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行为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私自利的经济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互惠理论,在有限理性的假定下,强调行为人主体之间的公平、互惠与合作,修正了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公平、互惠与合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经济要素,公平互惠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经济学依据。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又为公平互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产权与合约及交易费用理论,推出最后通牒博弈试验的结果完全与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相符合,否定了试验经济学所谓人类追求公平的本性偏好使然的观点,从而巩固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这一最基本的假设基础,并进一步推出,如果考虑了所有局限条件,人的所有行为均是在理性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激励理论有需求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等.基于这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应遵循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适时与适度激励相结合、人本与公平激励相结合、个体与集体激励相结合等激励原则,构建起目标激励与榜样激励、感情激励、竞争激励、参与激励、评价激励等多方式的激励,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师积极性激励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问题是教师积极性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公平激励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先后出现了经典公平理论、内容型公平理论、公平差别阈理论和群体公平理论。回顾并反思公平激励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高校教师激励的管理目标上,要努力创造公平感产生的条件;在激励的方式与手段上,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兼顾绩效公平;在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行为消费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消费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行为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时间偏好递减理论和延迟消费理论三大理论.这对我国的消费经济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上的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分割(确认)制"作为经验命题,在外部性理论缺失的前提下对产权激励论难以证成,但其作为一个应然性的价值命题具有重要意义。科技进步的国有产权价值追求和社会福利的人力资源增进预期,在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上形成耦合点,并为产权分割和创业激励的实践"进化"到产权激励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站在法经济学角度,从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激励论中梳理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的理论脉络,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制度变革的理论增长点和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在线健康社区中,为激励在线医生积极参与诊疗服务,引入公平偏好,构建并求解声誉激励模型,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结论.研究表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在线医生的公平偏好系数与声誉激励系数正相关;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在线医生的公平偏好系数与声誉激励系数无关;无论考虑公平偏好系数与否,在线医生的努力水平、信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政府在制定创新政策和激励措施时,往往忽略了创新主体主观风险偏好的不同,将不同类型主体创新风险偏好简单设定为具有统一风险偏好的企业,而没有按照创新主体风险偏好的不同进行分层激励。致使不同企业在面对相类似的政策支持、创新激励时,在激励效果上有较大的差异性。那些创新风险偏好与政策所设定偏好同频或者相似的企业,就会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而创新风险偏好与政策设定的偏好相差较大时,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基于此,该文运用效用理论模型,分析企业在创新中的主观效用和创新风险偏好,将其分为“创新风险偏好”“创新风险中性”“创新风险厌恶”等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风险偏好,为政府提供差异化的创新激励路径选择,强化创新激励的效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体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在整体社会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会。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离开了经济和谐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传统经济学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论的理论支持。基于非理性假设的行为经济学与演化博弈论的发展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提供科学的解释,从而为和谐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使和谐社会成为具有高度实践功能的现实性社会。  相似文献   

10.
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高校教师激励工作中借鉴和运用激励理论的有益成果,对于有效实施高校教师激励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教师需要的激励是有效实施高校教师激励的最佳途径,把握教师动机的激励是有效实施高校教师激励的关键所在,兼顾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激励是有效实施高校教师激励的重要基础,关注教师公平感的激励是有效实施高校教师激励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以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支撑,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则是发挥高校教师积极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激励理论假设所有人的行为都是自私的、高度利己的,所以传统的激励理论普遍存在其自身缺陷,容易陷入激励困境。为克服这一困境,之后的经济学家在现有的激励模型中引入行为经济学,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将高校教师非理性行为纳入其中的激励机制。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群体的非理性行为,提出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措施和建议,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管理中,组织公民行为是每个领导者都想让员工具有的行为,因为它可以提高企业的有效性。领导者的激励,即满足员工的特定需要、设置具体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重视员工的公平认知及期望目标,是增加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行为修正激励论利用正强化、负强化、消退以及惩罚这些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手段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公平理论认为分配的不公平会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运用行为修正激励过程中就会存在10种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它们对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等多个视角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析彼此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发现不同理论的激励主体和侧重点不同,适用于不同的组织环境;认为不同视角的激励理论在民办高校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时期为形成有效的制度激励、薪酬激励和组织文化激励提供借鉴。为构建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激励理论有四种类型,这些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还存在着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运用激励理论的方法与对策,主要包括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尊重激励和行为激励等。  相似文献   

16.
一、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激励理论,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侧面和行为关系的不同,可以把这些理论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17.
综合激励模型是西方现代管理学中重要的激励理论,从该理论本身和高校学生干部群体两个角度分析,综合激励模型在高校学生激励管理中同样具有适用性。激励应该贯穿于学生干部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公平的学生干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等措施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管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企业家激励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并成为该理论的前沿课题。在分析企业家行为动因和相关激励理论的基础之上,综观考虑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以及创新产出外部性等原因,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对地方政府力量具有内在的依赖性。而作为政府行为的主导者,地方官员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面临的各种激励,并进一步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发挥。基于2009年至2015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对官员激励、政府创新偏好这二者之于工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官员晋升激励和经济权力激励直接提升了工业创新效率,但也会降低政府创新偏好,进而抑制工业创新效率提升;官员寻租激励下的腐败行为会侵蚀创新效率,但由于创新产出价值难以评估等属性,寻租激励下的政府官员也倾向于提高创新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效率提升。晋升激励和经济权力激励对创新效率的净效应为正,而寻租激励的净效应为负。有鉴于此,应当完善地方官员考核、薪酬等激励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创新活动的监督,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型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经济学激励研究假设的不同带来了理论共享的困难。本文从系统理论出发,以当前广泛应用的激励理论为先验知识,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系统激励结构模型。该模型对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应用者提供更宽泛的激励思路和方法。同时,笔者在该模型基础上,讨论了检验激励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激励设计中应考虑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