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集邮漫画"议题,已见有四川陈春雨《用作广告的集邮漫画》、黑龙江霍国维《试述中国集邮漫画的由来与发展》、王平《介绍「邮乘」上的一幅集邮漫画》、蹒跚、南初《我国最早的集邮漫画专刊——「邮坛画刊」》等多篇文章述及,然而对于早期部分则着墨有限,现将更多相关资料汇集并奉献读者。一、邮刊上的集邮漫画国内最早出现的集邮漫画确实见载《邮乘》,但首刊并不是1927年6月版那期。  相似文献   

2.
为祝贺全国集邮联“六大”和甘肃省邮协“六大”的 胜利召开,为大力宣传甘肃创建集邮文化品牌,本人特 精心绘制集邮漫画《陇上巡邮》图。 本图以甘肃集邮界著名邮人形象、特点、集邮特色 和他们在集邮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结合甘肃所独有  相似文献   

3.
集邮漫画出现在中国,应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事情。1927年6月《邮乘》杂志刊出的一幅猛虎从邮票上扑下来咬人的漫画广告,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集邮漫画作品。此后,集邮漫画开始散见于当时各类 集邮刊物上,逐渐被邮人所认识。 二十多年后,自贡集邮学会会长张宇仲先生因爱好美术,对集邮漫画偏爱有加,遂别出心裁地创办了一份以漫画形式来诠释邮坛诸般奇闻趣事的杂志——《邮坛画刊》。张宇仲先生在回忆创办这本杂志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省市集邮报刊上,可以发现一些“老集邮、新面孔”的作者,他们的文章或谈专题,或写集邮知识,或抒发结交邮友之情感,言之有物,可读性强,实乃邮界可喜之事。“老集邮、新面孔”,说的是他们大多数已有数十年集邮历史,但写邮文较少,名字一旦出现在报刊上,令人觉得新奇——他也写起文章来了。多年的邮市炒作,加上新邮发行量大,邮票不断打折,使许多赶浪潮的“集邮者”自动退出,留下来的,都是铁杆邮迷;人过中年,邮趣不减。一个人玩还觉不过瘾,还要参加民间邮学会,隔三岔五去赶场,与邮友们侃侃邮经。  相似文献   

5.
二、独一无二的集邮漫画专刊1948年7月25日,一份以漫画形式来诠释邮坛趣闻的杂志《邮坛》在四川自贡面世,主编张宇仲。这是我国西南腹地出版的一份独特的邮刊,存世量有限,藏阅者寥寥,值得集邮文献爱好者近距离"一睹芳容"。1.独辟蹊径,独一无二《发刊词》云:"《邮坛》是一本集邮画刊,像这样纯粹的图画集邮刊物,在我国还是首创,也是敝社同人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曹学铭 《集邮博览》2010,(10):64-64
在江苏省无锡市职工集邮协会成立27周年之际,有关领导让我写篇稿件和找些资料,故从旧报刊中找出职工邮协会刊《无锡邮讯》,在翻阅中发现了1983年9月刊登在其上的华君武祝贺漫画。当时,我从江苏省无锡市集邮协会成立前的筹备会议上见到了华君武先生从北京寄来的这幅漫画,特别兴奋,还未来得及告知其他邮友,便把漫画刊印在《无锡邮讯》上,与同好见面共赏。  相似文献   

7.
邮坛自从"网络"了"集邮",衍生出"网络集邮"新的集邮词汇、新的集邮门类、新的集邮方式、新的集邮人群。网络集邮开阔了邮人的视野,提高了初学者的集邮兴趣,也增加了专题、集邮、电脑多学科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古来有之。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集邮需要博览、需要交流,更需要感受和体验。《集邮博览》杂志社取游、邮之意,谐游学之音,引入"邮学"概念,组织集邮爱好者结伴出行,观邮展、学邮识、购邮品、交邮友,探寻邮票原地,游览名胜古迹,丰富人生体验。2009世界邮展"花开洛阳",各地邮迷心向往之。"集邮博览邮学团"首发目的地自然非洛阳莫属。4月8日,由十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虹口区集邮协会等五邮会日前在虹口区工人文体活动中心举行"2012年迎春联谊会"暨"虹口集邮茶座"创办28周年纪念活动。虹口区邮协会长余涌致欢迎词。陈佩南、周国良、吴天明、周正谊等邮会负责人先后交流了集邮工作和集邮活动经验。市邮协、市职工邮协领导邵林、徐大为、童国忠等先后讲话,希望上海的群众集邮文化活动在新形势下有新的发  相似文献   

