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丝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实质是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通过漫长历史上的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但汉民族与北方戎狄民族的文化交融同与西南地区夷民族的文化交融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和汉族地区与南、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西南民族地区以南丝之路为主动脉,形成了交通的网络,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网络。通过南丝路及其带动的这个交通网络,处于强势的汉文化以油迹扩散的方式在西南民族地区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传播,使大量少数民族民众通过文化交融而融入汉族之中,只剩下交通最困难、具有封闭型地域特征的地区,因汉文化影响力甚微,原有少数民族才得以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2.
西部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的建设对西部开发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而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使文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相适应.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以保证西部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到俄罗斯讲学。一到俄罗斯,就深深惊叹于其幅员辽阔的疆域和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更惊奇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像俄罗斯那样复杂。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迎接21世纪高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倡导的学说。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因素、现在和未来。既要看到我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和优秀的传统,要使之发扬光大;也要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要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萃,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为了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必须大力倡导“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李琳 《大理文化》2014,(5):105-112
大理自古为滇西咽喉,身处我国西藏、缅甸和印度的三角地带,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空间地理下,蕴育了多彩斑斓的文化。任何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学传统.白族也不例外。然而民间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单一独立的,白族民间文学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包括中原文化、羌藏文化、印度文化等,本文将集中探讨印度文化在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韬 《文化市场》2007,(1):40-41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市.县两级纷纷组建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一步消除了文化市场管理的体制性障碍.增强了文化市场管理力量,提高了管理效率。但面对涵盖了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不断发展、繁荣的大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的、欠发达地区的部门.都面临一个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控制管理成本.管好大市场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儆个初步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嘉敏 《寻根》2020,(2):61-64
节日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历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独特的节日仪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凝结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记忆。在仪式的展演中,具象化地呈现节日仪式,使得庆典过程搭载移动互联网的便车迅速扩大传播,正如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其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招牌,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宝贵记忆。  相似文献   

8.
张泰 《华夏文化》2006,(3):36-37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又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汉语的发展,同时,汉语又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在实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运用、汉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汉语所负载的文化涵义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汉语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大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那些最早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爱琴海地区文化,不仅是多源的,也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在文化上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们各自的优秀传统,如何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化总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向其广度和深度拓展。作为曾经是人类文化活动源头与基干的群众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但事业上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理论体系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逐步完善.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以玉溪为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地区各乡镇都元一例外地建立了乡文化站:大多数的县文化馆新建了馆舍并添置了设备:地区群众文化学会应运而生.群文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空前壮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纯朴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必须为之努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肩负的重要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更好地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分清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正确制定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广泛地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论,为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两大机遇准备充分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的过程中,为全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形势和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在玉溪实施的契机,把握机遇,加快文化馆、文化站的发展步伐、将是近期群众文化工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其实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与发展方向确实受其文化的深刻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我们伟大的相国.是一个相对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来说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国。它有着独立发展的广阔的战略历史空间。它的“神圣领土”包括了陆地国土、海洋国土和文化国土。尤其是文化国土.它是我们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优势所在:但是,这个文化国土,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财”和“文化力”.转化为综合实力或所谓.软实力.。而文化创意产业支撑的创意经济和创意社会.也才是我们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目标之一和社会发展月标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 昆仑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合流的源头之一,是中原文化和西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汇源典型,是中原主体民族和各少数民族融合的产物。作为文化融合的源头,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和版图形成的原始雏形。  相似文献   

20.
“要从综合国力竞争的高度认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是连日来代表们对江泽民同志报告中有关文化建设论述的感触。“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报告中这段铿锵有力的语言.久久在代表们的脑海中回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