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A、E、I、O四种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是指在这四种判断中对主项和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的问题。弄清“周延性”问题,不但对于准确地理解A、E、I、O四种判断中主、谓项各自的断定情况,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四种判断的逻辑性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正确地运用这四种判断去构造推理——换位推理、三段论,并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推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在形式逻辑教学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问题。学习逻辑的人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一定要明确认识研究周延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周延性,是指对直言判断主、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如果对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处延作了断定,则其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如果对其主项(或谓项)的部分外延作了断定,则其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形式逻辑有关其通论认为:全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周延;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特称否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上通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请看下面的事例:(1)凡商品都是能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些物品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把握肯定命题谓项的周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的周延性是性质命题形式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本文从肯定命题的逻辑形式、肯定联项“是”的逻辑涵义和借助文恩图解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正确把握肯定命题谓项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4.
项的周延性问题是针对性质判断而言,长期以来。逻辑学界对周延和不周延的理解不一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对肯定判断谓项周延与否的问题一直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加难以正确把握肯定判断谓项的周延性问题。本文所作的工作是:进一步澄清肯定判断谓项“有时周延,有时不周延”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哲学判断论的能指矛盾和断定矛盾,作了具有实证内容基础的对应关系研究,而不是纯形式的研究。由此,从“有S型”性质判断的实证例子中,归纳出其非否定是针对“量-质-真值”断定项的否定,其反否定是针对“主-谓-命题”描述项的否定。进而,用事实验证了具有正反对称互补关系的逻辑形式否定演算规律和描述内容否定演算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周延”概念入手,阐明性质判断周延性确立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在性质判断中对肯定判断谓项周延问题的几种看法。文章并強调,无论SAP还是SIP,它们的谓项都只能是不周延的。同时指出,只有正确理解性质判断谓项的周延性,才能坚持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和准确地把握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传统逻辑一般都否认或忽视直言判断的谓项有量项的限制。实际上,无论从现有形式逻辑理论体系本身看,还是从形式逻辑的特征、直言判断逻辑形式的基础等方面看,直言判断谓项可以有量项的限制。肯定谓项有量项限制,不仅对直言判断的种类划分及其相互关系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周延性理论、换质位推理、三段论推理等现有形式逻辑理论产生影响,对促进形式逻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一种简单判断。从结构上来说,它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部分组成。主项是被断定的对象,谓项是对象的性质,联项表示被断定对象与性质之间的联系,量项表示主项的数量。例如: ①所有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②有的天体不是恒星。  相似文献   

9.
关于判断中项的周延性问题,是逻辑学中尚存争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何谓项的周延性定义?二是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中,谓项的周延性情况如何?诚然,这两个方面问题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刈的。  相似文献   

10.
略论性质判断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质判断是判断的最基本的形式,有关性质判断的逻辑理论也是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但就是这样的基本理论问题,却仍然存在着一些在逻辑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的问题。譬如,关于特称量词的逻辑含义问题和全称肯定判断谓项的周延性问题就是这样。本文打算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  相似文献   

11.
三、词项隐含 逻辑隐含中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由一个判断隐含另一个判断的,叫词项隐含。词项隐含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相对概念作主项,种差作谓项的性质判断隐含一个对应的谓项相反而联项相同的判断。 由于相对概念是反映某种关系或具有某种关系的事物的概念,而关系总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这就决定了反映关系的相对概念也总是一对对相比较而存在的,对于某一相对概念总  相似文献   

12.
A、E、I、O四种直言判断主,谓项周延性理论是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渗透在形式逻辑的许多理论之中,在逻辑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对变形推理的换位法和三段论的有关理论,规则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取决于周延性理论熟练把握程度。所以,研究和完善周延性理论的表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内外一般形式逻辑教科书对该理论的总结性表述都采用列表法,固然不失其许多优点,但却有呆板,繁琐,不够条理之感,不易记忆、掌  相似文献   

13.
张立华  姚加 《教学考试》2023,(25):11-13
<正>词项的周延性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教学中遇到的重要、也是困难的问题之一。能否准确把握住词项的周延性问题,是对三段论推理和论证规则理解与应用的关键。关于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性,教材中只列出了如表1所示的表格进行直接界定,并没有给出应有的解析。对周延性的判断标准也只给了一个定义,没有其它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特称判断?近几年出版的几本影响比较大的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教科书是这样定义的:“特称判断是断定某类中的部分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特称判断是对某类中的部分对象有所断定的判断,其中渭项所断定的是主项的部分外延。”“特称判断是对某类对象中的一部分有所断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句子的语法特征之一是述谓性。在双成因素的主谓语句中述谓性反映在主语与谓语的联接关系上,通过主谓语在形式上的适应关系表现的。主谓语之间这种形式上的适应关系体现了具体语言规范,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主谓语的一致联系,这种联系有等。叫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点共同的含义是,主谓语之间的联系与一致联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一、性质判断的谓项量化问题 A、E、I、O这四种判断形式的谓项本身是有量的规定性的,即凡肯定判断的谓项皆不周延,凡否定判断的谓项皆周延,并且唯其如此,才使得一些推理规则,特别是三段论的大部分规则得以成立。但是,有的逻辑学家对此并不满意,认为肯定判断的谓项也可以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也可以是不周延的。十九世纪的美国逻辑学家哈弥顿(Hamilton)就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03,(7):41-4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①全同②全异③交叉④包含2、…………………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④思维内容3、作…………………………为概括,错误的是○①共产党员→共产党②绿色→颜色③物理学家→科学家④北京→单独概念4、“这个学校的教师都会一门外语。…”这个判断○①主、谓项都周延②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③主、谓项都不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逻辑教学中的“A、E、I、O四种直言判断项的周延性”及其“真假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假言判断的三种类型”的实际区分方法,对逻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准确去把握项的角延性。只有准确把握项的周延性,才能理解和掌握AEIO四种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而才能正确地运用这四种判断去构造推理并掌握有关规则,尤其是直接推理和三段论规则。  相似文献   

20.
判断是演讲中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常常要对某种事物或思想观点表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判断。演讲应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演讲者要表达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就要掌握判断的各种逻辑形式在演讲中的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