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西建设的背景下,三明应在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城市定位,加强城市营销,打造城市品牌,形成城市核心竞争能力."满意在三明"是三明城市品牌发出的顾客满意度承诺,其本身缺乏个性,不宜作为三明城市品牌名称.因此,在综合分析三明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战略等基础上,提炼三明的城市品牌,使城市品牌既能体现历史继承,又可响应时代的召唤.对此,可以考虑将"八闽工业摇篮,中国文明绿都"作为三明城市品牌名称.  相似文献   

2.
【常考考点】●聚落的形成及分布规律●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聚落乡村聚落形成的条件和发展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聚落起源出现条件第农二业次生社产技会术大创分工新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胶东地区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历史变迁中,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且又是港口性城市的蓬莱与胶州,其发展兴衰深受政治因素和港口自身条件的影响;但各个朝代由于主要矛盾不同,经济、政治和自然等因素在这一地区城市体系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景观美学已经成为我们亟待填补的学术空白。城市个性是城市景观美学的主要因素。先在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构成了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历史文化积淀构成了城市个性的社会属性。让自然回归城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植树率和大草坪,而是包括再造自然和保留荒野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市形成与起源的理论认识,从相关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城市起源于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城市形成于夏代;从夏代城市形成到秦代郡县城市普遍推行这个阶段,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小的时期。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特征:中国早期城市具有多元起源和形成、不平衡发展并渐趋一统的特点;城市发展经历了城与市双轨并进的演进道路;政治因素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6,(8):22-29
【常考考点】 ●聚落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伦理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在规范个人和群体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了影响城市伦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政治、人口、宗教等因素,从而阐明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伦理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人类文化的环境依赖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名称。这一名称一形成 ,其含义就在不断地演变、扩大。本文认为 ,“中国”这一名称在先秦的发展演变与西周成王“分封建藩”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 ,也与华夏民族意识的形成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黔江城市峡谷是全国范围内稀缺甚至独绝的自然人文资源,具有自然审美、生态调节、洞穴探险、绝壁攀岩、民俗体验、道德感化等丰富多向的价值和功能。把黔江城市峡谷打造成全国首个城市峡谷公园,是黔江实现"东方卢森堡,中国峡谷城"的城市主题和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要处理好城市峡谷公园与城市周边山体、水体、湿地和地标的关系,使城市峡谷公园与建筑、自然、人等要素之间形成互生共赢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系统为中心,影响其产生与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总体.以往的大多数学者主要从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接触的自然环境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本文则以成都为例,对环境管理所涉及的自然及人文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对于推动成都及其他西部城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论西周"分封建藩"与"中国"先秦含义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名称。这一名称一形成,其含义就在不断地演变、扩大。本认为,“中国”这一名称在先秦的发展演变与西周成王“分析建藩”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也与华夏民族意识的形成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2.
丘虚地名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先秦时期居住聚落名称,它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丘虚地名的形成是早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原型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形成或人工堆积起来的有利于人类生活的高地。在聚落演进过程中,丘虚逐渐发展成为人类聚居的重要聚落形式和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舞台,许多古都以及州、郡、府、县等政治中心城市多是由丘虚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3.
赵钟华 《考试周刊》2010,(27):37-38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出现了趋同,造成了"特色危机",衢州也不例外,怎样才能屹立于城市之林是摆在衢州人面前一个紧迫的任务,寻找文化的"根"——特色文化,才是唯一的出路。围棋特色文化包括内涵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内涵亦是通过地貌的外在物化特征来表现。本文从影响衢州围棋特色文化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自然特征、文化特征两个方面入手来塑造衢州围棋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和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是聚落的特殊形态。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上不少城市分布的现象明显反映出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地貌和水文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来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六大城市带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从《中国景点目录》和《中华旅游通典》中穷尽性摘取的1,190条中国山水类景点名称建立封闭语料库,并对名称认知过程中的隐喻和转喻机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名称形成的认知基础都是转喻机制;名称的形成依赖于隐喻(含多重隐喻)或多重转喻机制,或是隐喻和转喻互动的结果;名称的多义理解有赖于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的两型社会建设,其核心和实质是正确处理城市发展过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享受着自然的赐予,也承受着自然的制约,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宁城市文化特色及在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的作用为研究内容,对西宁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因素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城市性质和功能、文化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西宁城市文化特色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西宁城市文化特色在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路径选择和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分析导致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发生流变的因素。它们主要分为“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 ,“软件”因素已经渗透到“硬件”因素中 ,并对“硬件”因素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硬件”因素可以说是“软件”因素的物质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中国的城市化、市民社会的形成、都市中产阶层的产生、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的迅速发展。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的种种具体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王金 《地理教育》2014,(6):12-13
正城市是人类最集中的分布区,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活动1: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探究问题:读图1,说说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分析导致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发生流变的因素。它们主要分为“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软件”因素已经渗透到“硬件”因素中,并对“硬件”因素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硬件”因素可以说是“软件”因素的物质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中国的城市化、市民社会的形成、都市中产阶层的产生、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的迅速发展。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的种种具体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