10.
有为才有位     
前不久,笔者收到北京重型电机厂集邮协会寄来的一张请柬,因故未能参加他们的活动。我在对邮友心存一份感激、一份歉意的同时,也对该厂邮协的生命力心生一份敬意。环顾今日邮坛,基层邮协像北京重型电机厂集邮协会这样,能够不散伙,且能常年坚持活动的,似乎为数不多。在不少单位,曾经活跃一时的集邮协会,或“关张”,或鲜有活动,名存实亡。北重邮协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一是单位领导支持,再就是有一批痴心不改的集邮爱好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热诚为邮友服务,热心为集邮事业的振兴而疾呼而呐喊。可以说,浓浓的集邮情,维系着他们对集邮协会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1.
由黄浦区集邮协会承办的"上海市第十三次基层秘书长沙龙"于6月10日下午在该区社区活动中心举行。本次秘书长沙龙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黄浦区邮协开展集邮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区邮协秘书长劳兴康介绍了他们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创办经济实体,支持  相似文献   

12.
苏善言 《集邮博览》2010,(10):70-70
"邮童"是我独创的词语,意为集邮的儿童。遇到两件事情,反映了当前开展青少年集邮的两大障碍:买票难,缺邮刊。便顺口溜出几句打油诗:孩童集邮怪可怜,购买新邮犯了难。敞开供邮有多好,凡是爱邮不差钱。集邮未来在少年,普及邮识靠宣传。  相似文献   

13.
一集邮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字"结缘。邮票邮品上的"文字"当然不可或缺,而邮文邮书里的"文字"虽汗牛充栋,但鲜有其他样式与"邮"携行。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中国集邮,曾大家迭起,并延宕至新中国。回望其程,有邮绩煌煌,邮文恢恢,然也有另样文体偶现邮刊友群:那是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辞体,谓之"长短句",亦即宋代词人辛弃疾《稼轩长短句》所示的古体诗词概念。在集邮前辈的邮外笔端,有为邮吟咏,才有了"诗意集邮"初现的美丽境况。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08,(6):32-32
黄浦区集邮协会组织基层邮协秘书长于4月25日—27日赴浙江衢州进行集邮旅游,为举办基层邮协秘书长培训进行动员,同时举行集邮学术交流活动,25日下午在衢州白金汉宫大酒店会议室,宣读了六篇集邮学术论文,并由区邮协秘书长和本刊两位副主编进行点评和颁奖,获奖论文的篇目及作者为:由中国古代书法邮票谈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等奖,李鹏颖)、从木版年画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等奖,顾建新)、试谈“集邮旅游”——本会特色活动之一(三等奖,顾延培)、关于《火炬传递》邮票的感想纪念奖,叶清良)、迎奥运 传友谊 促和谐(纪念奖,陈金洋)、集邮中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值得关注(纪念奖,周正谊)。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市集邮协会主办,上海市职工邮协承办的首届"上海邮乐园"系列活动将于5月17日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行,该项目已列入"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春季市级专项活动。为把邮乐园办成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精彩、难忘、成动"的集邮文化活动,拟将普及集邮知识与趣  相似文献   

16.
王新中与上海 2003年3月下旬,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新中利用出国访问在沪转机的时间,抽空来到上海港务邮协下属的上海港医院和港务工程公司两个基层邮协,对他们的"建家"活动进行考察和指导,并分别题了词。这是他第4次来到上海港务邮协指导集邮工作。作为一个全国集邮联的领导,王新中为什么如此重视上海港务邮协开展的集邮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邮》2008,(10):5-5
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于9月12日下午假座五谷丰登酒家举行中秋集邮茶话会。 会上,黄浦区邮协领导分别谈了今年工作的成绩和明年工作的初步打算,并展示了为明年1月5日集邮活动日设计的生肖纪念封。茶话会上还穿插了文艺演出和有奖猜谜活动。《上海集邮》及兄弟邮协负责人等百余人出席了茶话会。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月23日元宵佳节前一天,"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第二届绿卡会员元宵集邮联谊会"在区邮协集邮者之家举行。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刘广实,市邮协名誉副会长李德铭、唐无忌,市邮协学术委员会主任邵林,《上海集邮》副主编张乐民,化工、医药、江苏街道邮协代表,及区邮协绿卡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元宵集邮联谊会是黄浦邮协的"传统节目",而今年有所创新,2月5日下午举办的是"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绿卡会员首次迎春元宵联谊会"。从2012年起,黄浦邮协推出"绿卡会员制",所谓"绿卡会员"是指邮协中的骨干,凡为邮协工作和活动作出贡献者,在基层充分发挥作用者,在集邮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成绩的经申请批准可成为"绿卡  相似文献   

20.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2,(10):48
邮人同庆金秋10月,国庆的月份,专门性邮会在沪举办全国原地集邮展览,接着,上海市邮协举办"喜迎十八大召开展示集邮人风采"邮展,可谓好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