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家庭剧一直是美国电视剧中非常成熟的一种题材类型.随着电视剧艺术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美国家庭剧在主题的探索以及风格的开掘上着意创新,其中所展现出的独特叙事魅力更代表了美剧艺术风格的突破.本文试图以电视剧《绝望主妇》为例,从叙事学的视角,在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表象下两性关系的建构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创新进行深入阐释,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像话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叙事媒介,深刻地影响了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电视剧叙事是实现了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还是“公开展览”,是其引发或引堕公共领域的关键.文革之后,以1990年《渴望》播出为临界,在此之前是因电视剧叙事体现为“国家-民族宏大主题的私人经验编码”而产生的“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以《渴望》为起点,电视剧叙事体现为缺乏现实对应性的“编故事”,而电视剧从此之后以其“仿真性”成为引导“家庭生活”纳入“经济社会”并将两者相调谐的媒介叙事.  相似文献   

3.
张路路 《东南传播》2011,(12):94-96
家庭伦理剧是新世纪电视荧屏的宠儿,不仅屡创收视高峰,还频频获奖。家庭伦理剧以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以家庭为核心叙事空间,以家庭成员为主要角色构成,并以他们的情感纠葛和日常生活矛盾为主要内容,以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家庭关系为叙事主题,以表现人伦情感为叙事核心,表达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主题。本文重点分析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  相似文献   

4.
谢菲 《今传媒》2016,(9):110-111
近年,韩国电视剧的故事内容与价值理念受到持续关注。然而,不论是内容或价值,都需要凭借得当的叙事方法进行讲述,才能透过屏幕传递给观众或温情赞叹或冷峻反思的文化内涵。本文以2016年韩国经典作品《太阳的后裔》为例,探讨韩国电视剧惯用的多元叙事视角选择性后置技法,穿梭在内容间,为作品故事的丰富,提供了怎样的驱动辅助作用,为接受者的观看体验,带来了怎样的特殊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加油!金顺》等抢占中国收视市场,吸引了受众目光。在韩国家庭剧的冲击之下,在短暂的阵痛之后,中国编剧和导演也不断地摸索,突破原有社会问题的模式,创造出既有家庭情韵又有文化深度的作品,出现《空镜子》、《浪漫的事》、《中国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电视剧市场的迅速扩大,以及观众接受心理的改变与提升,最初以《爱情是什么》为代表的韩国家庭剧和以《蓝色生死恋》之《秋天的童话》为代表的韩国偶像剧(纯爱剧)的创作的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起码,纯粹的“家长里短”和“哭哭啼啼、生离死别”已经开始被看多、看腻了此类剧目的观众所排斥。  相似文献   

7.
“剧势”是电视剧叙事过程完成后的状态。电视剧叙事是一种循环且上升的过程,即叙事单元在“蓄”后“转”.在“转”后又“蓄”,经过循环叙事后达到高潮和结局,这种“剧势”表现的形式是“曲”。电视剧依据一定的叙事动力形成“曲”的“剧势”后,目的是为了符合观众的阅读欣赏心理。这里所说的“剧势”是从“文势”这个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文势”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们评点古典小说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内涵是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读者审美心理机制之间的契合。通过对古典长篇小说及电视剧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电视剧叙事的“剧势”和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的“文势”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处在特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具有独特的媒介传播特性.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第一"叙事艺术体现了家庭通俗艺术的基本传统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以日常经验为主体内容;以生活化戏剧为叙事特征,以主流意识为价值观念.与电影相比较,电影更重视情节、场面和奇观,电视剧则更重视人物、对话和细节,电影更强调以导演为中心,电视剧则以编剧和演员为核心;电影更体现流行文化的矛盾和差异,电视剧则更体现价值整合的主流性.中国电视剧这种家庭大众文化的传统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咱家那些事》中,让人们看到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应该坚持的道德操守。在当今的消费语境中,社会、家庭面临的文化境遇,找到一条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幸福解码。文中从以"家"为主体的日常叙事中分析电视剧的叙事结构,以慈孝文化为主题探寻现在社会、家庭在文化生存境遇中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众传媒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电视剧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主要艺术样式。从广义上说,家庭伦理剧能反映大众宽广的日常生活及其生活状态。狭义上来说,家庭伦理剧指那些主要反映维系于时代社会背景中的夫妻、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生活的电视叙事作品。近几年以来,家庭伦理剧已占我国电视剧播出的大半个天地,学者的评论和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围绕叙事理论、女性形象构建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浙产电视剧创作显现了较强的“建设性叙事”思维。有的农村题材剧敏锐聚焦农村转型的现实矛盾,以“方案逻辑”讲述乡村振兴工作,有的改革题材剧以未来为面向,探索多元主体表达,还有更多垂直题材剧深挖事件背后的语境,赋予观众理性思辨与解读的空间。深耕“建设性叙事”以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的内容主题、突出影像功能性的创新叙事方式,深刻践行“两个先行”指导思想,生动讲述了新征程中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2.
袁钺  吴彤 《视听》2023,(4):57-60
电视剧《人世间》通过线性结构叙事和历史场景还原,刻画了周家三代人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绘就了一幅中国伦理风貌图。在伦理叙事立场之下,该剧展现了亲缘、婚恋以及善恶三种极易引起观众共鸣的伦理关系,让“家本位”的故事内化为“共同体”的情感。《人世间》因其拥有的集体记忆、精神共振和家国情怀,不仅为我国年代剧、家庭剧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启发,更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展现出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将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意蕴传递到观众心中,引发一种大众共享的价值观念、共存的人文精神,导致了大众价值观念的趋同,促使社会成员产生归属感。对比中国和美国电视剧,可以清楚的发现因为大众收视心理,播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美电视剧所呈现不同特色。本文从电视剧叙事的叙事功能、播出制度方面对中美两国电视剧作一比较。一、叙事功能比较1·美剧重乐更重教美国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和电视工作者拍电视剧的主要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娱乐消遣。于是,电视剧这一广受欢迎的电视艺术样式,在这种紧张刺激而又轻松愉快的叙事习惯中不断地被继承了下来。收看电视剧可以解读为从现在的生活和从“万花筒”中探视未来。所以美剧偏重于表现社  相似文献   

