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真核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常因染色体分配异常而形成异常的细胞,若此种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会形成异常的配子,此种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受精后会形成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来说,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形成的原因,如果从染色体的角度来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1)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最终进入同一个子细胞;(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相似文献   

2.
“细胞分裂”是历年高考的必考考点,师生在高三复习时都很重视.但是,由于其内容枯燥乏味,且又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学习时产生畏惧感,学习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如何在高三复习时消除这种负面情绪、并高效复习《细胞分裂》专题呢?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当然蕴藏着生命之美.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挖掘枯燥、抽象的知识中蕴藏的美,从而消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遇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涉及异常配子产生的题目时,学生常常由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解题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人在讲解过程中,紧扣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通过以母图为依托,进行分析,发现就可以理清脉络,化难为易.现将讲解过程展示出来,愿与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课堂做为教学的主阵地,也就是生成性知识总结的源泉.生成可以在预设中生成,也可在预设外生成,只有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预设知识的生成性总结,同时,拓展课堂教学中预设外的总结性知识生成,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一、定义适用度拓展性总结定义,尤其是重、难点知识相关的定义,层次和限制条件都比较多,应用中变化繁杂,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进行"点→破→立"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正>1问题于迎春[山东省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264500)]新出版的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的曲线图(见图1)认为,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目均加倍。以前的教科书或教材在画该曲线时,是以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为研究对象,到了细胞分裂末期,形成了两个子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也就减半了,这科学吗?  相似文献   

6.
部分葱属(Allium)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丝分裂常被人们认为是只存在于低等植物中,是高等植物中不正常的或偶然见到的细胞分裂方式。本文报道近期对部分葱属植物的细胞分裂方式研究情况,确定无丝分裂是健康植株表皮组织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并对无丝分裂的各种表现形式、分裂高峰时间作了详细的报告,对细胞无丝分裂的机理也作了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细胞在植物体上的分裂是有方向的。本文介绍了细胞分裂方向的几个基本概念,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作者总结出,如果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示,呈现出植物细胞的面和细胞分裂方向,可使内容由抽象变具体,能形象生动的表现此动态过程。如此既提高了趣味性,还使学生记忆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简要说明了学生参与演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是雷马克(Remak)于1841年在鸡胚血细胞中首次发现的,1882年,弗来明(Flemmng)发现其分裂过程有别于有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称之为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作为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对于无丝分裂的认识多有争议,本文结合植物细胞无丝分裂的研究资料,论述了无丝分裂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蒜幼小鳞茎细胞分裂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幼嫩大蒜瓣的生长十迅速,是研究细胞分裂的好材料,本文就大蒜鳞茎的细胞分裂时间、方式和特点作了详尽的细致的分析探讨,发现无丝分裂是大蒜鳞茎快速生长时期的主要细胞分鲜明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即为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繁育的基础.成体生物也需要细胞增殖,以弥补代谢过程中的细胞损失.而细胞增殖受到严密的调控机制所监控,遵循一定的规律,此过程中任何一个关键步骤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乃至死亡.因此,细胞增殖调控是整个生命活动的最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丝分裂是生物学科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重要在于它与必修二中的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及遗传与变异有很大的关系。难在它的变化比较复杂且抽象。一、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细胞分裂是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对于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不是静止的,在其内部进行着复杂而旺盛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细胞增埴”中有丝分裂和第五章“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形态、行为变化是理解细胞分裂特征的重难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我在教学中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制作了《细胞分裂演示仪》,能直观、形象地演示染色体的动态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包括:(1)什么是减数分裂?(2)精子是怎样形成的?(3)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其中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是本节的难点。由于本节知识基本概念多,理解难度大,需要前后花  相似文献   

14.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通过分裂增生子细胞的过程。现行的多种大、中专,特别是高级中学的生物教材中,都将细胞的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提并论。后者是无可非议的。关于无丝分裂,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同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验。一、无丝分裂的发现及分裂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减Ⅰ分裂、减Ⅱ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的准确判定口诀。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江苏省高考卷生物学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考查内容细,实验操作题量大,命题创新亮点多,难度较2013年有所上升,充分体现"能力立意",尤其突出考查考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这种命题的创新导向,对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生物中有许多非常有意义的探究性实验,本文将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具体谈谈高中生物探究实验的整合及支撑平台。一、高中生物探究实验自主学习模式高中生物中探究性实验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主学习模式则是探究性实验的一种很好的展开形式。许多探究性实验学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让学生独自进行实验不仅是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考验,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能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  相似文献   

18.
细胞分裂是生活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对于绝大多数动植物来讲,细胞分裂主要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知识的比较,而这两个过程中共性通用的问题常会成为学生易混淆出错的地方. 1 曲线(图1) 1.1 错误理解 如图1该曲线横坐标是分裂时期,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有很多学生认为该曲线只能代表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19.
“基因突变”教学中存在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很多教辅资料在编写过程中,或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基因突变"的认识存在三大误区。本文结合高考题进行分析,供同仁参考。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或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1.1错因分析由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生物个体的任何部位或任何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以发生基  相似文献   

20.
细胞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的主要内容 ,以细胞分裂图像为基础的知识考查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四看”识别法有助于学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1 “四看”识别流程图2 应用举例例题 下图为两种高等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 ,试根据染色体数目和形状回答下列问题 :   (1 )细胞A处于    分裂    时期。分裂的子细胞称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应含染色体    条。(2 )细胞B处于    分裂的    时期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应含染色体    条。解析 :图A一看细胞质分割均等 ,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