行监督功能。总结分析"嘉兴模式",可以发现社会组织协商功能实现的三大影响因素:即公民参与意识、社会组织自身结构以及政府的资源禀赋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浅析当代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社区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宗族势力通过承担村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村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满足村民历史感、归属感的心理需求等对村民自治制度起补充、协调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族势力通过对村民的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的决策方向和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施加消极影响,形成了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设若决策机制完善,那么输入就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偏好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力量悬殊,决定中国共产党不能实行西方被动式的政策输入模式,放任二者进行利益博弈,而应坚持"从群众中来",深入群众,主动代表弱势群体利益,限制强势群体对政策的过大影响力,以获得自主性,使公共政策体现公共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改革现有政策输入机制,更好地实现"从群众中来"。  相似文献   

16.
“和”的政治意识:善治的政治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治过程,是人类管理公共事务的理想政治模式。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乃至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有一种与之相契合的心理基础和文化价值观。善治的实现必须以“和”的政治意识为政治心理基础。公共意识、协商意识和妥协意识是“和”的政治意识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农民话语权是农民表达自身诉求、追求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由于制度设计与公共参与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农民呈现出集体失语状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物质生产资料、完善政权体制设计、扩大农民政治参与、促进民主法制教育等,才能拓展农民话语权的表达平台,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的内涵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进行考察,它具有权威性、工具性、多样性等特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可以分为制度内途径与制度外途径.受到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法制建设不完善、决策主体缺乏民主参与、公民参与渠道很少、选举制度不完善、基层民主和政府的决策机制不完善、有组织参与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通公众多是着眼于个人利益、不能着眼于公共利益,公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等,都制约了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上作用的发挥,影响到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要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应从制度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进一步扩大基层直接民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以及培养公民参与的能力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政治学和传播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媒体所创造的更具开放多元、流动虚拟的公共空间,改变了传统政治哲学家所讨论的公共领域之形态。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公众议题聚集着公众,惟有关心公共利益的公众团体之形成才能使公民有序参与有力量。而公共空间与公众团体之维系,取决于有独立人格与公共参与精神的公民个体。公共空间、公众与公民之间的良序互动构成了新媒体时代公民有序参与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