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晚自习时间,我去教室里辅导学生做数学作业。刚踏上讲台,坐在前排的小伟同学伸手递给我一张条子:“老师,请看。”说话间,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我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封信,上面写着: “新刚同学:你好!有句话我一直想对你说却又难开口,最近你的影子总在我心头萦绕,课堂上,听  相似文献   

2.
猜词游戏     
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背对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让下面的同学说这个词的意思,但是不能说出这个词中的任何一个字,然后让讲台上的那个同学猜这个词。每个同学猜一个,轮流进行。刚开始,老师写的词有:小猫、小狗、老鼠等等,很好  相似文献   

3.
王小倩 《中国德育》2007,2(8):78-78
邻班宇同学的一篇习作写得很精彩,我向他借来读给我班学生听。习作写在几张薄薄的稿纸上,读完正赶上中午放学,我随手将习作放在讲台上组织放学去了。下午来上课,讲台上的习作居然不见了。有的同学说,在第一排同学晨的座位上看到过,晨翻箱倒柜也没找到。大家纳闷极了。  相似文献   

4.
匆匆忙忙地奔到教室,又迟到了。路过讲台的时候发现上面放着一页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题目赫然是《好同学与坏同学》。我放慢了脚步,刚想拿起来看,却响起了上课铃。  相似文献   

5.
教材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这次口语交际安排说和写两项内容,说和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具体要求是: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写。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然后把写的内容跟同学交流交流,听听同学的意见。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灵机一动     
小学一年级进行 1- 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练习时,如果单纯做“ >”、“<”的填空,学生会感觉枯燥。于是,我设计了“提示大小猜数字”的游戏。游戏方法是分小组比赛:先请一学生上讲台背对黑板,教师从1~20中任选一数写在黑板上,再由讲台上的学生猜老师写的数,该组的其余学生可以提示所猜出的数比黑板上的数是大还是小,讲台上的学生再调整所猜的数,直至猜对为止。哪一小组提示的次数少,哪一组获胜。例如,教师写5,学生先猜10,该组同学提示“比10小”。学生如又猜3,再提示“比3大”,如此下去,直至猜到5。这一游戏要求学生从整体…  相似文献   

7.
家书     
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他们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同学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念一个名字,上来一个同学取回自己的信。我留意过,“王强”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王强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是家书了。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王强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  相似文献   

8.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便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评讲。“这篇文章是抄来的。”程老师刚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举起手大声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她满脸绯红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突然的变故,程老师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太好了。”“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说。”结果,有八位同学发言,大家…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书写陶罐和铁罐这两个词,不但要写对,而且要写好。(指两名学生板书陶罐和铁罐)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写得对不对,好不好。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镜     
王敏洋 《山东教育》2005,(34):14-14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刚把算式“13-7”写在黑板上,就有不少的同学们大声地喊道:“6!”这一喊,扰乱了我原有的教学设计。我怔了一会儿,转而又一想:既然大部分同学已经会做这类题目了,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在互相的交流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呢?  相似文献   

11.
希望的台阶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便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评讲。 “这篇文章是抄来的!”程老师刚读完这篇作文,一个学生举起手大声地说。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大家议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扫向那个抄袭的同学,她满脸绯红地低下了头。 面对这突然的变故,程老师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 “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 “太好了。” “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到讲台上来…  相似文献   

12.
向玉兰 《湖南教育》2003,(15):15-15
劳动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来源于生活,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丰富了学生写作素材学生的作文内容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大部分同学在作文刚起步时,无话可写,思维单一,语言枯燥乏味,条理混乱。而劳动课能大大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写。如在劳动课《作壁挂》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边实践边思考:1.作壁挂可以分哪几个步骤;2.仔细观察制作过程,注意制作过程中的动作。制作完毕后,让同学将自己的小制作带到讲台上,边操作边讲述制作过程。然后,以这次活动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就产…  相似文献   

13.
下课铃刚响,同学们就忙活起来了,明天是圣诞节,要给老师们一个惊喜。下节课是冯老师的数学课,同学们就在黑板上写了“祝冯老师圣诞节快乐”。有的同学在讲台上摆上精心制作的贺卡,而我呢,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了“HappyChristmasDay”,一些同学凑在我身边画花边,写祝福语。上课铃响后,同学们迅速回到了座位,大家都盼望着冯老师一进教室就被这一幕感动得“痛哭流涕”。很快,当陈老师捧着物理书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冯老师与物理老师换了课!陈老师看着黑板上的字,我恨不得挖个洞,从二楼掉到一楼去。陈老师没有让我们感到尴尬…  相似文献   

14.
爱心大使     
班会课上,我们在为一个生病的小朋友捐款。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走上讲台,把钱交给班长。班长数好钱,告诉副班长,然后把钱放好。副班长就在老师的记录本上写上哪个同学捐多少钱。同学们有的捐五元,有的捐十元,还有的捐二十元。张小莉上台捐款的时候,竟然拿出一张五十元的钱交给班长。班长看看记录本,说:"张小莉同学捐的钱最多,是我们的爱心大使!"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作文的四种能力蒋颖一、利用电教媒体培养观察能力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社会生活,多姿多彩,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却千篇一律、论调雷同、毫无个性。如写妈妈,多是“勤劳的双手”、“温柔的责备”,写教师则必是“关心同学”、“认真备课”,以至于“昏倒在讲台上”...  相似文献   

16.
【案例再现】《购物讲价》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课。按照课前设计的方案,我先让同学们做好市场调查,课堂上由同学自由组合,找同桌模拟演练;然后,抽选两组同学上讲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这个题材贴近生活,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挑选同学表演时,我将目光落在一个胖胖的女同学身上。  相似文献   

17.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 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秀花 《宁夏教育》2004,(12):13-14
物理课刚上了一半,站在讲台上的教师突然听到一阵音乐声并自认为声音来自第二组第五排的某男同学的“随身听”(其实是邻校课间操的音乐)。教师大怒,责令该男同学站起来,交出他的“随身听”。那个学生没有,周围同学也证明没有听到音乐声,可教师就是不信,认为同学之间互相包庇,扰乱课堂、一气之下,  相似文献   

19.
1.课前五分钟口语练习。课前五分钟演讲己经被许多语文教师纳入课堂,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全班同学人人上讲台,个个都得说。刚开始有的同学可能会畏首畏尾,有羞怯心理,不敢放开。这时老师就要鼓励,哪怕有了一点点进步,也号召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们热情的鼓励,就会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1)自我介绍。刚入学时每天请两三名学生做自我介绍,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之间尽快熟悉,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在人前说话的胆量。(2)新闻简播。每天请两三名同学把通过各种媒体了…  相似文献   

20.
【案例再现】 《购物讲价》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课。按照课前设计的方案,我先让同学们做好市场调查,课堂上由同学自由组合,找同桌模拟演练;然后,抽选两组同学上讲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这个题材贴近生活,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挑选同学表演时,我将目光落在一个胖胖的女同学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