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膨润土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PH值、膨润土用量、混凝剂等因素的影响,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对以硫化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处理能力,脱色率通常可达90%以上,膨润土是通过吸附机理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并具有操作简单、周期适中、易再生、投资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火力发电厂水消耗量大,产生的废污水量大。通过对中和池废水再利用装置进行改造,将低pH值且量较大的中和池废水用于冲灰,既节约了中和用碱费用,又可节约冲灰用新水的费用,同时,低pH值的中和废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灰渣水的pH值,减缓冲灰管内结垢,此项改造解决了我厂的废水排放问题,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船舶柴油机模拟烟气中NO_x的排放,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光催化技术联合。通过实验研究2种技术单独及联合使用时影响NO_x排放的因素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时NO的脱除率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提高,随气体流速、NO初始体积分数和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该技术对高体积分数NO的脱除更有优势;采用光催化技术时NO的脱除率随紫外灯功率和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随气体流速和NO初始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该技术更适合处理低体积分数、低流速气体。在流速1 L/min、O_2体积分数4%、放电电压14 kV、紫外灯功率15 W的工况下,采用联合处理技术时NO的脱除率达65%~75%,脱除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与脱色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含有多种染料、助剂,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色度高、碱性大、水质水量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对水环境危害极大。文章通过对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印染废水的脱色技术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墨废水的排放量日渐增多,其化学需氧量(COD)超标现象严重。而竹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油墨废水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竹炭吸附去除油墨废水中COD的能力,对竹炭的氢氧化钠活化及高温烘焙再生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活化的最佳条件为4.0mol/L氢氧化钠浸泡24h,竹炭经活化处理后,对油墨废水COD的吸附率有显著提升;竹炭再生的最佳条件为400℃下烘焙60 min,二次再生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氧化还原-中和-絮凝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中铬,研究了还原pH值、絮凝pH值、絮凝剂的用量、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六价铬的最佳pH在2.0-2.2之间时,絮凝最佳pH值为9时,加入PAM,絮凝时间为0.5小时絮凝效果最好,处理后的Cr浓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改性凹凸棒石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性凹凸棒石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吸附剂,通过改性后,使得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吸附能力强等特征,对水中多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力。经对阳离子染料废水和重金属铬的处理,其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7.5%~99.8%和45.4%~72.3%,铬的去除率可达到82%。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公路运营引发的水污染问题,应对初期雨水及事故废水进行收集并处理.以某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探讨了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的水处理工艺.采用沉淀池与人工潜流湿地组合式处理初期雨水,自动智能连通事故应急池处理事故废水.计算确定水处理工艺各单元的容积.出水水质分析表明,该工艺可以满足杂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合成原理,提出了即时合成LDH处理染料废水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在废水处理中,由于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阴离子染料优先进入LDH结构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阴离子染料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这一原理已通过模拟废水实验和沉淀物结构分析证实。文章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Mg/Al比值、温度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最佳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2小时,Mg/Al比值为3:1,对活性艳蓝染料的去除率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美人蕉种子硬实与萌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人蕉种子硬实率高达94.7%,用常规方法来处理美人蕉种子,其发芽率极低.而采用98%的浓硫酸对美人蕉的种子进行处理,其发芽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120 min的效果最好,其萌发率达到了100%,且种子发芽时间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