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元素是武侠小说重要的审美元素。“空间游动”这一特点,是现代武侠小说与新文学的显著区别。到了“港台新武侠”时代,人们在梁羽生、金庸小说的游历中,确认了主体的存在和价值,武侠小说在冷战时代发挥了整合中国意识形态的巨大功能。到了当下“大陆新武侠”时代,作品中的旅游元素则更多地抒发了作者的“自由”幻想。  相似文献   

2.
武侠小说一贯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和思想的落伍为纯文学所排斥,但新武侠的出现却对武侠小说实现了颠覆性的改造,既延续了武侠的普泛性,同时思想上也能推陈出新,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就武侠小说的“立人”思想作了一些相关研究,以辨明武侠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武侠小说一贯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和思想的落伍为纯文学所排斥,但新武侠的出现却对武侠小说实现了颠覆性的改造,既延续了武侠的普泛性,同时思想上也能推陈出新,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就武侠小说的"立人"思想作了一些相关研究,以辨明武侠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侠小说一贯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和思想的落伍为纯文学所排斥,但新武侠的出现却对武侠小说实现了颠覆性的改造,既延续了武侠的普泛性。同时思想上也能推陈出新,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武侠小说“立人”思想的相关研究。可以辨明武侠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陆新武侠”的首批作家之一,沧月为新武侠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但现有文学研究尚未完成对武侠文学的态度转变,致使沧月相关武侠风格研究仍处于模糊阶段。文章总结出沧月武侠的四大风格:女性意识、武侠加玄幻、全新的江湖以及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笔法。  相似文献   

6.
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31  
“21世纪大陆新武侠”简称“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于2004年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具有鲜明的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特点:一是大陆新武侠的“江湖”表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二是女性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突出的现象改变了武侠小说性别政治的固有格局;三是强调学养与智慧的武侠智性写作。丰富和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界域与体品位;四是大陆新武侠的广域叙事,从知识立场上拓展了武侠小说的体类型。上述特点,共同形成了短短几年来大陆新武侠创作的繁荣.表现着大陆新武侠巨大的类型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大陆武侠小说创作数量及质量上都非常可观,其中女子武侠创作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写法上都对以往武侠小说进行了颠覆。  相似文献   

8.
武侠小说作家常常在笑傲江湖、无拘无束的武侠世界里驰骋想象力,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极大的自由,因此家庭往往被放弃了.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作者却创造性地化用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因素,给其笔下异质的江湖世界人物套上人间的枷锁,大大加强了其小说的现实性和文化性,从而创作出了许多意味深长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大陆新武侠小说自2001年兴起以来,经历了衔接、调整的第一阶段之后,到今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就是“盛世武侠”。盛世武侠是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大陆新武侠自身面目的展现,其文化特征和价值指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盛世的包容性与盛世的宏大气魄;二是盛世的发达性与盛世的灿烂文明;三是盛世的昂扬性与盛世的中国英雄。  相似文献   

10.
新派武侠与网路武侠同属武侠小说范畴,它们的主题表现存在共性,也有差异。它们都共同注重"侠义"、"爱情"、"友情"、"归隐"主题的表现,但在共同主题表现下,又存在着各种不同。主要体现为"侠义"主题在内涵诠释上的不同。"爱情"主题在表现模式与深度上的不同,"友情"主题的理解不同,主人公最终命运"归隐"主题的寓意不同。这些共性与差异使二者在武侠观念上表现出了不同风貌,这主要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差异所致。从金庸"射雕三部曲"到小椴武侠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主题表现上的差异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金庸武侠小说热经久不衰,其中武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论述及对郭靖与杨过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试论“侠”的思想价值以及对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庸武侠在武侠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在武侠小说中亦颇为重要。金庸武侠小说,目前已有三部译有英文全译版。《鹿鼎记》是由著名的英国汉学家闵福德译出,文中,译者运用了翻译明晰化的策略,将这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展现在西方的读者面前,明晰化的翻译为武侠小说的英译提供了借鉴意义,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大陆武侠史论著,可分为武侠小说史、武侠史、侠文化史、武侠小说鉴赏辞典,颇多创获,各有千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深层原因离不开商业化的出版运作机制。新世纪最初10年,上述局面已经出现了改观的趋势,在多个方面的探讨都有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侠小说和古典艳情小说与西方骑士小说和罗曼司大致相当,中国女性武侠则与西方“女吉诃德小说”调侃的对象文本相似。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当前的“雅”“俗”之争,还有助于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定文本生产和样式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家中,朱贞木是一位重要作家,但多年来由于其小说散佚难觅,生平资料发掘甚少,对手他的研究一直滞后于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等与他同时代的武侠作家。朱贞木是具有探索精神并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尚未大成的武侠小说家。从还珠楼主到金庸,从民国旧武侠到港台新武侠,朱贞木是一位关键人物,其小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20世纪武侠小说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之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自2007年底以来,也有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其实,“大陆新武侠”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核心”概念,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武侠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当然,“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无论是在理论构架还是在操作实践方面,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
大陆新武侠与武侠小说的文体创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大陆新武侠继承20世纪武侠小说体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归古典、靠近玄幻、电玩动漫、灵智写作等不同路向的体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陆新武侠在学制度、层次定位以及作家的当下探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深化之处。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汉英意象的转换。而武侠小说中含有很多独特的武侠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则更具中国特色和武侠特色。在《鹿鼎记》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中,译者闵福德对于其中的武侠文化意象采取了独特的"杂合化"表达,文章拟从武功招数、绰号名称及帮派名称三个方面探讨武侠文化意象的传递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创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20世纪以来.中国武侠小说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变革。21世纪兴起的“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超越前人,达到武侠小说创作的新境界。当下中国武侠小说创作有一批很有实力的作家.但总体的创作实绩还不能说其“新”。应有进一步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三大主义”: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构成了大陆新武侠文化先进性的“三大主义”。科学主义体现了“第一生产力”对于武侠小说文体发展的动力作用,理想主义体现了大陆新武侠站在历史发展规律性高度对人物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和平主义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尊重以及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