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中央处理单元、分布在轨道一侧的终端控制装置和信号箱组成。其中终端控制装置和中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采用互联网协议和光纤局域网传输的综合方案。不仅减少了由于大量线路传输信息出现的人为错误,而且鉴于采用了互联网技术,和目前的系统相比,在安装信号设备方面能够减少很大的工作量。分布式的终端控制装置自带处理器,通过安放在铁路轨道某一侧来实时控制现场信号箱的运行。中央处理单元是一台集成式微机,带有实现现场设备功能的软件程序。分布在中央处理单元和终端装置之间的光纤局域网和多个并行通信路径确保了信号的可靠传递。  相似文献   

2.
浅析无线网络实施的安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使用的日益广泛,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无线网络安全威胁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无线网络实施的安全措施,供同行们参考。1,无线局域网简介无线局域网W L A 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利用电磁波完成数据交互,实现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其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到几十公里。在有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的距离在使用铜缆时被限制在500米,即使采用单模光…  相似文献   

3.
轨道电路是以一段铁路线路的钢轨为导体构成的电路,用于自动、连续检测这段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也用于控制信号装置或转辙装置,以保证行车安全的设备。计算机联锁系统是负责处理进路内的轨道电路、道岔、信号机之间安全联锁关系,接受ATS或者操作员的控制指令,向ATP、ATS输出联锁信息。在铁路运作中,未来确保安全,是计算机联锁是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核心,对不可少的。本文基于铁路电务系统施工,以计算机联锁系统为核心,在轨道电路设计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二取二轨道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对其工作原理、特征以及设计步骤的论述,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以分析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安全保密与管理维护思考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安全威胁为主要依据,从使用合理方法有效防止电磁波泄露、加强对系统设置保护措施的利用、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安全保密工作机制、加强系统访问权限的控制、加强计算机局域网的物理安全防护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安全保密与管理维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DCS系统在火电厂发电机组控制中的应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DCS系统是相对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而言的计算机(或微机)控制系统,它是在对计算机局域网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过程控制专家们借用计算机局域网研究成果,把局域网变成一个实时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网络型控制系统,运用于过程控制领域。本文就DCS在火电厂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DCS系统在火电厂发电机组控制中的应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DCS系统是相对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而言的计算机(或微机)控制系统,它是在对计算机局域网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过程控制专家们借用计算机局域网研究成果,把局域网变成一个实时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网络型控制系统,运用于过程控制领域。本文就DCS在火电厂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凯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46-147
在介绍TCP/IP协议的通信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采用UML为建模工具,构建了在局域网环境中基于Socket的计算机之间通信程序的设计、开发的全过程,说明了在Windows下利用Socket进行网络编程的方法和特点,最终给出了一个在局域网中计算机之间通信传输和远程控制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针对嵌入式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探讨问题,介绍了ARM嵌入式的主要特性,探讨了嵌入式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有嵌入式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系统可靠性及故障-安全设计,具体探讨了模块化、标准化与应用性、系统故障诊断与安全导向和系统的算法冗余问题。  相似文献   

9.
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特别适合于小型分布式测控系统。本文所述的微机光照控制系统将微机监控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全分散式微机光照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强,投资少,可靠性高,便于扩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可以对被测温度场的温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在整个系统中,光纤既作为传感媒质起到感光的作用,又作为传输媒质起到刀光的作用,可以随时获取沿光纤分布测量信息及空间分布状态。本文主要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的光学理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测温光缆,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希望能对测温光缆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欣  朱林生  韩洁平 《情报科学》2005,23(4):512-514
本文对信息构建的发展及意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传统组织结构的信息构建只是针对信息系统本身的结构构建。而在组织的商业活动中,很重要的是人,因此应将信息系统与人员进行整合,建立面向组织结构整体的信息构建。本文利用信息构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高效、实用的组织机构信息构建。  相似文献   

12.
交互性和易操作性是多Aqent技术的研究重点,Internet则是人们沟通交流的直接高效的途径,如果能够使普通用户能像普通浏览网页一样控制Aqent工作将是十分高效方便的。本文在分析了Agent系统的体系结构、Web架构的基础上,将Web技术与多Agent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上述要求,其优点是能够在有效降低用户计算机终端的配置前提下,通过中转服务器将用户与Agent系统安全有效连接,发挥了多Agent系统的良好特性,最后并将其运用在同城咨询系统当中,并给出其整体流程和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3.
陈劲  朱子钦  季与点  梅亮 《科学学研究》2020,38(8):1345-1357
底线性是有意义的创新的核心属性之一,强调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科技安全风险。研究立足中国实际,对未来科技安全治理的难点和要点展开了预见性分析,论证了底线思维在科技安全治理中的内涵和必要性,提出了包含“党的领导”、“举国体制”、“群众路线”、“开放包容”、“底线思维”五个核心要素的底线式科技安全治理体系以及人工智能治理底线。进而通过目标手段分析法,构建了“目标-需求-系统”三维一体的治理体系研究分析框架。最后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通过信息、能源、物资、人员四个方面的管理系统架构设计案例,对底线式科技安全管理系构建的实践研究展开了前瞻性探讨,为主管部门实际开发和应用科技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分析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功能模块,按照功能把系统分为四大模块,并对各模块进行了功能分析;最后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对系统进行了软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能耗较大的问题,通过对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这三大高层建筑物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以及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新型节能技术的分析,得出了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潜力巨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面向对象自动化单元测试的设计目标为指导,结合面向对象自动化单元测试理论分析,采用Kent Beck和Ralph Johnson提出的模式产生体系结构方式架构框架系统。运用模式设计体系结构的思想,设计了一个用于面向对象软件单元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该测试框架易学好用,能方便程序员开发测试用例,保证测试用例的持久性和可复用性,适合迭代开发单元测试。  相似文献   

17.
郭跃华  张红 《软科学》2003,17(5):9-12
异地协同产品开发具有分布性、异构性、互操作性、网络化运作的特征。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是进行异地产品开发的关键所在。针对此,提出了一种以因特网为平台的基于智能代理的多层级分布式协同系统体系结构,并对体系结构中各层组的运作机制及层级间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采用该种体系结构开发出来的异地协同产品开发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蒋霞 《科技广场》2014,(5):126-130
高速流媒体服务器是三网融合中流媒体服务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一种高速流媒体服务器的网络结构、系统架构到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解决了海量存储并发、实时动态编解码技术等,为用户搭建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构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提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平台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状,提出了平台—产业链—终端三层应用服务体系架构方案,探讨了该体系架构的主要功能,以及基于该体系架构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以本文提出的体系架构方案能够支撑平台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向应用转化落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GPS技术的车辆监控系统原理,讨论了系统中软件架构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思路。车辆监控系统由车辆调度中心、无线通信网络和车载设备组成。软件架构设计包括架构的选型和相关技术的运用,并详细讨论了通信平台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