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前不久,我执教《月光启蒙》一课,对词语教学进行了一番尝试。在这节课中,我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使词语教学趣味盎然。一、创设情境,让词语具体可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使原本枯燥、抽象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相似文献   

2.
在本学期的学校公开课展示中,我上了人教版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课堂中,我所极力体现的"扎扎实实教词语"的教学理念,成为本节课争议的一大焦点,这引发了我对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是核心。积累词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这三大方面是绝不会被湮没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的。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风筝》一课为例,来谈谈我们怎样在课堂上进行词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每个词语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感情色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词语只有在学生们的体验与感悟中才能获得意义。词语教学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引领学生们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一、想象中体验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借助精神世界的积极活动,去理解感悟词语的内涵。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  相似文献   

5.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重在它是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石,难在字词的学习尤其枯燥乏味,但是通过寓教于乐形式的语文活动课可以使学生在课上掌握一定量词语,在课下带着兴趣学词语。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听了同事小华执教的《扁鹊治病》一课。其主要教学环节是: 第一环节:词语导入 1.听写词语: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7.
积累词语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不少老师费了很多时间,词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学方法比较机械.没有实现课标要求的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理解、积累:二是把握不住重难点,忽视学生实际水平.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一把抓:三是教学中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所费时间过多,而学生积累词语方面用的时间太少。据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词语教学过程中时机与形式维度的审视,需要有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通透理解以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刻洞察。一节同样内容的课,教授同样的若干个词语,不同的呈现时机,不同的呈现形式,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大相径庭。一、词语教学的时机要恰当下面以我区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执教的《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故事。一匹掉进陷  相似文献   

9.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崔峦在他的长篇报告《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曾这样说:低年级可以把重点放在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学习积累词语。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上。然而,目前的很多阅读课却忽视了词语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意思,或死记硬背词语解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的词语教学,能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吗?课标在低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必须要引起重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词语内涵,促进积累与运用的。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第十一册22课《景阳冈》,我在三次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法,教学效果也不同。第一次教《景阳冈》,我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得很细,面面俱到,仅描写大虫凶猛动作的词语就板书了十九个,描写武松打虎动作的词语也板书了十九个。这次教《景阳冈》,由于备课没有吃透两头,又没有很好地钻研二类课文的教学方法,结果教学时间不够,重点不突出,板书词语过多,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标对词语教学列出了三个学段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推想词语意思并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及其表达效果。综合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词语的内在含义,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如教学《渡船》一课。课文中写到,当船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时,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嚷起来:“哎!我怎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尤其我们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这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如我在教学新课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这一课时时,最后的拓展练习中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并从中选择出描写秋天的词语,从而让学生自主地…  相似文献   

14.
【案例背景】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那天,由于课前两分钟自由讲故事、猜谜语的学生特别多,我不忍“杀伤”其积极性,就没让组长发放听写本而直接进入讲故事环节。铃响后,我就将预设的全班听写词语的复习形式临时改为提几名学生上黑板默写词语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提到词语教学,老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学生不感兴趣,老师也教不出什么名堂,不像句段、篇章,可读可品,可诵可演。词语呢,就那么几个,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词语教学,难道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它能否能够像其它教学内容一样精彩纷呈,常教常新?一、设置冲突,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案例】《少年王勃》一课第二小节中,讲"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  相似文献   

16.
<正>词语是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词语教学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次《一路花香》第一课时研讨课上,在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后,我蓦地感叹道:"原来词语还可以这样教!"一、比较字形,辨析词义——教学词语"水罐"第一次教学中,就"罐"字来说,学生注意到了这个独特的偏旁"缶"字旁,并且观察到与"灌"字的偏旁差异,但遗憾的是,我没有顺势深入引导。第二次教学中,采用偏旁释义和自主换偏旁的学习方法,学习"罐"字时首先出示"缶"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的词语教学读演结合,促进理解,妙趣横生,成为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理解与训练的典范.一、整组词语,“境”中理解初读阶段,于老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然后,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分析】《我爱广东》这一课是选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本教材生活语文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爱广东》第三课《我爱广东》的第二课时。本课通过认识欣赏广东省几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来学习生字词:环境优美,并用我爱____造句,让学生知道广东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广东的情感。【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中度智障六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低年级学习,能认读简单的词语,可以表达简单的句子,但词汇量贫乏,对词语的理解还是依靠图文对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词语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时机的把握,多方面协同整合,树立整体优化意识,努力进行立体化设计。在检查反馈时,开启词语之窗;品读感悟时,攀起词语之梯;课终拓展时,搭建词语之台。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词语教学中存在的简单化、机械化等弊病,提出应让词语教学“活”起来。通过分析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中彩那天》一课,点明知识经验、教学机智、语言环境以及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并强调词语教学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