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这是一个愿意“疯狂”而且享受“疯狂”的人的故事。他曾经在大学一二年级英语考试不及格,经过自己的反省、努力、摸索,自学成一口地道美音英语,更创出突破性的“疯狂英语”学习方法。他决心要让正在学英语的三亿中国人说流利的英语,更要让外国人都学会华语。他的名字就叫李阳。 在英语不及格的日子里 李阳的名字是与“疯狂英语”联系在一起的。“疯狂英语”的创立,源于李阳一个几近疯狂的创见与同样疯狂的经历。至少,在当时,  相似文献   

2.
袁复生 《出版参考》2005,(5S):i014-i014
在我国英语出版界,提到外语培训与学习理念,我们会想到李阳,因为他给外语学习注入了一种激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成功地将这种激情转化为实在的产品与商业价值的,并不是李阳,而是另一个幕后人物——邓良平,他所创立的认真企业,以出版连续性的有声读物《疯狂英语》起家,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与前瞻陛的外语出版机构之一。与众多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迹于八九十年代的人们一样,邓良平的创业之旅也充满着艰辛与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英语出版界,提到外语培训与学习理念,我们会想到李阳,因为他给外语学习注入了一种激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成功地将这种激情转化为实在的产品与商业价值的,并不是李阳,而是另—个幕后人物——邓良平,他所创立的认真企业,以出版连续性的有声读物《疯狂英语》起家,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与前瞻性的外语出版机构之一。与众多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迹于八九十年代的人们一样,邓良平的创业之旅也充满着艰辛与传奇色彩。在大学时,身为文学青年的他,曾担任过《北航青年》的副主编。1990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只身南下深圳打工,据他说当时是他母亲杀了两条猪卖了900块钱给他,而到了深圳的时候,他身上则只剩250块钱了。刚到深圳,他也没有找到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只是在深圳大学帮一位老师抄信封,当时的报酬是抄一个8分钱,但是即使是抄信封,他也比别人勤快,他最佳的成绩是一天抄1000多个信封。在深圳时,他看到几个深圳大学学生把一些欧美流行歌曲录在磁带里,还把歌词印成小册子,叫做《至爱经典》,当时很受欢迎。受他们的启发,他在广州就做了一本名为《伤感与怀旧》的小册子和英文歌带,开始的反应不太好,因为录音太差,歌词印得很粗糙。为难之际,中山大学电子系一个叫杨小春的英文歌  相似文献   

4.
不做沉默的羔羊 8月31日下午四时起.遭遇家暴的Kim开始在微博上不断向她的丈夫、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隔空喊话.并贴出自己额头青肿、腿部擦伤及耳朵流血的照片——用打官司的秋菊的话说.她要为自己讨一个说法。很快,舆论倒向了她这一边。而重压之下的李阳不得不开腔道歉。  相似文献   

5.
正7月26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少林寺正式皈依佛教,成为方丈释永信的俗家弟子,法号"延依"。"在宣布皈依的微博里,李阳盛赞佛教"是真正的大智慧,是世界上最慈悲、最科学、最完美的信仰之一",他一连上传了25张在少林寺拍摄的照片,听释永信讲经、扫地、打饭、食斋、跪拜,"在适当的时候要去少林寺住上半年,三个月到半年去修行一下,对自己的身心有好处。"但在"虔诚向佛"的背后,李阳并不  相似文献   

6.
一、李阳殴妻——名人家暴风波使家暴议题进入话语中心 2011年8月31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Kim在微博中曝光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并上传了伤情照片.这条微博被网友大量转发,此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切和谴责.而当事人李阳因其“疯狂英语之父”的名人身份,使家庭暴力这个向来被“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重重包裹、隐藏在家庭生活表面下的社会问题浮出水面,让公众开始正视家庭暴力存在的领域之广与程度之深. 家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婚姻生活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各级妇联组织和法院部门受理的家庭暴力投诉及相关案件数量不少,但是在媒介报道方面缺乏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这种现象所凸显的女性问题与公共议程建构的关系及其深层社会根源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由于开展版权贸易的原因,在外语图书出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渠道经营和品牌开发,2002年其外语图书市场份额排到全国的第三位,其中李阳疯狂英语系列、英语学习口袋书系列、千万别学英语系列曾掀起全国学习英语的高潮,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余屹 《中国档案》2005,(9):64-64
成功人士的背后离不开优秀父母的教诲,没想到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父亲。“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父亲,是我所在单位领导。这位领导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从政以来,凡是自己写的文章、信件、稿件都要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凡是看到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好段落都要剪裁下来,做成剪报,而  相似文献   

