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力不从心,文思枯涩。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从训练学生思维着手,重点抓好学生作文时的三个思维环节,即审题时重视发散思维训练,选材时加强统摄思维训练,组材时注意有序思维训练。一、审题时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各个不同角度多层次全  相似文献   

2.
田原 《考试周刊》2013,(44):45-46
高考作文采用新材料题型进行作文已经是一种趋势。虽然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学生不会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那么立意角度就会大众化,很难在选拔性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文从作文写作中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发散性思维训练提高的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作文教学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加强作文教法和学法的同时,注重开拓写作思路,培养创造能力的训练.下面仅就自己的作文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从审题入手,深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必要,我们教育者应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良机,逐渐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到发散思维在作文指导中的价值,并能把它有机地贯穿于审题、确定中心、开拓思路等作文的基本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作文教学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一、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材传统语文教学对任何问题都以一个标准答案来判断的习惯作法常常抑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尤其是写作教学中那种过于死板的指导、死扣命题的审题、勉强对照公式化的评分标准来评判文章优劣的作法,无形中使学生在作文时满足于人云亦云,形…  相似文献   

5.
雷传平 《现代语文》2005,(1):121-122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修改等方面的思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译为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等)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立体地、全方位地来思考问题,是作文创新的核心能力.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由中心向四面八方的.但是,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并不是每次都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发散的,而是可能主要沿着某一类方向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作文时的审题和立意极具意义。学生的思维如能高度地发散,就会积极地调动、迁移已经积累、沉淀的素材,领悟出新的道理。学生如果在实际作文过程中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就能够在头脑库存的信息中发现事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作文教学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加强作文教法和学法的同时,注重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从审题入手,深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审题是命题作文的一项基本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一种基础训练。教师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审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发散思维,寻找最恰当的内容,筛选最合适的写作角度的过程。如何审题立意,关系到写出的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因"内容的宽泛性、思维的发散性和文体的多样性",表现出对考生的极大关怀和宽容,从某种程度上看,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给了考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是说写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以下试从三个方面谈谈话题作文的审题。一、明确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是审好题的  相似文献   

10.
“找准发散点———诱导发散思维———进行集中(凝聚)思维”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作文教学中运用此法指导学生审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吃准题目的含义,明确取材的范围和写作的重点。现以指导小学五年级学生写《校园新事》的审题尝试,做具体说明。抓准发散点文章题目中的发散点往往是文眼、文旨。根据学生以往的写作实际和这篇记叙文的特点,我在备课中,决定把文眼———“新”作为发散点。因为是写“校园”,不是校外或其它地方,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要写“新事”就要求选择材料非一般化,非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11.
高考故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重点也是难点,除常规方法外,运用发散思维,遵循审题一般规则,紧扣故事构成要素,是获取丰富而准确立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考故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重点也是难点,除常规方法外,运用发散思维,遵循审题一般规则,紧扣故事构成要素,是获取丰富而准确立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审题是学生对文题进行分析,了解命题的意图和要求.审题的训练,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可促使学生从命题者给出的文题、材料及文字说明入手,积极思考,锻炼分析、判断、联想、想象等能力,然而学生看到命题后,往往习惯于直线式地平面进行联想,只看到命题的一般特征,选材、立意、构思、只注重与命题一致性,所以作文没有独创性,无新意.怎样打破单一刻板的思维框架呢?最主要的是在审题中运用“三维式“审题法,即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思维--凝聚思维“的方式进行审题.……  相似文献   

14.
张萍 《教学随笔》2013,(12):107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重点在于读写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作文写作功底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非常重要。快速审题立意是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是文章思想定位的重要步骤,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成绩。本文根据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举例讨论如何利用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借助联想快速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6):31-32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多种多样,文章重点谈谈联想与想象法在材料作文中的独特作用,举例分析这种方法在实际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并归纳出联想与想象立意法的几种类型,以及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联想与想象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信息源中引发出不同结果的一种思维类型。也就是对同一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故又称多向思维或幅射思维。其思维方式如下图: P表示作文题材或提供的材料,P_1P_2……Pn分别表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P的认识。作文训练中运用了这一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思维敏捷、机智、灵活,从而准确恰当地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写出  相似文献   

17.
审题立意在作中起定向、定位、定重点的作用,是决定章质量高低的关键性一步。从多角度、多方面审题立意,就离不开发散思维。把发散思维引进高中作教学机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作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供料议论文写作中,确立一个好论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审题不过关,立论偏颇、肤浅或陈旧,都最直接地影响着作文质量。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先展开发散思维,获取众多论点,再从中筛选出最佳的角度来立论。这一做法收效比较明显。具体步骤为:一、组织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观察景物时所选角度不同,所见就大有差别。作文也是这个道理。供料议论文通常要求“自选角度”。“自选”,体现了对学生认识水平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查。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中材料的信息朝多个角度,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列出更多的新信息,它是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地得出合乎条件的各种思维结果。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活跃。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从选择多角度进行审题立意入手,让学生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尽量提出来…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中,思维则是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紧抓"思维"这条主轴线,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发散性和逻辑性,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丰富素材和作文修改,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