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书馆学刊》2001,23(1):3-3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披着上个世纪的风尘,我们终于走进了光辉灿烂的 21世纪,人类又开始了其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纪元。立足世纪之门,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多少沧桑的篇章已化为昨夜星辰,多少憧憬的描绘正勾勒着今朝的云蒸霞蔚。新的世纪,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精神风貌,新的奋斗目标。值此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愿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一起,拥抱新世纪,开始新征程 !   拥抱新世纪,就要追求新的发展。为此,当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图学馆学刊》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开本由原来的普通 16开改为大 16开;封面由原来…  相似文献   

2.
在日前召开的第九次全国图书馆学期刊工作研讨会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对1999—2001年度12种优秀图书馆学期刊进行了表彰,同时表扬了6种专业期刊。《图书馆学刊》为受表扬的6种刊物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刊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事业发展;内求质量,外树形象,努力追求丰富内容与完美形式的和谐统一。继2001年由普通16开本改为大16开彩色四封之后,本刊在努力办好传统栏目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特色栏目,大力组织精品文章,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较好地适应了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今后,本刊将继续与…  相似文献   

3.
在书、报、刊三个门类中,期刊的形式变化无疑是最快的。1994年本人曾以《书摊:期刊晴雨表》为题,论述了94年期刊的新走向,再看95年的期刊,发现形式上又有了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1994年风格的延续,有的则是前所未有的。A.流行开本走俏,异形开本出奇。1994年可以说是改开本最盛的一年。国际开本的流行,使有大开本印刷机的印刷厂着实红火了起来。今年更有不少期刊步其后尘,一夜之间“长大了”。现  相似文献   

4.
期刊开本变化的启示张泽青1992年,《女友》杂志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大16开本的形式出版(210mmx297mm),在期刊界,特别是大众化期刊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到1994年,全国已有近200家期刊用国际标准开本的形式出版,其中以大众化期刊居多。为了了解...  相似文献   

5.
进入1989年刚几天,偶然在我们出版社一位同志的办公桌上见到一部大开本的图片画册,封面上赫然印着红色的书名:《岁月河山》,副题是《图说中国历史》。打开封面,扉页上印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泽奉编撰”。我被这部图册吸引住,一页一页地翻阅着,终于陷入了往事的沉思之中。我是多么熟悉中国历史图谱的名字,尽管眼前的这本图录是新鲜的。我也十分了解实物图片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的面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关注     
新一年,新世纪,新千禧,万象更新,春风拂面。已有14年历史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又一次带着崭新的面容向读者走来。读者朋友不难发现,新一期刊物封面有若隐若现的桥的身影。学刊创办之初,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老会长吴冷西同志提出,学刊是学会的一面旗帜。本刊刘习良主编也曾表示,我们立足于把学刊办成一面理论旗帜、一块学术园地、一座思想宝库、一个无声课堂和一所信息中心。新的一年,新的世纪,要真正把这些落到实处,学刊还要发挥桥梁的作用。架起桥梁,这是我们办刊人的心愿。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3,(3):9-9
《视听界》“封面话题”连续4年获全国广电期刊优秀栏目一等奖 全国广播影视期刊年会,5月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视听界》的主打栏目“封面话题”(编辑:王晓明、单文婷、赵秋杰)再度荣获2012年度全国广电期刊优秀栏目一等奖,这是自2010年设立栏目奖项以来,“封面话题”连续4年获一等奖。同时获得一等奖的有《南方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另外,《视听界》报送的其他4件作品亦全部获得较高等级奖项。评论《美国〈新闻周刊〉告别纸版传统媒体的黄昏来临?》(作者:王晓明)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封面是一本期刊最重要的一页。党刊也是刊,其封面能够形象地体现党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和风格特色。本文结合甘肃《党的建设》杂志的封面设计,论述了期刊封面设计要素、特点,进而说明封面设计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一本杂志的品位。  相似文献   

9.
王荣 《青年记者》2007,(13):29-29
对《青年记者》的感觉: 每每看到《青年记者》,只觉一股新凤扑面而来:《青年记者》的“脸”——封面设计极富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封面主题图示大胆泼辣,寓意深刻,整个期刊的视觉形象包装和选题策划设计也比较犀利前卫,每期的专题抓得也很好,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青年记者》“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办刊理念也非常新锐。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图书馆学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迎着改革的春风,披着上个世纪的风尘,《图书馆学刊》已经步入了21世纪。在这继往开来之际,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年《图书馆学刊》的载文、作者、报道时差和引文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1 载文分析1.1载文密度 期刊载文密度(也称信息密度或篇密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每单位印张上所刊载文章的篇数。[1]载文密度是反映期刊信息容量和信息输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页数相同的情况下,载文密度越大,期刊信息输出的能力越强。2000年《学刊》(含增刊)共刊载论文229篇(不含动态、消息、荟萃、辽版书目),总页数为…  相似文献   

