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潘路  宇然  张杰 《兰台世界》1998,(5):27-28
档案著录标引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档案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前提. 我馆在与军区法院共同研制<军区军事法院刑事诉讼档案图文管理系统>过程中,根据<档案著录规则>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著录规则>的规定,对军区档案馆现存的军区军事法院1946年至1996年的1万余份刑事诉讼档案,进行了著录.  相似文献   

2.
我国档案著录的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早,1985年我国就制定了档案界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即.作为第一个全国性档案工作标准,<档案著录规则>的颁布与实施意义巨大,它推进了整个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自发布以来有效地指导了我国档案著录工作实践,很好地适应了纸质档案时代著录的要求,同时它也是档案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执行的情况来看,它推动了我国档案工作向标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一、科技档案著录的特点 科技档案的著录从总的方面看,与文书档案著录的要求是一致的,<档案著录规则>的原则对科技档案著录同样适用.但在具体的著录工作中,要求却不尽相同,它具有以下3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5.
赵芳 《兰台世界》2009,(8):13-14
我国《档案著录规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凸显出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著录传统档案和著录电子档案两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再次对修改我国《档案著录规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规范著录行为,确保著录质量,提高检索效率,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规范著录行为?本文从两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一是遵循客观著录原则.文章通过对<档案著录规则>的分析,归结出档案著录的基本原则--客观著录原则,并指出这一原则是确保著录质量和提高检索效率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加强规范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大青 《档案管理》2012,(4):42-44,41
我国档案著录规则行业标准自发布以来,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局限性,不仅难以适应电子文件著录需求,对传统纸质档案的著录也积累了诸多问题.本文将其与国际档案著录标准进行了系统比较,挖掘了其在概念、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档案著录规则》(D A/T18-1999)自发布以来有效地指导了我国档案著录工作实践,很好地适应了纸质档案时代著录的要求,同时它也是档案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执行的情况来看,它推动了我国档案工作向标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随着新型载体档案文件的出现,尤其是电子文件的增多,我们发现《档案著录规则D A/T18-1999》在指导著录工作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电子文件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进行反思,剖析其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与大家商讨.一、《档案著录规则》的局限性1.著录概念相对狭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档案数字化同档案著录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我国档案著录标准问题的剖析,提出我国档案著录标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修订现有档案著录规则,二是精细系统研究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0.
档案著录是档案信息组织的核心,实现档案的多级著录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档案著录还未能实现多级著录,著录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著录规则、著录实践、著录流程出发,对我国当前档案多级著录现状和国外现状进行对比,剖析我国未能实现档案多级著录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郑辉 《北京档案》2001,(12):24-25
一、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的现状 目前各单位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标准化型:自<档案著录规则>颁布后,全国各级档案部门都开展了标准化著录工作,其普遍的做法是制作标准的著录卡片,手工进行著录并审校后,由专职人员录入到计算机再进行审校,这种做法极大地保证了档案数据的准确性,缺点是工序多,时间长,造成大部分精力放在档案目录信息管理上,影响了档案其它业务环节计算机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国际标准——档案著录规则(总则)》是当今国际上被应用最广的国际标准,其采标率达到92%以上,可以说现在世界各国采用档案著录时,没有不采用、不遵循该标准的.论文对该标准的概况、主要著录规则、特点及启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应加快我国档案著录规则的修订,完善我国的档案著录体系,使其尽快完整配套,这是摆在我国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电子档案著录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中电子档案著录的现状 ,以及采用档案著录的行业标准———《档案著录规则 (1999)》著录电子档案的局限性 ,然后指出 ,目前中国所采用的档案著录标准实质上是一个总则性的标准 ,所以 ,要以这样一个标准去著录电子档案就不可能满足电子档案的著录要求。为了适应档案信息化对电子档案的著录要求 ,就必须制定专门针对电子档案的著录规则 ,即电子档案著录规则。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电子档案著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著录英文参考文献应注意的两类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学报的科技论文作加工处理时,我们发现英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极易出现两类问题: 一、外国人姓名的著录不合规范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下称<著录规则>)的要求,文后参考文献的作者一律应是姓前名后,包括外文姓名[1].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档案著录规则>版本系列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实现版本系列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新<档案著录规则>是指国家档案局1999年5月31日批准,从1999年12月1日实施的DA/T1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它是与国家标准局1985年5月10日发布的GB/T3792.5-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档案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老<规则>)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1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简称<规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在文后著录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编者改),该标准对指导我国学术科研的规范、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论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还是从实践层面上观看,该国家标准题名中的"文后"一词均不利于我国学术科研的发展,而更名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更符合当今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更利于我国学术科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标准中增添档案文献类型标识及著录示例的举措,解决了困扰学界已久的注释与参考文献中档案类文献的混排现象。新标准在实践中仍旧存在档案涵义失当、档案著录规则不明及示例有误等问题。建议该标准在修订时需在厘清档案与相关事物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档案概念内涵,对档案著录的通用要素加以选择与界定,给出正确的档案著录示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档案著录工作的实践需要,系统比较了2000年9月发布的《国际档案著录规则(总则)》修订版与1999年12月实施的我国《档案著录规则》行业标准微观结构及其功能,着重分析了其存在的缺陷,从理论上作了有益探索并撰写了启示,以期为我国档案著录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国标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有两种,即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而我国大部分期刊采用的是顺序编码制.但是,目前许多作者对参考文献不够重视,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确保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完整性,编辑应重视把关和核查,在作者投稿时对其加以引导,在审稿与编辑加工过程中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