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书价结构分析与书价结构合理性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阎京萌图书价格是图书市场的基本要素,书价高低是读者购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书价结构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图书出版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书价建国以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88年以前书价基...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价格是调节图书市场的一个重要杠杆,它不仅反映了图书市场供求关系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图书生产和流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因此,书价政策的变化是一个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书价政策也发生了多次调整,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建国初期,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不法商人见利忘义,哄抬物价,而此时图书的价格也无标准可循。1951年,国家出版总署规定采用“人民币定价法”,规定图书按定价出售,不得随意加价,即图书售价一律的原则,首次在全国统一了图书销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繁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宋代图书市场相当活跃。本文从图书买卖形式、市场管理、竞争、流通渠道、书价五个方面探讨了宋代图书市场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书价是出版业和图书市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目前,对图书应该实行统一书价制度还是非统一书价制度,国际上还存在不少争论.在法国,图书先后实行过三种定价制度,即"建议书价"、"纯书价"和"统一书价"制度.  相似文献   

5.
陈昕 《出版科学》2011,19(1):14-21
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商品的属性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价格形成的内在机制,指出图书商品具有低价格弹性、高收入弹性和正外部性等经济属性;在分析图书市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定价模型对图书定价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图书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性,三级价格歧视和跨期价格递减是图书市场的基本定价机制,图书市场容易出现生产过剩;还论述了欧美国家的图书定价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图书涨价对高校馆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书涨价对高校馆的影响与对策孙多诠(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书价上涨给高校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怎样控制这个局面已经成为必要的话题。图书涨价由多种因素决定,但图书馆对图书涨价的沉默和放纵,也是出版商无所顾忌地涨价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图书市场的主要买...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现阶段的图书定价问题,既要关注社会反响更要开展专业研究。近年来书价猛涨是事实,但相比较于其他行业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比较于西方国家(地区)的书价,我国书价不仅不高,而是偏低。书价低,已经不利于出版业乃至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定价销售还是折扣销售,各有利弊;即使"折扣战"也并非十恶不赦。这些,对图书市场生态到底是毁灭性的破坏还是建立新秩序前的惨烈拼杀?不宜轻下定论。目前,图书定价的种种问题,还是交给市场解决为好。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2005,(11):65-67
书价虚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呼吁降低书价。但多年来一直事与愿违。书籍价格不降反升的势头预演愈烈。造成了图书市场上的怪圈:一方面由于书价过高读者买不起书.使得图书销量减少。书商利润降低。出版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出版社和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再抬高书价。加剧了书价的虚高不下。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读者越不买。书价越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恶性攀升。  相似文献   

9.
书价虚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呼吁降低书价,但多年来一直事与愿违,书籍价格不降反升的势头预演愈烈,造成了图书市场上的怪圈:一方面由于书价过高读者买不起书,使得图书销量减少,书商利润降低,出版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出版社和书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再抬高书价,加剧了书价的虚高不下。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读者越不买,书价越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恶性攀升。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生存之零敲牛皮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书价持续上涨、传统图书市场不断萎缩的压力下,全球最大的出版集团兰登书屋正在试验一种新的图书营销计划:把书拆成单章来卖.  相似文献   

11.
科图征数技书订预测高本辉为了对科技图书市场作到科学化和量化顶测,笔者曾根据系统整体性原理,考虑到图书市场系统的要素和环境,(如:图书品种的学科跨度和通用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划分,书价,我国科技图书读者基数、读者群特点,人均购买力,全国年出书品种数,国内...  相似文献   

12.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数量和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之比。图书作为商品,本身是具有需求弹性的,而且,其中部分品种的弹性很大。但现阶段,我国图书商品的经营者在其经营活动中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图书的需求弹性来为其经营活动服务,现行的图书定价办法,几乎没有考虑图书的需求弹性因素。随着图书发行改革的深化,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图书的定价办法,在图书定价上充分利用各类图书需求弹性的特点,使图书的价格充分反映读者的需求状况,形成真正规范化的图书市场,更好地繁荣我国的出版发行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为农业经济振兴铺路,为农村文化开发架桥”,这是江苏图书发行系统为农服务的一个响亮口号。几年来,图书市场虽因书价上涨、成本增加、市场失控等原因,几度出现图书销售滑坡、疲软的低潮,但江苏发行系统的干部职工始终坚持把为农服务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他们在实践中,寻求开发农村图书市场的对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0年,全省农村图书销售总额达到22338万元,较1985年的9122万元增长  相似文献   

14.
扩大农村一般图书发行探证□杨长安农村图书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一般图书的发行是开拓农村图书市场的关键。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农村一般图书发行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从分析农村图书发行现状...  相似文献   

15.
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读者报》,4月21日在该报一版头条地位,以《购书人:难以承受的高书价》为题,刊出了报社记者所写的《书价为何越来越高?》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文章说:从最近几年,书价就象孙悟空打筋斗云——翻着跟头往上窜。据新华书店总店统计,书价平均每年上涨50%,与此同时,图书成交量大幅度下滑,1994年全国书市成交量比1993年同期下跌了40-60%,图书市场严重萎缩。记者在书店采访了几十个买书人,都说现在书很贵。  相似文献   

16.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自1984年我国图书价格改革以来,国家逐步放开书价,使书业企业享有充分的价格决策自主权,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然而,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书业企业价格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日渐突出。因此,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规范书业企业的价格行为,使书业企业正确行使价格自主权,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对于促进出版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图书市场的特征我国图书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不可能脱离我国整个市场变化的大环境。1994…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各出版社备受“纸荒”的影响,众多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将是图书行业遭受严峻考验的一年。物价上涨在这一年波及图书市场,纸张的成本上扬导致出版商们左右为难。面对书价偏高的指责,以及读者的流失,他们对图书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同时,2008年的奥运会也成为图书行业的又一个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图书市场总的情况是:销售略增,库存剧增,竞争激烈,问题不少。主要原因是:社会集团购买力下降、书价调整幅度过大,超过社会购买力增长幅度;随着经商热的兴起,读书无用论又有新的抬头,流生现象严重,部分文教类图书销售大幅度下降。图书市场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版社与书店之间、发货店与销售店  相似文献   

19.
日本出版社图书市场单价通常是由间接定价法与直接定价法确定的。 日本图书间接定价法主要由5大要素构成:1.成本费用 包括图书制作过程中的纸张、制版、印刷和装订等硬件费用,其中纸质、印质、页数和精装等成为制约成本费用的关键。2.版税费用 支付译著者的稿酬依作品形式按图书价位比率和发行册数而计,小说、随笔、评论等文型版税率为书价的10%,即版税额=图书定价×版税率×发行册数。译本基本版税或版权费为书价的5%,随印数增加版税率最高增至8%,此外,支付译者版税率为书价的5%,总之,版权费与翻译费率之和不低于10%。3。编辑费用 包括编校、装帧设计等费用。4.销售费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无疑是俄罗斯图书市场的生死关头.如果此前市场的扩张主要是来自印量的增加,那么现在则是书价开始上涨.专家认定的这一结果源自图书零售业本身的弱小与图书滞销,并且预言说,这一结果将对中小出版社产生强烈影响.他们或者面临被大社吞并,或者退出大众出版转向专业图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