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波书店是日本一家名声卓著的出版社,主要出版知识性、学术性著作与工具书,在日本夙有“岩波文化”之美称。其编辑作风之严谨,出版态度之严肃,向为知识界称道。《岩波书店的书与人》,是作者访问岩波书店后所写的散记,其中叙及岩波的种种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风格论期刊,容易为人们接受.这是因为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刊物成熟的标志,而且,刊物的竞争格外的激烈,形成自己的风格是生存的需要.成功的出版社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如日本的岩波书店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出版社,有人赞誉岩波书店说:"岩波文化代表了日本文化";"有良心的硬派出版社".在我国也有一些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出版社.中华书局以古籍类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中外文学名著、作家出版社以当代长篇小说、金盾出版社以实用科技类图书、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以学术著作等特色图书见长,使它们成为了久负盛名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3.
岩波茂雄的出版活动与出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丽影 《编辑之友》2015,(4):109-112
岩波茂雄从经营旧书店出发,把不起眼的岩波书店建成蜚声海内外的日本知名出版社.他不仅仅把岩波书店当作一个出版社经营,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力争做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与国民精神需求的引领者.岩波茂雄在书店发展的不同阶段,顺应时代的潮流,出版了《哲学丛书》、岩波文库等一系列高质量的书籍,吸引了很多追随者,推动了日本出版界的发展,提高了日本文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信奉“教养主义”的岩波书店在日本的学术文化领域,岩波书店享有很高的地位。我们访问日本时,曾从《朝日新闻》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看到,对岩波书店的出版物有这样一种评价:“岩波文化”代表着日本文化。我们在出国以前也早就知道,岩波书店的出版类目同商务印书馆相近,日本在翻译出版世界学术名著方面的成就同岩波书店的长期努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应年 《出版史料》2001,(1):122-125
提起岩波茂雄,人们就会想到岩波书店的标志——大门左边挂着的法国艺术家米勒雕刻的“播种者”的浮雕(铜雕,雕刻家高村光太郎复制)。它反映了岩波书店的创始人岩波茂雄作为出版家的抱负和理想:他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经过几十年的辛勒工作和努力,岩波书店在传播外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方面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和理想,成为一家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出版社,按出书范围来分,有专业与综合两大类。但是,近年来,它们都在发生着某些变化,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先说专业出版社。有的专业出版社是按特定的对象来分的,如东京的金星社,是一家已有66年历史,只有25人的小出版社,自建社以来,一直以出版少年儿童读物为己任,它的《世界少年少女名著大系》(36卷)、  相似文献   

7.
期刊个性浅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成功的期刊,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特色。有个性才有特色,个性与特色的相互交融和不断深化,就形成期刊的风格。个性特色是一本成功期刊个性化的灵魂,也是一本成功期刊风格化的标签。独特的个性、稳定的风格,是一本期刊成熟的标志,也是其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重要条件,如《读者》之清新隽永,《读书》之广博厚重,《收获》之老成持重。鲁迅说:“每种刊物应有其个性,不必雷同。”(《许广平忆鲁迅》)邹韬奋先生也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韬奋文集》第3卷)那么期刊的个性是如何形成和体现的呢,本…  相似文献   

8.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3-23,89
胡适在创作上使劲最多,影响也颇大的,是白话诗。他对于新诗理论的探讨,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曾指出,“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肯定他的《尝试集》是“我们的第一部新诗集”;并且说,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大体上为当时的许多新诗人所共信誉而他的《谈新诗》一文,“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可见胡适在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他的诗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胡适对于传统诗歌的扬弃,作者在此文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三、图书质量、书刊宣传 1.图书质量岩波书店作为日本一家认真的、有良心的硬派出版社,一直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贯彻文化教养主义,对读者负责。1913年岩波书店在东京神田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艺出版社继影印出版十大卷《中国新文学大系》后,正在准备《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的编纂工作。《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1917-1927)理论和作品的选集,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于1935-1936年间出版。赵家璧主编,蔡元培作总序,编选人作导言。全书共十大卷: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1.
<正>《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素有“纸上故宫”之称,现已出版绘画编、书法编、雕塑编、玉器编、善本特藏编等100余卷,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文物清点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三五”出版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在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占据着不小的比重,而《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清代卷》正是书法编的收官之作,共15卷。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1983年8月16日第8版《答读者问》专栏里一篇文章写道: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理论和作品的选集……”“《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自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止。……全书约一千万字,分二十卷(每卷约五十万字)出版,约为第一个十年的一倍。”(着重号系引者所加)读了这段文字,如果问“《中国新文学大系》(即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建设的丰碑──《中华民族故事大系》面世张呈富《中华民族故事大系》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套“故事大系”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56个民族的民间故事精品2500余篇,全书共16卷,共计1200余万字。参与全书有关各地各民族民间故事的讲述...  相似文献   

