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对于学生素质培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是在低年级教学工作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可通过课始“引趣”、课中“持趣”和课末“增趣”三个方面来增强低龄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阿新英尔 《教师》2013,(26):59-59
诗歌是作者以丰富的感情与想象,节奏鲜明,和谐精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古诗更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文章从开课“引趣”、课中“持趣”、课末“续趣”、课外“增趣”四个方面描写了如何学习诗歌。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用读、唱、吟、舞四种方式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达到自主学习古诗的目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导古诗小朋友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名句吧?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赛诗会",希望每位同学能背一首古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一、课始引趣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一、课始“引趣”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今的古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动参与的现象。在学生机械性的依葫芦画瓢式的学习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缺乏创新活力。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自我认识、建构、完善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古诗教学焕发创新活力。一、突出一个“趣”字,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他们愿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因此,古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处处洋溢趣味性,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教学一课为例,基于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式教学,通过微课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初步尝试古诗鉴赏,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古诗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合作探究中学习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古诗“趣”字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文的技巧。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文章以王崧舟老师《两小儿辩日》一课中“读文”“辩斗”“写话”三个精彩的教学环节为例,通过趣读古文、趣说故事、趣解文字、趣习文化等策略,提高学生阅读与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为中学文言文课堂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开始,南京市语文中考的古诗阅读取材由课内转向了课外.初三古诗教学该如何定位?作者认为,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中考的要求,帮助学生归纳方法,使学生“课内得法”,从而实现“课外用法”,同时不能忽略古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要努力寻找方法指导和情韵之美的契合点,让学生在感受典雅诗情、丰厚文化积淀的同时也能举一反三,提升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挖掘古诗内在之趣,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驱动他们的学习,使初三古诗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他们将来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收益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共同的企盼。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如下几种古诗教学激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古诗新教     
廖念 《当代教育论坛》2005,(12):112-11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简称新大纲,下同)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背诵的诗文不少于150篇,并且新大纲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尝试古诗新教,采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法,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古诗教学质量。一、课前查询知诗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新大纲对…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古诗创作已经穿越几千年时空的特点,这些诸多因素都增加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相对来说,低年级的古诗教学更是难上难。我们只有广泛涉猎古诗教学的经验,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仔细钻研古诗教学模式,才能准确把握好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下面我就如何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古诗,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明确了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目标和学着自己去读书,去发现疑难问题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所以,我主张:课堂上要进行自主教学,还学生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实施自主教学,的确有化平常为神奇的功能。一、“趣源”-“趣例”-“趣流”趣味或许是常见的话题,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努力使教师成为“趣源”,教材成为“趣例”,教程成为“趣流”。这种趣味,对于建设和谐的教学甚为重要。我通常是在课始、课末进行激趣。如在上《口技》一课前,我先让几个学生一起模仿我们农村清早时鸡鸣…  相似文献   

16.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是实施“减负”的重要途径。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件快乐的事情,甚至是一种享受了。反之,学生如果对所学的知识感到索然无味,那么,即使是再小的学习量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沉重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全程教学实验课题组以“求趣”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以特级教师曹平老师“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风格作为课题组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晓芳 《课外阅读》2011,(7):254-254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一方面古今语言的差异造成学生阅读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似乎更偏重于文言字、词、句的翻译和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和默写上;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然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怎样让文言文的教学课上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认为课始激趣、课中应持趣、课末增趣。如何做到引趣、持趣、增趣,我们教者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兴趣始终伴随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堂圆满成功的课,同时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一、在“课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望庐山瀑布》一课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七册21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学生在第12课《瀑布》中已学习了许多有关瀑布的知识。本教案设计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二”为主要教学环境,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点,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多种智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教学首先要讲究“趣”,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讲究“实”,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学《认识11~20各数》一课,课始应“趣”中藏“实”,让思维初步碰撞;课中应“实”中显“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课尾应“实”中求“活”,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