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蓉 《东南传播》2011,(2):123-124
随着境内境外强势媒体对体育资源的垄断和集中,地方体育频道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在这样的内外夹攻之下,必须重新定位地方体育频道的媒体属性,因地制宜地去根据本地受众制定相应的节目编排。在媒体素材和资源都相对缺乏的状况下如何突破重围赢得观众,这将是地方媒体节目编排的考验,节目编排的背后是合理且巧妙依靠受众市场的需求。地方媒体必须重视节目编排,合理地根据地域性不同,有区分地做好频道节目编排,才能在这么有限的发展空间独辟蹊径,保证收视率,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收视空间。  相似文献   

2.
影响节目编排因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 《新闻前哨》2006,(4):43-44
我们处在一个电视多频道竞争的时代。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并不意味着观众总收视时间的增加,也不意味着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平均地分给每一个频道。相反,在总收视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观众往往只锁定几个能够提供其最大收视满足的频道,而忽略其它大量的一般性频道。目前武汉地区能收看到的电视频道多达四十余个,但各个频道所占有的收视份额却极不均衡:武汉台、湖北台以及中央台总共的8、9个主要频道占据了60%-70%左右的收视份额,其余的几十个频道只能去争夺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收视份额。在这样的情形下,任何电视台或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的编排,将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编播季"这个舶来品对于中国电视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从2005年重庆卫视的"黄金月·中国年"首次推出编播季的概念开始,央视、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相继"试水",编播季便开始在中国逐渐生根发芽,成为各家电视台整合频道时段和有限资源、发挥自身地域特色的有力武器。编播季是对一个电视台整个频道节目资源的整合,在纵向和横向编排上形成节目间的相互支撑衔接,实现编排创新上的突破。其实,从根本上来说,编播季就是按照观众的收视习惯来安排电视节目。电视台自身的核心资源及竞争对手的编排策略是制定编  相似文献   

4.
檀民 《声屏世界》2007,(7):30-31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分割时间艺术,又是一门传播统筹艺术,也有人称之为节目综合艺术。节目编排是在认真分析每个收视时段目标受众情况的基础上,针对频道的节目定位,将有限的节目资源与目标受众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电视编排联系着观众的收视需求,也关系着每一个单独节目和整体节目资源的收视效应和经济收益。现代管理模式认为,资源管理的实质是在资源调整、资源控制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追求最大的资源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电视体育频道的受众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即体育频道已经开播十周年了。相对于刚刚开播的时候,央视的体育频道已经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如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已成为每年赛事直播量世界第一的频道、中国体育节目品类最丰富的频道、顶级赛事独家转播权最多的频道、热点大赛期间创中国收视纪录最多的频道。而在过去的2004年,央视体育频道的实力和锋芒已经在雅典奥运会的报道中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与此同时,也预示着电视体育频道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吸引高收视率的主流频道类型。与中央台分享整个电视体育市场的是地方台,地方电视台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体育频…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我国的有线电视事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快速发展起来,它促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迅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相比,不但大大提高了收视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频道资源成倍增多,从而实现了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观众、听众的需求;二、实现双向传输,从而使可视电话、观众直接通过点播收看自己所需的节目变为可能。另外,有线电视在管理上,增加了网络的维护和收取用户收视维护费等环节,这就与无线电视在管理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我们国家对有线电视的发展政策是:政治上把关,经济上放活。即有线电视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  相似文献   

7.
王坤 《新闻传播》2007,(6):33-33
在目前,我们的电视播出是处于“准数字化阶段”,仍以线性播出为基本特征,而这种以时间顺序传递信息的特征,就决定了电视与以空间顺序传递信息的平面媒体在编排规律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平面媒体时,选择权是主动的,而接受电视媒体时,选择权是被动的。多频道时代的电视竞争,又赋予节目编排以特殊意义,因为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并不总意味着观众总收视时间的必然加大,也不意味着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频道,而忽略其他大量的一般性的频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星节目的不断增加,电视台对观众的争夺已到了白热化程度。曾是被动地接受媒体发布新闻和信息的观众,其收视口味已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讲究,对播出的节目稍有不满,他们便转换频道,而对于节目编排人员来说,更是煞费苦心。他们一方面要注意保留自己的特色和形象,另一方面要迎合观众的胃口。因此,在确保节目质量的前提下,节目播出时序的编排是否得当,  相似文献   

9.
电视行业向来十分重视自制节目和外购节目的质量,并常常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而对节目在播出中的编排重视不够。这里的编排是指对一个频道每天、每周、每月所要播出的所有节目的安排。正如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节目也需要排版──即编排。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在不同时间里对不同节目的编排和受众收视习惯之间的关系,然后寻找一些科学的编排节目方法。观众的构成状况和收视习惯是节目编排的重要依据。观众的构成是指某一特定的电视节目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的观众人口构成。观众中的男女比例、年龄段及文化层次等特征决定着他们各自的收视习…  相似文献   

