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全民 《高教论坛》2009,(9):47-48,53
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本文论述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心理教育能力的构成,并提出了加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实施心理教育,而实施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心理教育能力。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揭示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探讨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师范生 ,未来的人民教师 ,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师范生的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教育。而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 ,师范生同样存在着各种心理上的迷惘 ,如何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将作为一个重要课题 ,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把心理教育与生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考虑生理发展因素 ,心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更是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育中,中理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已任的师范院校却未能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发迹这一现状,必希完善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加大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使每一位师范生都具备适应中小学教育的心理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而心理教育的实施又有赖于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只有以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为基点,才能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6.
培养师范生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时代和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及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需要 ;是中小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切实保障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提高 ,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 ;尽快培训一批合格的心理教育师资 ;制定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编写心理教育教材 ;加快心理教育管理机构与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心理综合素质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86名在校师范生心理综合素质的调查,得出以下结果:1.师范生智力发展水平良好,54.7%智力优秀,24.4%智力良好,19.7%智力中等;2.SCL测查,36%师范生有轻度心理适应问题,3.6%的师范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问题较多的集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3.师范生的认知中等欠佳,优秀率为11%,中等为68%,差为21%。因此,对于师范生需要加强个性与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教师职前培养的角度研究四川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当前面向四川农村学校的师范生培养中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师范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欠缺;忽视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轻视心理辅导学科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从四个方面总结出面向四川农村学校师范生培养的策略: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有效学习的技能;2.培养学生音乐或美术或体育方面的特长;3.心理辅导实践技能的培养;4.农业知识的讲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免费师范生政策下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心理,研究发现,就业政策限制、求职竞争、专业水平、专业供求矛盾、自我认识与定位、就业心理预期等是影响免费师范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生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从课堂教学的现状、重要环节、内在因素,信息技术发展要求以及实践性等方面,阐述师范生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省区,广东人的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广东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基石,而广东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则为广东高职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设置体现区域人文精神、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适合学生创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开展富有成效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良好场所,可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其信息能力,加强其信息道德来实施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庞红 《辽宁高职学报》2014,(4):74-75,78
综合实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方向。综合实训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主要场所。综合实训室能最大限度地模拟生产一线的生产条件与环境,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实训教学场所。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应以实训课程的需要为出发点,配合实训教学灵活、开放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利于学生们进行自我管理。同时要灵活安排实验时间及内容。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人文艺术教育,是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人文、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渠道。在物理教学中把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掘科学教育的人文艺术价值,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训练和提升,是物理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阐述了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从转变观念、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职业指导、实践活动和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探析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硕士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本文结合食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实践平台、考核体系等方面对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完善食品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The practitioner’s own self is a resour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ECEC). It is proposed that an experiential training focusing on the ‘professional self’ helps to raise awareness of how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s may impair or enhance quality of provision. A key concept in such training is emotional labour, explored with students through examples of ‘relational pedagogy’ and ‘attunement’ to the needs of children. The argument of this paper, underlying the training, is that the expectation of attunement encapsulates both the best and worst aspects of such labour.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indfulness exercises into the training in order to sustain this attunement. It seeks the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m and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training overall. The paper concludes by recommending that such practices be incorporated in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lst acknowledging that such interventions can only succeed where working conditions reflect a compassionate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姜微  王悦 《辽宁高职学报》2014,(2):91-92,106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新的特征,给高职辅导员的学生心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建设稳定和谐校园,成为我们新的课题。团体培训就成为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方法,为高职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篇章。鉴于此,团体培训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更深的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构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部等部委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近几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H型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H型模式"总体的构建,并探讨其保障体系,既考虑了各个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也考虑了未来的发展,旨在培养具有较厚基础、较宽口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应用能力型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