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体育群体逐渐增多,且体育活动的形式、效果深得学生喜爱。通过对高中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特征的分析,为高中体育工作者提供了正确引导学生自发体育群体的方法和手段,为开展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体育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一种,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自发地有或人为组织起来的一种集和体.而体育教学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这种双边活动是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进行的.笔者就这种群体性教育粗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中,既有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也赋予它审美教育的功能。体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活动中处处渗透着美,这种美激发学生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但是如果不注意对高校学生美的教育,他们很难发现体育之美。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发组织建立起来的一个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和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发挥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发展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的产物,然而,这些由学生组织成立的体育社团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负面问题,如何纠正这些负面问题,对学生体育社团进行正确的指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高校体育社团积极健康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梳理,对当前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改革的可行性进行剖析,指出了新时期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课程地位过度边缘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课程体系的混乱;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体育教育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课外时间大大多于体育课的时间,所以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应该寻找突破口来提高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高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中存在着不同的体育群体,例如篮球队、足球队、甚至一些自发组织的体育群体,而身为群体里的学生就平时课外的体育活动就会很多,而单个个体的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就会很少甚至没有。本文浅议体育群体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互动探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定的体育消费群体,对这一消费群体的活动特征,消费特点进行详实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学习阶段的校园中悄然出现的一个个自发的体育活动群体。他们一般是由几个爱好某项体育活动的学生或是某班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尤其是在体育课外活动中,这种活动的形式,以及活动效果深得学生喜爱。这不正是体育课堂的延续和拓展吗?如果把体育  相似文献   

10.
刘震 《荆州师专学报》2001,24(2):101-103
高校如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加强健康体育教育是在职教师关心的课题,运用献资料对体育俱乐部的地位,功能以及校园化和体育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任务及管理方式,重点阐述了建立体育从乐部 高校果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的最好方式,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活动中,体育俱乐部将中主导地位,从而带动校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体育教学辅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学生生理、心理及其教学特点的分析,重点阐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体育游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钰 《考试周刊》2007,(4):10-12
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属于高校社团组织,对高校的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发展形成一个平台;高校学生体育协会的制度管理和组织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跆拳道组织文化的分析,认为科学、完善的课外体育制度管理是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富有创新的、特色的组织文化使其持久、具有吸引力,并对高校体育协会的组织文化建设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专业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的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引导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了校园体育传播对高校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并对如何让校园体育传播在高校体育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出建议,旨在使校园体育传播对高校学生体育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弱势学生体育参与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奥林匹克教育对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提出应在高校广泛开展对体育弱势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今后这一特殊群体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落幕,也给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融入了新的活力.奥运精神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校园生活.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胜利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学生以自发组织的锻炼为主,主要目的是增进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爱好体育活动、受同学或朋友影响。建议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努力解决高校中体育场地问题.开展多种体育项目活动,加强体育组织建设,加强理论指导,加强高年级学生体育活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有利于集体观念的磨合、精神文明的陶冶、内容的健康性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当然,这种思想教育相对于正式群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灌输性和导向性而言,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发要求,隐伏于具有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形式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用。因此,本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就构建健康校园文化、促进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实况,对高校学生参加课外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使用等进行理论性分析,提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外活动的管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教体育教育成为构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愈来愈受到重视,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其成效可见一斑。高校如何抓住改革机遇,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素质教育理念从研究课程体系作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