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拜伦与梁启超都身兼革命家和诗人双重身份,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及其文学创作,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出非凡的英雄业绩,在艺术创作上带有浓郁的英雄情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东西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英雄情结在具体表现内涵、结果、风貌等存在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拜伦与梁启超都身兼革命家和诗人双重身份,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及其文学创作,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出非凡的英雄业绩,在艺术创作上带有浓郁的英雄情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东西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英雄情结在具体表现内涵,结果,风貌等存在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一份对青少年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获悉,“当英雄”是许多青少年的愿望和追求,尽管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不同,但是“英雄情结”却是共有的。此项问卷是在航天英雄杨利伟飞天成功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青少年的“英雄情结”也十分明显,著名军旅文  相似文献   

4.
“英雄类”影片是好莱坞制造的最具轰动效应的神话之一。本文拟对美国影片中塑造的各类英雄形象加以梳理与阐释,并进而对这些英雄片背后的英雄情结进行剖析,以期管窥美国影片中一些深层文化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英惠 《职业技术》2006,(21):29-29
在职场里,有人奉行不是英雄就是狗熊的原则,这样的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为什么有的人“英雄情结”非常突出?这种情结又对他们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6.
汉魏之际,人才辈出,但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却屈指可数。在士大夫对英雄人物的评论中,只有曹操、刘备、孙策与孙权等被称为“英雄”,但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却可以触模和感受到当时士大夫强烈的英雄情结,其具体表现为对英雄人物的广泛评论和深切渴望。  相似文献   

7.
英雄浸染着一个时代的光华与色泽。英雄情结是在震撼过后的感动,是一种振荡开去的伟力。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渗透英雄情结,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一、解读文本,激活思想得滋润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革命英雄题材的文章,这些文  相似文献   

8.
英雄母题是远古神话中主要的叙事母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英雄母题在新闻叙事中继续存在.新闻中的英雄故事表征了读者和观众的英雄情结,而读者和观众的英雄情结最终通过新闻中的英雄故事得到情感的宣泄.在新闻报道中,媒介和记者扮演着英雄的替身和英雄故事的叙述者双重角色.而媒介和记者之所以具有此双重角色,关键在于他们拥有的宝物--国家和公共舆论所赋予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9.
蒋光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无产阶级作家、理论家。特定的社会现实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无意识中萌发了强大而持久的英雄情结,这种以侠义精神为核心的英雄情结制约了他的艺术和性爱情结,并影响到其思想和行为。由于心理能量在英雄情结上的过多集结,导致蒋光慈走向了集体主义的反面并最终退党,盛年而终。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空前绝后地把自我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既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又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英雄情怀。这使他的词中始终充溢着一种典型情绪———英雄情结,具体表现为“英雄志”、“英雄气”、“英雄梦”、“英雄怨”、“英雄泪”、“英雄笑”。“英雄志”是他典型情绪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号称“恶魔派宗主”的拜伦因其童年深刻的自卑情结和英雄崇拜,渴望一种英雄的气质和品格。布鲁诺的英雄热情的道德理想在其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而自由主义、撒旦主义与强力意志互相结合,构成了其英雄主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具有英雄热情的拜伦同其诗歌中的人物一样充满了矛盾而复杂的臣索:既带有个人主义又带有人道主义,既有撒旦精神又有博爱思想,使拜伦的人生与个性充满了传奇性、浪漫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的英雄崇拜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崇拜尼采式的超人、拜伦式的自由战士,崇拜泰戈尔式的人道博爱,崇拜哈代式的反抗悲观的勇敢。其中心线索是性灵的追求,更多体现了“布尔乔亚”的色彩。五四文坛上崇拜的英雄也几乎都是外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英杰。这种英雄崇拜导致了某些现代思想和英雄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英雄传记文学在建国后17年、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曾掀起三次大的浪潮。作为英雄传记的“主流”,革命先烈传与当代英模传双峰对峙,蔚为大观。此外还有一条蜿蜒行进的“支流”,即发轫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兴盛的描写隐蔽战线的工作者和领导者的传记。90年代的英雄传记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是题材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二是突破了以往作品的时代局限性。文章既对英雄传记文学创作进行了扫描,又重点探讨了张俊彪的《最后一枪》对英雄传记文学的突出贡献:(1)执着的英雄情结与强烈的叛逆色彩;(2)史笔与诗情的完美融合;(3)崇高壮美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14.
日本神话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英雄传说,拥有母神支持的英雄最终取得了成功。从神话学角度来看,日本神话中的母子关系体现了日本人情绪化的、非合理性的一面。这种非合理性思维给日本的政治观、道德观及人际关系带来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拜伦的《希伯来歌曲》与《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抒情诗情《希伯来歌曲》的大部分篇章取材于《圣经》,是拜伦借鉴古代题材为现实服务的成功范例。这批诗歌体现出“拜伦式英雄”的英雄气概和悲观绝望色彩,对欧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示以深切的同情,并对侵略压迫和专制暴政进行了严厉抨击。  相似文献   

16.
周明明 《海外英语》2012,(8):211-212,218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two ocean novels,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and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have always been comparatively studied.Much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two protagonists,Ahab in Moby Dick and Santiago in The Old Manand the Sea,to praise their heroic spirit,which is shared with other commonly acknowledged heroes.However,unique heroic characteristics of Ahab and Santiago which are tinged with the time flavor are commonly neglected.Enlightenment,which took on different facet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and American so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forming of the two heroic styles.In conclusion,Ahab and Santiago,in the sense of the affirmation of one’s value and the defence of their dignity,are heroes,and meanwhile,their heroic behaviors are adapted to the whole atmosphere of a specific time stage.  相似文献   

17.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教版十套教材和课改后多版本教材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中出现的历史英雄人物及其分类、出现频次、学科分布、学段分布、时代分布的大规模量化研究,可以发现革命领袖一直是各个时期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英雄类别,但其他类别的历史英雄人物在不同时期出现频次占比次序各有不同。除岳飞、林则徐、毛泽东、鲁迅、雷锋等少数历史英雄人物各套别和版本分布特征相似度较高外,不同套别和版本教材中各类型历史英雄人物分布特征各异。建议新时期统编三科教材保证重点历史英雄人物及其内容的篇幅,保证各类型历史英雄人物的平衡分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民族有丰富多采、瑰丽异常的英雄神话。综观这类神话的内涵,依题材和情节约可分为两类:首先是关于物器用发明、即所谓化英雄的神话,例如原始农业的产生,火神的由来,字和艺术的起源等,这是原始初民企图追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某种化起源而创造的;其次,是反映人类征服自然力的英雄。原始人类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青蛇猛兽亦时常威胁着初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必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开展斗争,为了纪念原始初民同自然和社会作斗争的业绩,初民们用幻想的手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英雄神话。  相似文献   

19.
处于社会转型、机制转轨的当代中国社会,见义勇为者的行为实为拯救社会良知的英雄壮举,其在社会道德教化中的正面示范作用显而易见。但"英雄流血,家人流泪"的悲剧一再上演,其负面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强。因此,建立见义勇为损害结果社会补偿机制,已成为扭转社会道德风尚刻不容缓的现实需要。这一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