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聋人书面语学习困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聋人学习书面语的困难,研究使用资料检索和语料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手语和汉语书面语材料的对应研究,对“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概念的研究,对“过渡语”、“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概念的分析,发现手语和书面语在语言的载体、词汇语法、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聋人书面语的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语言迁移上存在比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多的困难;聋人在书面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过渡语;结论是要宽待聋人学习书面语中出现的偏误,要加强从语法的角度对手语和汉语书面语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是聋人间及聋人与听人间交流的两种普遍方式。自从1960年美国语言学权威史多基博士得出了手语是一门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的结论后,手语便作为语言来研究。文章从两者的适用范围差异、特点上的差异、语法的差异这三方面进行论述,在语法的差异上,例举实例,便于直观地体会二者在语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是聋人间及聋人与听人间交流的两种普遍方式。自从1960年美国语言学权威史多基博士得出了手语是一门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的结论后,手语便作为语言来研究。文章从两者的适用范围差异、特点上的差异、语法的差异这三方面进行论述,在语法的差异上,例举实例,便于直观地体会二者在语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英语为例,简述了不同语言问概念结构差异及其在词汇和句法上的表达特点、外语学习过程的概念隐喻思维的认知特点,并在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外语学习过程的概念合成输入空间主要有单一目的语输入、母语与目的语合成输入和母语补缺输入三种基本的概念合成模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由分类法探讨聋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并同汉族健听人比较.实验1和实验2要求聋人分别对汉语亲属词和手语亲属词分类.结果表明:(1)聋人的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亲属的亲密程度和亲属关系的性质.聋人的手语亲属词概念结构也有两个维度:亲属关系的性质和亲属的亲密程度.聋人对汉语亲属词和手语亲属词的分类既相似,又有差异.(2)聋人与健听人对汉语亲属词的分类既相似,也有差异,反映了汉语言文化和手语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6年日本的"聋文化宣言",乃是一篇对聋人进行重新界定的战斗檄文,它宣称"残疾人"云云,只不过是听人给聋人贴上的标签。聋人并没有把自己看做是残疾人,失去听力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痛苦,痛苦更可能来自生活在听人世界与听人相处过程中所受到的种种歧视和偏见,以及基于这些歧视和偏见之上的一厢情愿的意志强加。聋人的世界本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聋人与听人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问题的本质不在生理的缺陷而在文化的差异。在把聋人的世界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之意义上来谈论聋教育,教育社会学为分析权力政治、社会不平等、文化再生产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聋人”在一般人印象中是既听不到也不会说的人.其实,那只是聋人群体中的一部分,聋人中还有这样一类有些特殊的人——戴着助听器,能听到声音;能说话,但可能说得不够清晰.他们中有些人往往是已经学会说话,有了一定语言能力之后,因为某些原因才致聋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 ,根据聋人的语言特征 ,分别围绕聋人的文化特征和聋人语言教育的文化思考等方面来探讨聋人语言教育的问题 ,认为 :缺少文化学的关照 ,对聋人的语言教育可能成为教育者一相情愿的空想 ,在教育日渐走向以人为本的今天 ,要求我们正视聋人的个性 ,尊重聋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隐蔽语义联想启动范式,考察熟练聋人手语-汉语双语者的手语和汉语的语义表征,探讨两种语言的联系模式.结果表明:(1)手语-汉语共享语义表征;(2)手语-汉语的语言联系模式符合修正的层级模型,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与健听的双语者相似,但聋人对手语的依赖程度强于健听人对第一语言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汉语手语语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解释和分析聋人书面语使用中词汇量少、句子成分省略和颠倒、不使用修饰成分等语言现象。本研究在理论语法、教学语法和中介语法的指导下,把10个聋人手语故事分解为1757幅静止的手语照片、对比聋人的书面语提出了手势词语、表情词语、聋式词语、身体词语、口型词语等概念,指出聋人手语中聋式词语、表情词语、身体词语和口型词语缺失是造成聋人书面语言中词汇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手语的句法特点对聋人书面语中的句子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聋教育课堂教学用语的选择一直是聋教育理论研究、争论的一个热点[1][8]。本文剖析了聋校课堂教学用语的使用规律,提出了以发展的观点使用课堂教学用语的思想;提出了大屏幕语言的概念,讨论了它的言语特征及其在聋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是一种新的语言符号,是手势语、指语、口语、书面语之外的第五种教学用语,是计算机在聋教育应用中的新理念,是一种真正的聋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聋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聋人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仍难尽如人意。针对聋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第一,正确认识聋人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第二,合理开展双语教学,促进手语和书面语转化;第三,加强阅读写作,内化语法规则;第四,拓展语言环境,强化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对理念、教育理念、大学理念这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和解析 ,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用古今观照、中西比较、溯本探源的方式对以上概念的沿进与内涵透视、梳理与辨析 ,可作如下界定 :(1 )理念 :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 )教育理念 :人们对于教育现象 (活动 )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 ,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3 )大学理念 :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方深厚历史土壤上养成的以人为本理念,成为新时期领导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领导文化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包括三个方面,即人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审视领导文化人本内涵的基础上,建构起三个实现领导文化人本化的进路,即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公平意识、创新领导模式.  相似文献   

15.
聋人刑事犯罪心理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聋人刑事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非常棘手的问题。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它的根源,结合从事聋教育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之参加公、检、法机关办案过程中承担手语翻译的实践经历,以聋人犯罪动机为主线,结合典型案例对聋人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进行剖析,为家庭、社会、学校、司法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类诗性意识原生于一种天赋的诗性创造力,原始思维特性决定原始人类的感觉力、想象力和情感性,是最早的诗性元素.在人类艺术思维成熟之前,诗的情感、意念曾寄身舞、乐、图腾等原始艺术,诗的话语方式也因最早是宗教礼仪活动的祭祀颂祷言辞,而与歌、谣等专裁情感的有韵文体来源不同.诗的这一文化身份对理解诗何以被奉为儒家人格修养的起点颇有启发,诗也因此拥有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艺术身份.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思维和文化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制约着语言的产生,而两者都根植于文化。文化元素不同,民族间的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熟语印记着人类认知事物的思维轨迹。因此,对比汉英熟语可以揭示这两个民族的认知思维模式。在文化背景下审视,更能充分挖掘其异同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的观念、文字语言的接受及感官接受等方面,可以较析出我国和西方的广告受众对广告文案接受的不同性,以及其特征与规律。以中国当代广告的视点去观照,中西接受广告文案的差异,体现出的是中西文化历史、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芳 《海外英语》2011,(11):43-44
Tough结构即使是对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习得也相对较晚。现有的研究表明对于传统的以"主-谓-宾"、"施-动-受"教学背景下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并不能最终习得这一结构。运用认知语言学来阐释这一结构更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对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