14.
马场  公彦 《现代出版》2014,(2):66-69
2014年1月13日,"日本出版人交流代表团"一行抵达中国传媒大学,与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之一、日本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在研讨会上就"如何认识中日文化交流现状"主题作了发言。马场公彦出版从业已三十年,同时为中日文化研究学者,著有《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败战至中日复交》(日本新曜社,2010年)等,其视角融学术研究与出版实践于一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兹将马场公彦在研讨会上所论要点及其所著岩波书店发展历史相关文章整理为文,以飨读者。在马场公彦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既需要人文社科的精神与学理支撑,也离不开出版人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黄鸿森 《传媒》2003,(4):39-39
《万象》月刊2002年第4期刊出《“一生真伪有谁知”——读曹汝霖回忆录》一文说: (1)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德国租界的青岛,日本总理大臣大隈重信令驻华日使日置益(两人对华均有野心)向袁世凯面交觉书时,曹亦在场。(第132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湛江市”条说:  相似文献   

16.
一月十日,上海市出版局党委邀请老编辑赵家璧、徐铸成、祝百英、杨荫深、陈伯吹、何公超、顾济之、胡道静、金性尧、贺友直、任以奇等十余人,征询对今年出书工作意见。老编辑们谈到: 一,出书要有雄心壮志。解放前的《万有文库》,日本的《岩波文库》,社会上有影响。我们也应该搞《文库》。粉碎了“四人帮”,拨乱反正,安定团结,同心同德奔四化,也到搞《文库》的时候了。零零碎碎地出书,不如配套成龙影响大。在质量上也要有雄  相似文献   

17.
七月中,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在包头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时,听取了部分专家、作者对该社现代文学出书工作的意见。出版社要有个性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瑶一开始就谈到出书特点问题。他说:“出版社要有个性。专业出版社自不必说,就是综合性出版社,也应该形成自己的出书重点。解放前的商务、中  相似文献   

18.
看过全国第五届书市给人印象最深之一的是抢手的畅销书,同行们议论最多的莫过于畅销书。读者排着长队购买《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翻开《乱世佳人》的续篇《斯佳丽》的版权页,跳入眼帘的是“印数:55万册”,据说所剩无几。……畅销书,诱人的畅销书!出版社的骄子,编辑们的宝贝,读者的宠儿。曾记得一位出版界的长者说过:“我这辈子要是能编两本像样的畅销书就好了!”在书市上也听到一位西部地方出版社的社长叹道:“我们要有两  相似文献   

19.
据台湾报纸称,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即将出版一套“中国古典小说大系”,共一百种。其中有一些是首次印行的孤本。《绣鞋记》、《水石缘》、《响马传》等,据称只有英、法收藏,但均为漫漶残缺的复印本。这次河洛图书出版社据以出版的却是完整的初刻本。大系有系统地介绍了一些久闻其名的书。如记华工血泪的《苦社会》,写绿林豪杰的《绿牡丹》,鸳鸯蝴蝶派最后的力作《广陵潮》。大系每本的正文之前,请专家按小说的来龙去脉,撰写提要;正文后面附有各专家对该书的研究成果。原书为文言的如《山海经》、《吴越春秋》、  相似文献   

20.
万达通四海     
(近期代理的部分重点项目)万达版权代理公司代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从日本角川书店引进《现代汉日辞海》(2600万字),即将出版。代理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日本 INTERPRESS(日汉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汉日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英汉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汉英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正在翻译之中。代理接力出版社从日本株式会社引进的彩色画册《仿生图鉴》即将出版。代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社)引进的系列丛书《科学知识100个不可思议》(首批13卷)即将翻译完毕。代理外研社从日本岩波书店引进大型日语工具书《广辞苑》(约3000万字)的翻译版权正在洽谈之中。代理广西教育出版社从日本旺文社、公文社、白杨社等出版机构引进的《中学生读物》(约40种)正在翻译之中。代理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从日本旺文社、日本农文协等出版机构引进的日语辞典系列、微型盆景系列,即将出版。代理中国青年出版社从加拿大 QA 出版社引进《席琳·迪翁》传记,准备签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