10.
地方体育频道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电视体育市场报告2004-2005》提供的数据,我国目前可收看的体育频道有42个,其发展态势呈现出了极不平衡的特点。央视五套凭借资金、政策及覆盖全国的优势,在全国的收视份额高达88-8%,其广告创收位居央视所有频道次席;而其他41个地方体育频道总收视份额不足12%,其中仅上海、北京、广东发展态势良好,其他地方体育频道当初满足于一时的“潮头”,如今“有节目,无市场;有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谭宗琪  吕Die 《视听界》2002,(6):33-34
节目编排的依据有多种,如频道定位、宣传任务、节目生产能力等。而收视率之所以也是节目编排的依据之一,这是因为:节目编排不仅仅是电视台的主观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播出的节目能够为尽可能多的观众收看。这就要考虑观众的收视行为、收视习惯等因素。而收视率正是可以告诉我们这些因素。那么,如何在编排节目时考虑收视率因素呢?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频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应研究如何扬长避短,找准观众定位,在节目调整和编排上下功夫,以此办出有特色的频道节目。现在,电视台林立、节目总量不少,然而在相对集中的收看时间里,观众却总觉得没什么看头。究其原因,除确实存在节目总体质量不高的情况外,由于定位不准,不清楚观众的收视要求而导致的编排死板,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凡是从事电视行业的人可能都知道,过去在行业中电视节目编排是不受重视的,其原因一方面是频道少,节目少,播出时问少,认为编排不过做做加减法的一般技术工作,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另一方面是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影响,受行业纵向(如中央电视台)影响,缺少竞争意识.缺少创新意识,打开电视机,无论节目还是编排千篇一律,影响观众的收视选择。  相似文献   

14.
顾志庆 《东南传播》2012,(11):169-170
对于一个体育频道来讲,最重要的无疑就是节目资源,而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节目资源都掌握在央视手中,地方体育频道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处境艰难。地方体育频道要想发展,必须得认清事实,树立信心,重新定位,了解观众需求,发展自己的特色节目,积极发展本地特色大型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节目创新,如此才能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增加受众群体,地方体育频道才能冲出困境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CCTV-5频道晋级之路众所周知,2010年是体育频道的大赛年,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这三件体坛盛事将聚焦国人目光。年初温哥华冬奥会的收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观众在收看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等精品赛事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又非常严重,中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电视台如果仅仅抱着传统的只靠节目内容和形式争取观众,提高市场地位,将很难在电视收视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从2005年开始,中国部分电视台从自身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对电视受众收视习惯的考察,在节目编排上大力创新,提出并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如中央电视二台(经济频道)、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电视台等。本文以重庆电视台为研究个案,来看看“编播季”的实行及其特点,以及在电视节目与传统节日结合、频道推广、品牌提升等方面提供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香港的电视,可以说无线电视公司和亚洲电视公司是以精取胜,他们以制作精良的节目播出图像清晰,颜色柔美的画面,来赢得观众的收视;而另两家同样是商营电视的有线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公司,则是采取以多取胜的方法。即以很多的频道,很长的播出时间,来满足各方面人士的需求,从而同样赢得了观众的收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的暑期,电视媒体异常活跃,各种选秀活动充斥荧屏,电视剧、动画片也出尽风头,在热闹的荧屏背后是各电视台激烈的竞争。7月10日,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响亮地提出“播出季”的概念,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根据观众收视习惯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节目配置、播出安排进行应对性调整。①随即而来的便是“暑期播出季”。虽然“播出季”的号角首先由2套吹响,但并非只有2套在实践。早在去年,中央电视台就开始精心设计暑期节目,首次打破常规播出的部门、栏目界限,实行纵向大板块、横向大贯通编排。有8个频道、近50个栏目参与了…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两家电视台合并   6月 24日下午,北京电视台与北京有线电视台召开合并大会,正式宣布从 7月 1日开始两台将合二为一,以北京电视台一个台名、台标和呼号面见观众。   合并后,原有的 3个无线频道和 4个有线频道将共同成为北京电视台的 7个频道,即: BTV— 1为以新闻节目为主的综合频道, BTV— 2为文艺频道, BTV— 3为科教频道, BTV— 4为影视频道, BTV— 5为财经频道, BTV— 6为体育频道, BTV— 7为生活频道。 7个频道中前 3个为免费收视频道,后 4个有线频道仍将按国家规定继续收费。 英国广播公司将停止美加地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育频道强档栏目的“科教新周刊”,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稳定的收视率,除了继续运用好电视媒体的硬件外,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开发好电视媒体的软件———传播者的思想,体现一定的策划思想。一、盯住“专业受众”,做足专业频道文章经济市场化,频道专业化,是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主流特征。虽然频道分工分流和分化了观众群体,但同时也给电视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固然,电视传媒的对象是大众,但是,专业频道的观众除了具备一般观众的品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收视需求、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我们将这部分观众称为“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