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权?请你不要用这个词好不好?”越洋电话那头,谭盾被蛇咬般,声音突然激烈起来,“这几天,我一听这个词就难受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告别演出 借调濮存昕来演的《秦皇父子》是我导的最后一个戏。为什么最后一个戏是这个呢?因为到了1987年的时候,那年我60岁,办了离休手续。我也不想再拖下去了,虽然他们有的人拖了几年.可我还是在1987年整整60岁的时候办了离休手续。到这时。就只剩下一个《茶馆》有时候还演,这个剧组不能不去,大家也都回去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濮存昕的第二本书。该书分为"独白""对白""旁白"三个部分。"独白"似濮存昕的自述,"对白"是濮存昕与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的长篇对话,"旁白"则是对生活与艺术中的濮存昕的"补白"。此外,书中收入了濮存昕近百幅从小至今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本文摘自该书,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去年春天,剧院排《白鹿原》,我和濮存昕是搭档。建组那天,陈忠实老师请我们吃饭。  相似文献   

5.
这个这个这个引发的震撼1980年8月,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担任翻译的是外交部的施燕华。事后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了一个法拉奇忠实事实的细节,使我这个同行有震撼之感。施燕华说,采访后,法拉奇根据录音整理记录,不明白的再问我,我一句句地跟她对,大约用了一天时间。她非常忠实,连最简单的词都不放过。比如,  相似文献   

6.
“牺惶”这个词流行于西北一带,是一种口语而没有书面语。朋友们在一起聊天儿,都说这个词有味道。我请教了语言专家,他们说,这个词是古汉语,西北一带交通闭塞,至今仍有许多古汉语的遗留,字典都查不出来。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3,(6)
梁晓声创作的《闻一多》剧本率先被时代先锋影视抢去,但谁来演闻一多成难题。梁晓声透露:“我和濮存昕是知青战友,但他的年龄摆在那里,如果用了他,与他配戏  相似文献   

8.
守望麦田     
正在小区里看到新搬来的邻居,他正从车上下来,我礼节性地问他去哪儿了?他说去郊区看麦子了。看麦子?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都市"麦子"这个词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邻居有些自豪地说,是的,这几天正是麦子收割的时候,我开着车,一直跑到郊区,终于看到了麦田。那么远?他的话让我想到了无边的金  相似文献   

9.
丁志刚 《视听纵横》2006,(5):106-107
2004年开始做下里巴人的节目《莲花剧场》,1年365天的播出量,每天30分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下里巴人的节目一经播出反响强烈,一下子被老百姓所接受了,那时我也一下子有了市场这个概念,后来我找了一个词“草根”,于是努力的想证明草根的力量,想证明自己做的是对的,这么做主要是自己还困顿于精英与草根的矛盾之间。  相似文献   

10.
社区与图书馆:关于图书馆未来的对话之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竹内教授,最近上海正在兴起一个社区发展和研究的热潮。你是社区问题的专家,我想借此机会向你请教几个问题好吗? 竹:我很乐意参加你们的讨论。这几天在上海接触了不少图书馆界的同行,我们谈论得比较多的就是有关社区与阅读的问题。社区(Community)这个词有多种用法,有社区网络(Community network),社区有线电  相似文献   

11.
网风小议     
千河 《今传媒》2009,(7):53-54
"网风"这个词,是我的杜撰.之所以想到这个词,源于两点: 一是网络成为现代人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新"三件宝"(网络、手机、小轿车)之一.而网络犹如人之耳目.  相似文献   

12.
来信     
<正>用事实说话我是一名新闻系的学生。这学期,在媒介管理这门课上,老师频频提到"全媒体"这个词,而暑假我在报社实习的部门,也向我介绍自己是"全媒体周刊"。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媒体"这个词变得如此火热,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学界几乎没有对"全媒体"进行过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全媒体"很像是媒体在技术冲击面前抓到的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06,(4):16-16
4月9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居庸关长城脚下,“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青少年“爱心大使”网络正式启动,濮存昕与梁咏琪一起为“爱心大使”网络成立揭牌。图为濮存昕带领青少年“爱心大使”在居庸关长城脚下宣誓。  相似文献   

14.
浅阅读这个古怪的词,大体上要表明的意思是这样的:很复杂的道理,你给我非常简单地说出来,还要说明白,因为我不喜欢动脑筋,懂了吗?媒体人理解这个词,往往会跑偏,以为浅,侧重的应该是智力层次上的关联,于是惹人家生了气,说你是不是把我当白痴了。现在浅阅读已经是媒体必须接受的一项任务,读者依然强势,我们还要努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王丹 《编辑学报》2015,27(3):306-306
我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爱岗敬业”这个词,但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和认知却很模糊,真正弄懂它的含义还是在参加工作以后.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有许许多多的编辑人在爱岗敬业的感召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他们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是爱编辑岗、敬期刊业的学习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新闻传播媒介中,常出现“发赃”这个词儿,报道某公安机关召开“发赃大会”,向“受害者发还赃物”等等。据说,“发赃”这个词已经在社会上沿用了好多年。查阅词典,“赃物”这个词的注脚是“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我认为,使用“赃物”这个词时总离不开它所依附的对象,即违法犯罪分子。严格地说,“赃物”仅仅是对犯罪分子而言的。例如,某骑车人被窃一辆自行车后报告公  相似文献   

17.
不怕同行笑话,在我刚试写新闻性小言论的时候,因为没把握住报刊言论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吃了个大苦头。不过,这个苦头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我清楚地记得,在前年六月初,全国范围内的“安全月”活动刚刚结束,我在一次汇报会上听到一位领导同志讲,现在有些单位只在“活动月”的“月”字上打主意,缺乏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用群众的话来说,就是“活动月”里轰轰烈烈,“满月”之后自消自灭。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个基建队“安全月”才过去几天,就有一名工人在施工中从  相似文献   

18.
形容第四届全国书市对广州人的吸引力,想来想去,没有比“如针附磁”这个词再合适的了。开幕那天,展馆内人挤得水泄不通,中央空调不管用了,开了许多电扇还是不行,说这一天的书市“挥汗成雨”是毫不为过的。此种情形使我嘴里突然冒出一句“汗臭与书香交融”的话来,同行的几  相似文献   

19.
因为爱情     
下午大家一起坐着唠嗑的时候,佩哥说安妮·海瑟薇的《一天》一切都很好,只是太流水账了。我想了一下,说,若是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就不一定能打动这么多的人了,至少对于我挺难的。对于我这种对世界还存在着不可思议幻想的人来说,爱情,这个词少不了细水长流的平凡。当然,可以惊天动地的最好,不过一般惊天动地的都没有好结果,情深不寿,所以还是算了吧……最开始接触"爱情"这两个字,是  相似文献   

20.
说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有些新书的封面上,赫然标着"×××编著". 不怕您笑话,作为一个学中文的人,一直以来,我认为编就是编,著就是著,词典上不会有"编著"这个词,兴许是某些人新造的.见识了太多的编著图书后,我开始对"编著"这个词感兴趣,想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