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读     
外交……中国展开"正月外交"2月10日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访中非五国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这是胡锦涛今年首次出访,也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第二次出访非洲国家。此前在2月8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开始对拉美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等六国进行访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月7日到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严峻的外交考验——中美“撞机”危机的化解需要政府极高超的技巧和极大的决心——但国家主席江泽民似乎并未受此事影响。“撞机事件”发生后第三天,他仍然按原计划,前往拉美6国访问。这是江泽民在新世纪的首次对外访问。国际问题专家们认为这显示出中国对拉美的重视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3.
1995年10月21日下午,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前来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 从10月22日至24日举行的为期3天的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是联合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和最为隆重的一次庆典。除江泽民主席外,参加这次盛典的,还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法国总统希拉克、  相似文献   

4.
新闻榜     
由于联合国预算问题再次陷入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取消了原定于12月4日开始的对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四国的访问。造成这一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以强硬著称的博尔顿今年5月被布什提名时就曾遭到争议,这一次他提出了一个“中期预算方案”,即联合国打破改革僵局之前,应制定一项3到4个月的中期预算,而不是惯常的两年期预算。根据惯例。第60届联大应在今年年底前审议批准安南提出的2006年至2007年的财政预算案。但美国的态度无疑将让联合国陷入资金危机——这个超级大国是分摊会费最多的成员国,占会费总额的22%。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中国50年来700多位驻外大使中第一对“伉俪大使”的张联和凌青,他们一位是从内蒙古满洲里走向世界的新中国外交史上第10位女大使,另一位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五世孙、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2000年5月的一天,满洲里市档案史志局与满洲里电视台《人在他乡》采访组在北京东交民巷外交公寓采访了这两位在外交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的老人。  相似文献   

6.
第一现场     
高层 会见鲍威尔 江泽民、胡锦涛2月24日分别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就中美关系、伊拉克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交换了意见。美国副总统切尼今年4月将来中国访问,继续两国高层之间的对话。 监督国企 朱镕基2月20日在国家经贸委与中央企业工委负责人、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以及部分行业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了他就职以来的首次工作访问。这也是他四个月来第二次来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继上海APEC会议以来的第二次会晤。在新华社访华报道成功的背后,前方记者经历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中欧WTO协议的达成向世界表明,中欧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完全可以通过协商取得一致。”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见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拉米时强调说。江泽民说,几个月前,我访问欧洲与欧洲各国的领导人会谈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双方早日达成中国加入WTO协议。今年  相似文献   

9.
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我获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学术交流计划”的资助,前往台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访问。这次访问除了到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参观访问之外,主要的目的还在于查阅台湾各地典藏的民国时期档案资料。这是我第二次去台湾。1995年8、9月间,我曾获邀赴台北参加由台湾中国近代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庆祝抗战胜刮五十周年两岸学术讨论会”,其间也曾参观过一些珍藏民国时期档案的单位(如“国史馆”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但时间仓促,走马观花,谈不上有甚么印象。此次时间、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黛雷斯·加斯托的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去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她作为联合国新闻发言人向35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发布会议新闻。她还是联合国欧洲办事处的第一位女发言人,每天和联合国各个机构的高级官员打交道。每当加利秘书长访问日内瓦或到欧洲等地访问,身边少许的几个人中总有加斯托女士的身影。 作为常驻联合国欧洲办事处记者,我一到日内瓦就与加斯托女士相识,但真正接触,并对加斯托女士的“权力”有所认识还是在去年人权会期间。 一天上午,我到人权会场采访,出示记者证后却被联合国警察拦住,非要我去办专门的会议采访证。去新闻部的路上恰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5日.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在联合国总部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个《公约》是联合国大会继《世界人权宣言》之后,于1966年12月16日通过的另一重要国际人权文书。它与《世界人权宣言》及与它同时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一起构成了“世界人权宪章”,为联合国在世界范围推动国际人权活动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由序言和六个部分组成,《公约》在其核心第三部分中列举了缔约国应当采取措施在它本国加以实施的各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诸如生…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2,(10):70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1972年2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开始对布什得州农场的访问,这是一年来中美首脑的第三次会晤。 但是,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即将到访之际,美方似乎没有刻意显示出太多的热情,反而从华盛顿不断传来“坏消息”。如:《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中国“非敌非友”的定位乃至潜藏的警告;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宗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席胡锦涛上月开始了他在一年内的第二次非洲访问。这是在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调举行之后,中国在对非洲外交工作的乘胜追击。胡锦涛主席本次精心选择的八个出访国家: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其中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与中国建交的“老朋友”苏丹、赞比亚,也有新近复交的利比里亚;  相似文献   

15.
<正> 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赋予互联网以“第四媒体”的概念,今天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互联网“已成为中国新闻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未来走向理所当然受到我国新闻传媒的关注。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1969年,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坚持政治家办报”,指明了新时期做好新闻工作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今年2月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召集首都新闻单位部分负责同志座谈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及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主持了会议。以下是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7.
廖雷 《中国记者》2012,(2):71-72
2011年8月,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囿于其身份和权限,海外舆论普遍将其访问定位于加强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而非实质进展.但从实际效果看,拜登此访是一次成功的“双轨外交”,即“高层交往+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8.
钟诚  晓芳 《出版参考》2006,(9):15-16
1994年9月8日至12日,江泽民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距此访30年前.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造成不小震动。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后,特别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法国政府误判形势.断定中国要步苏联后尘而垮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制裁”中国。法国还违背中法建交公报原则,向中国台湾出售了6艘拉法耶特级护卫舰和60架幻影战斗机。中法关系降至冰点。 在江主席应密特朗总统之邀访问法国后.法国《费加罗报》发表评论称.江泽民主席对法国的成功访问.意味着“欧美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终结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应广电部的邀请,泰国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先生于1995年6月7日来北京访问,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今天,江泽民主席会见了您和您的家人,请谈谈感想。 陈:今天上午,江泽民主席会见了我和我的夫人及两个儿子,我们全家都感到很荣幸,也很光荣。我多次来中国,和李瑞环、李岚清、叶选平等中国领导人进行过交谈,感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得人心,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政局稳定,国家富强,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感到很开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为中国而自豪。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宋木文率领的出版界代表团一行10人于5月4日起程赴台湾访问。这是接受台湾出版同业的邀请,进一步沟通两岸出版交流,加强图书出版合作的又一次友好访问。 内地出版界访问台湾,代表团规模较大的近年有:1993年5月,由许力以带队首次访问台湾,在台北举行两岸出版研讨会;1994年3月,由刘杲、陈为江为首的书展代表团,在台北举行综合性的图书展览。近年地方出版界代表团不断被邀访台,有福建、山东、北京、四川等地出版界的同业。今年4月又有中国百通集团、以中国科技出版方面为主的代表团,参加台北科技图书展览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