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 ,是我们学校工作的根本目的 ,那么 ,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认为 :一、转变观念的带头者转变教育观念 ,端正教育思想是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多少年来 ,地方把升学率作为学校的指挥棒 ,校长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法宝 ,教师把考试作为制约学生学习的灵丹。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使考试和分数的身价倍增 ,社会上从众心理又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作为校长 ,首先自己必须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 ,深信教育的价值 ,遵循现代文明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和教育平等观念 ,具备教育民主思想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受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真正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研究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对以往教育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而一味地搞活动课、选修课,课堂教学仍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讲分数,考试毕竟是一把尺子,但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讲升学率,而是…  相似文献   

3.
乔景芳 《考试周刊》2008,(24):125-126
传统教育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素质教育,学校教育一直充满着对素质教育的追求.推进素质教育不能否定和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元素存在于考试评价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育评价.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试和升学,评价教、学,不能不考虑升学率指标,普通高中办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相似文献   

4.
“素质”一词,古已有之。但提出素质教育也才是近几年的事。一开始讲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阶段存在的“应试教育”而言的。那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思想确实误人不浅,危害极大。当然,我们不是说不要考试,而是说不要把考试作为目的,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决定一切,甚至学校领导的升迁也取决于升学率的高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因此,素质教育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不仅立  相似文献   

5.
威胁与保护     
除去选拔性的考试如中考、高考等,我们进行的考试,是教师诊断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即进行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是为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但应试教育使考试的功能异化了,使分数的性质变异了,于是,考试的积极作用不见了,评价的教育功能也不见了。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根据分数评价教师,教师就用分数“鞭策”学生,于是“分,  相似文献   

6.
杨鸿雁 《吉林教育》2000,(10):7-7,11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地进步。但是,近年来教育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各项教育工作都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运转。分数,升学率成为评估学生、学校学习及工作的基本指标。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为考试服务的“应试教育”。凡是与考试、升学有关的课程,教学内容一再加强。学生负担越来越重。教科书、练习册、五花八门的辅导资料。  相似文献   

7.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尽管人们还未能给素质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已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领会。1 .素质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可以这样讲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单纯拿升学率来衡量学校质量”、“只重视考试科目 (所谓的主科 )的教学”、“唯考分衡量学生水平”、“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等做法 ,显然是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 ;把…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60-62
曾经的“素质教育”普遍虚空,被认为是评价惹的祸。以分数论教师业绩,以升学率论学校质量,心安理得的唯考试评价操作模式,造就“上级压教委,教委压学校,学校压教师,教师压学生,学生压板凳”的灰暗景观。素质教育通道“梗阻”,根子未必全在于评价,但评价无疑充当了落后教育思想的帮凶,误导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 ,超前作用。只有教育具有超前行为 ,才能培养出有超前思维意识的人 ,才能推动社会超前发展。1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 ,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 ,它偏重知识的传授 ,在学科中偏重考试科目 ,偏重分数 ,偏重尖子生的培养。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就使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变为迎接单纯的考试 ,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为追求目标 ,以分数高低优劣 ,考试成绩论成败 ,以升学率论奖惩。它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  相似文献   

10.
当前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大力开展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之一的素质教育 ,在我国已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加强创新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创新教育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 ,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高分数。儿童从入学开始 ,就要处处服从老师的安排 ,争做一个听话老实的“好孩子”。上课时 ,要挺起腰板 ,背过双手 ,不得随意乱动 ;下课时 ,不准打闹、大声喧哗 ;自习课 ,不许说话、讨论问题 ;写作业或回答问题要按老师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同一道题、同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学生,不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中学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学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心理素质教育即培养人们的心理品质,它通过心理卫生教育,使受教育者达到...  相似文献   

12.
一、父母教育观念的误区   (一 )人才观  父母的人才观[1] 是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从而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1 成材 =高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片面追求升学率 ,把分数看得至高无上。学校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运转 ,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竞争机制、政策导向都是为了分数和升学。对儿童的评价也是以分数的高低为标准的。不仅学生的优劣以分数评价 ,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和学校的工作无不以分数与升学率来评价。自然 ,“成材=高分”这一公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全面素质教育实施提纲(试用稿)本刊摘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是对以单纯应试、应赛并片面追求高分数及高升学率为主要指导思想,以死记硬背、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现象的概括,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中毕业会考保证了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推进了素质教育 1.高中毕业会考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端正了办学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来说是教育思想和人材观念的变革。实行高中毕业会考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的转变。 国家教委1990(017)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高中会考是国家和社会必须承认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这种水平考试是以合格率为标准,而不是以升学率为标准;同时也规定了会考…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考、中考成绩揭晓后,对学校进行排名,对学科教师进行排序,重奖“有功”学校和教师,似乎成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常规工作;“状元花落谁家”“哪个学校高分段人数多”必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围绕“官方”评价和“民间”评议,借助媒体造势,吸引社会眼球,悄然成为各学校宣传报道的重点。这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主要指标和核心评价标准的考试评价,势必造成社会和公众对教育的“误读”,助长教育的功利和社会的浮躁,制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多次重申,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可是,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学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克服应试教育的错误做法,关键在教师。   首先,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观。应试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过分强调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 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和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从解决好认识问题、抓好课堂教育、落实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深化教育改革等五个方面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的教育正在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轨道上来。我校几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一些作法: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首要任务就是使教育者必须彻底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了让教师深刻认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使教师从为考试、为分数、为学科而教的严重偏离教育方针的错误做法中解脱出来,我们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一纲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小学搞得轰轰烈烈,初中勉勉强强,高中则如履薄冰。为什么?因为高中有高考升学率压着。由此,许多人把高中看作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雷区”,轻易不敢涉足。那么,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率究竟是不是一对矛盾?被誉为“高中段  相似文献   

20.
教师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应首先提高其自身的素质。  一、强化育人意识   (一)转变教育思想,变“升学至上”为“育人至上”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它是从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又指导教育实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 “应试教育”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是以追求升学的考分为目的,只重视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进行培养。主张“升学第一,分数至上”。只抓考试科目,追求高升学率是它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方法上,强调背诵模仿,重在“灌输”。进行专一狭隘的应试训练,忽视创造思维的培养,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压抑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