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先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初,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其建立做了大量舆论宣传;其次,他积极争取和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国民党上层,扩大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向人民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与前途,揭露投降派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关键”。刘少奇同志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批判了中国共产党内严重存在的“左”倾错误,深刻分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明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他在领导华北、华中的抗日斗争中,正确地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张闻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参与并领导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酝酿、确立和完善,并将这一方针运用于实践,参与和领导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直接参与和领导了西安事变后的国共重要谈判斗争,促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我党实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的关头,张浩为我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及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他归国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传达和帮助党中央落实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等,从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帮助党中央克服了张国涛的分裂主义,从而使之为建立和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最基本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毛泽东在1936年展开了广泛的“致书活动”。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并以其个人的影响向国民党内党、政、军有影响的人物以及民主人士致函,希望大家摒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合作。在信中,毛泽东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引起了爱国之士的共鸣,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这一致书过程中也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书信谋略。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积极付诸行动。在山西,阎锡山集团与中国共产党在一省的范围内成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的爱国情结和民族意识在山西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山西的统一战线为全国抗战树起了一面旗帜,对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顺利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1 93 8年冬到 1 94 2年春刘少奇在华中敌后战斗达三年之久 ,他认真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党在华中的领导 ,放手发动群众 ,发展人民武装 ,领导开辟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他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正确处理了统一战线与反磨擦斗争的关系。取得了定远、半塔集战役、黄桥战役的胜利。在处理皖南事变问题上 ,他的正确建议受到中央的采纳。他教育团结了大批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 ,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十分重视党的建设 ,尤其重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 ,创办了华中党校 ,出版了党内刊物《真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七七事变的性质、态势和应对作出严谨的研判。他指出,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从此开始全民族抗战,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阶段。他提出,依据七七事变态势调整战略策略,以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国共两党共同纲领,将全国性抗战发展为全面抗战;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口号,以建设民主共和国为策略,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确保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明智抉择。惟有如此,西安事变才能真正和平解决,实现事变初衷。他的此举在客观上促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保存了抗日力量,基本上实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传统美德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思想基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励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诚守信、顾全大局的美德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地方实力派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是中国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与中国共产党、民主势力一道,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始终以民族解放大局为重,她较早地提出了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思想,并努力促成了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她积极响应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坚持团结、进步、抗日的旗帜,反对分裂、倒退、投降的逆流,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是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简单地讲,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与敌人进行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动员民众、团结各个党派,积极宣传抗日,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努力去完成历史赋予它的时代使命。它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字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杨靖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团结义勇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形成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地团结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5.
乌兰夫统战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民族和地区、广泛和包容、连续一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党的领导等。由这些特点决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即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精辟概述、准确表述党的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阐明党的统一战线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重要性、运用党的统战政策以民族形式解决民族内部阶级问题;内蒙古各革命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成功贯彻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密不可分、成功团结民族上层人士顺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喇嘛教与民族的繁荣发展相适应、改造旧军队使之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在新时期恢复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以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1954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转变阶段;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48年5月至1948年10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胜利阶段,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过程充分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打败美蒋反动派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共如何进行抗日民族战争,在建立统一战线、经济军事援助,维护党内团结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和帮助。作为共产国际支部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基本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和坚定执行者,是全面持久抗战路线的制定者与彻底贯彻者,是人民大众利益的积极争取者和忠实维护者:这三者三位一体,共同构筑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柱石、前提和力量源泉。它们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同时,也是中国其他任何政党和组织没有做好、或者是想到而没有做到、甚至是不愿做到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发展 ,展示为内在的逻辑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与资产阶级民主派联合和与被压迫民族联合的思想。列宁继承和赋予马克思恩格斯统战思想以时代特征 ,提出俄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依靠工农联盟的思想。同时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 ,并联合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 ,深刻阐释了工农联盟的伟大意义 ,区分了资产阶级的不同构成 ,提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和“三个世界”的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贡献 ,主要展示在提出了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的思想 ,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构想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实践中,积极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并主张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结合起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以这么说,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