14.
王淏清 《东南传播》2010,(1):104-106
近几年来,讲述平凡人家日常生活故事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类电视剧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特点:一是在主题设置上较为集中,表现在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呼唤以及传统伦理与现代道德的冲撞对接等方面;二是在人物的塑造上以平凡普通的大众人物为主;三是在情节上注重从普通百姓家长里短的琐碎生活中进行构建。《金婚》、《王贵与安娜》、《咱爸咱妈六十年》就突出体现了我国家庭伦理剧的这些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政治”是电视剧创作和研究绕不开的主题.中国当代的电视剧表达了两种政治:一种是以国家、政党、战争等为主题的宏观社会政治,一种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多元诉求、价值冲突为主题的微观文化政治.差异政治是微观文化政治的核心,而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并非完全分离,只有二者形成互补,当代电视剧的创作才能具有张力.  相似文献   

16.
论文对在中国主流电视台热播的韩国家庭剧进行了解读,认为韩剧对东亚地区的现代性状况和现代性体验做出了回应与建构。主流韩剧所表达的现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中产阶级伦理与父权制家庭的命运。通过对日常生活伦理层面的关照、对家庭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对符合女性期待和幻想的男性气质的建构,社会变迁与这两者之间的张力被韩剧的叙事所平复和消解。韩剧虽然提供了对现代生活反思的可能,但因其对家庭的单一关注和刻意维护,使这些反思消弭于理想化的家庭伦理和迷人的男性气质的图景之中。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色剧,它可以是史诗一般的《长征》,也可以是理想主义的《士兵突击》;可以是豪情澎湃的《亮剑》,也可以是平凡如柴米油盐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经典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不仅影响了许许多多观众,也是当代中国对历史的篆刻与铭记。今年的电视剧暑期档即将拉开帷幕,同往年一样,各类题材的电视作品又将充斥荧屏,从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宫廷剧、穿越剧,到描述普通百姓生活的家庭剧;从体现当代城市节奏的都市剧,到反映农村生活的乡村剧,乃至  相似文献   

18.
杨继芳 《今传媒》2023,(2):96-99
电视剧《人世间》以家庭为核心主线逐层铺展多序列的叙事单位,依循人情社会所涵盖的情感逻辑和伦理思维来塑造人物关系、营构戏剧冲突,将中国社会人情形态转喻为伦理叙事的骨骼肌理,高度提炼了老百姓现实中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和思维习惯。本文基于《人世间》所呈现的家庭伦理关系以及人情伦理形态与戏剧性情节的缝合方式,浅析该剧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6年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以五个女性为主角,讲述了她们在上海打拼成长、蜕变的故事.电视剧将叙事视角对准女性,塑造了五个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通过展现她们不同的爱情历程、家庭生活、职场风貌,从故事主题、情节视角、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进行女性主义话语权建构,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命运、情感、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在21世纪中国大发展的大气候中的成长轨迹,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极具女性主义气质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作品与观众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其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创作者与观众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电视剧创作的宗旨就是创造出便于观众理解,即更富观赏性的叙事作品。为提高电视剧作品的观赏性,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问题:叙事结构的开放性;情节发展的非循环性;情节内容的丰富性;情节结构的简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