9.
对众多的学子而言,暑期不仅是假期,更是为学习充电的佳期。随着入世成功,国人和英语的接触也越来越“亲密”。在假期里,为学英语前来淘书的读者络绎不绝,各色英语读物销势如火。 《快乐英语》(1—8册)、《3L英语·看听学》(1—4册)、《剑桥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李阳疯狂英语》、《大学英语4级考试与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点痛,想说“爱你”不容易。好些“学”了10多年英语的中国人一遇见外国人就成了“哑巴”,每天依然有不计其数的中国人因为“学”英语在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为英语“苦读”也为英语“苦恼”,而切实关注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并试图改进之的中国人却太少太少,这是十分遗憾的一件事。“韩”风热辣辣,吹暖万人心。继胜利推出李阳·克立兹“疯狂英语”之后,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又带给广大学生、英语爱好者和准备出国人员一个新的惊喜、一个新的忠告——《千万别学英语》。这是一本开创了韩国销量新纪录的热点畅销书,也是新世纪亚洲第1畅销书。1999年7月初版面世后,不到1星期2万册就销售一空。接着,便开始了它的辉煌热卖史——到2001年1月,它已重印32次,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李阳45岁,但他觉得可以总结自己的一生了。 “全世界都有我的学生,连拉斯维加斯赌城都有,我这一生,非常成功。” 说这话时,他昂着头,眼睛注视前方,语气坚定。  相似文献   

12.
申银霞 《大观周刊》2011,(6):234-234
新世纪、新课改、新发展。科学的突飞猛进,给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猛进。尤其是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的出现,由原来的老师的口授,学生的耳听,到现在的视频教学,英语对话在教学中已经很现实。多媒体促进英语的学习,已不是神话。我们作为英语老师来说,要发挥他的优势,把教学优化、结构更加清晰。以促进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邹延丽 《大观周刊》2013,(10):262-262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共同构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其它的技能训练来培养。以前教育界倡导的阅读教学法(Reading Approach)和听说教学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就是通过阅读或听说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李阳的“口语突破听力”就是用“说”来培养“听”的技能。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技能。  相似文献   

14.
他那时非常的痴迷于英语.他把热情和可以调动起来的许多课外时间投入于英语学习中去了。他期望将来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15):12-12
“一个笑话可能要经过几秒钟才会听见笑声”。 扩张后的欧盟工作语言新增了9个小语种,这给同声翻译带来一些困难——小语种译员们要等待其小语种翻译成英语或法语后,才能把它译成本语种。  相似文献   

16.
曾纪泽是晚清著名外交官,被视为我国第一个有史可载自学英语的人,丰富的英语知识使他能熟读西方英文书籍,开拓了他的视野,奠定了他作为职业外交官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拜师(小说)     
我把李龙画的一叠子素描和速写递给白发苍苍的吴老,心情很兴奋。我不辱使命,总算为他物色了一个有希望的苗子。记得吴老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会不会带给我一个稻草瓤儿的绣花枕头?”稻草瓤儿的绣花枕头留给别人吧,我给他带来的是一株挂着露水的幼苗。他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年龄——只有十三岁,这无疑  相似文献   

18.
别一种滋味     
同事带来一包家乡的枇杷果,给她一个,他一个,到我这里,没了。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儿——主要是她看了我好几眼,却硬生生把我漏掉。我们很生分,即日起此人被拖人黑名单。鉴定完毕。  相似文献   

19.
张郁葱 《大观周刊》2012,(44):302-3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运用范围最广的交际语言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学得轻松、愉快、牢固,学习就会有成就。促使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盛产香烟.在这片沟壑沉浮、溪河如织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因烟瘾过大苦不堪言,经济出现危机.身体受到伤害,而现在,他竟然把这种不良嗜好变成了谋生手段,香烟为他带来了另类商机,他破天荒地当了一名“职业戒烟人”.成立了一家戒烟中心.并在全国第一个拿到了戒烟的执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