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理论是在总结前苏联和建国后30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不断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是这一理论的形成阶段;从“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是它的进一步完善、丰富、发展阶段。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产生了且将继续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力标准问题是十三大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到党的十三大全面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以之为立论的根据,提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不断地进行再认识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段理论时,人们都会注意到,生产力标准问题在这一理论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首先,十三大指出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特定的又是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根本条件。其次,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我们经过反复探索,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飞跃,提出和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还处在模糊认识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盲目到自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和初步形成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党的十三大为标志,我们党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最科学的概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是新时期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实行各项改革,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专门人才的阵地,也只有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端正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是对初级阶段的初步认识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党先后三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尚未从理论上作出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第二阶段,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对初级阶段的深化认识阶段。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阐发,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三阶段,从十四大到十五大,是对初级阶段的认识飞跃阶段。十五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明确的回答,是对革命导师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进一步的深化,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三十余年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根据我国国情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研究宣传这一理论,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在总结了改革九年来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各行各业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真正按照我国的国情调整原有的部署,深入进行改革,必将大大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本着这样的认识,本刊拟在今年发起一个我们把它叫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进行成人教育的反思与前瞻”的专题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来的,而初级阶段的现实却是客观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们党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到自己的旗帜上。”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论证这一历史性飞跃的哲学基础,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实事求是——历史性飞跃的世界观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崭新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问题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或者说认清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赵紫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三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哪个时候,我们对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的认识正确了,我们的建设事业就较为顺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又是怎样的?本文就这些方面谈谈自己学习党的十三大报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明确肯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提供了根本的依据,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服务,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当前在探讨深化教育改革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教育要研究初级阶段建设的需要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志。”自然,这也应该成为我们考虑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巨大贡献。这个理论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这就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本文根据个人学习的心得,就初级阶段的一些理论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从历史起点看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不是“泛指”任何社会主义国家,而是“特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经过“初级阶段”,它突出地标明了我国现阶段在历史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及其理论的形成都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从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式上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十三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具轮廓,再到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形成,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艰苦的探索过程,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一批无产阶级政治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需要,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普遍有一种浓郁的现实感和亲切感,容易接受。这一理论必将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建  相似文献   

17.
非走不可的一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体可分为三个段。1978年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初步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经过拨乱反正,广大知识分子从“两个估计”中解放出来,大大调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在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次巨大的推动,并将产生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论证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中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它不仅为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启发人们的新思路,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一列宁指出:“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列宁选集》第2卷第857页)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关于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田克勤,胡海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同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