11.
当4月28日收到1998年第二期《新闻界》时,笔者眼前一亮:装帧比过去精美了,不仅开本由原正16开改成了国际标准大16开,而且版面编排、版式设计更为讲究,充分体现了《新闻界》作为新闻理论刊物应有的高雅格调,更加突出了新闻学术气息。再加上封面、正文用纸...  相似文献   

12.
封面女郎:为何如此性感——解析《女友》封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青年记者》2007,(6):57-58
对一本杂志来说,封面就是其“门脸”。它对于公众想象与销售量异常关键,这是杂志经营业由来已久的共识。1999年至2001年担任《英国嘉人》(UK Marie Claire)杂志主编的利兹·琼斯(Liz Jones)曾坦言,“现在,人们选择一本杂志到从书架上取走它的平均时间是3秒钟,杂志成也封面,败也封面。”①杂志封面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推销与宣传的作用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女就开始作为一种化资源出现在我国各类杂志上,尤其是女性杂志,而封面女郎的形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由甜美变得性感,由保守变得开放。本试以《女友》杂志为例,通过比较研究其18年的封面女郎变化,来探寻女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形象变迁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笔者收藏有一本吴孟复老的《屈原九章新笺》油印本,甚是难得。封面有“屈原九章新笺吴盂复著”“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中文系”手书字样,可见是吴老在后来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书时写的著作初稿,可能是当时的内部讲义。书为16开本,内有红色、蓝色圆珠笔修改的文字,一张粘贴的附纸。  相似文献   

14.
当猴年的新版《中国记者》杂志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清新时尚的感觉油然而生。传统的小16开本被时尚的犬16开本所代替,变化的不仅仅是字体与排版,更显露了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封面上悄然增加的主打文章标题,不仅仅是为了导读与推广,更让人欣喜的是,杂志自身“立言”的姿态。  相似文献   

15.
雄伟壮观的图书馆大楼,窗明几净的期刊阅览室,秩序井然,座无虚席。排列有序的期刊陈列架上,一本本新出版的期刊,吸引着阅读者饥渴的目光。期刊中不仅蕴藏着丰厚的知识,而且凝聚着变化万千的社会风云,汇集着千姿百态的社会人物。因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期刊也是观察社会的理想窗口。销行全国的广东期刊《南风窗》,就醒目地在封面上大书:“透视社会的窗口,沟通理解的桥梁。”准确地道出了“社会窗”是期刊的一种基本的功能。诚然,这种功能并非期刊所独有,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然而人们之所以在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之外还要订阅期刊,就因为期刊在反映社会的深刻性、丰富性和广泛性上,有着三者不可企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4,(9)
正《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传媒行业综合性理论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际大16开本,封面封底彩印压膜处理。《今传媒》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期  相似文献   

17.
手捧《图书馆学刊》新千年的第一期,作为该刊的老编委 (现因退休而卸任 ),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学刊上档次,旧貌变新颜。 无论从《学刊》的内部结构 (目次页、正文〔栏题、篇名、责任者、文摘、主题词、分类号、注释、参考文献、收稿日期与编发者〕、说明性文字、文摘页、索引、天头与刊眉、地脚与脚注、版面等 )还是从《学刊》的外部结构 (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封脊或称刊脊、题名页、版权标识页、编号〔 ISSN, CODEN,国内统一刊号,中国标准刊号、条形码等〕 )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刊》大变样了——变大了,变全了,…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围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qinglei”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里的“另类”一词其实是一个英文词“alternative”的意译。今天《时代》周刊又把这个词从中文音译回去,也是给了21世纪初的中国的变化一个有趣的注脚,这一报道其实显示了近年出现在中国的“新少年写作”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中国少年的文化经验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全球化的一个形象。  相似文献   

19.
图书封面书名页不规范问题综述陈浩元国务院1997年1月2日颁布的《出版物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出版物的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就图书的封面和书名页的设计、印刷而言,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期刊界的盛会──中国期刊展,于2001年11月 1日至 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在新中国出版事业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期刊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届期刊展集中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业取得的辉煌成绩,重点推出期刊方阵,充分展示期刊这一文化载体的独特魅力,同时给期刊同业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 在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公告中,《当代传播》进入“中国期刊方陈”中的“社科双效期刊”的拟入选名单。 中国期刊展适逢新世纪的第一年。在新的百年当中,人类将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到以网络与数字技术为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