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I源于西方企业形象竞争,现发展到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战略“框架”,并非只适用于企业,才可以和应该导入CI,整个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甚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可以导入CI。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谁先导入CI,谁就将率先提高竞争能力,占据竞争制高点。为了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研究CI,制定CI战略。CI于10年前传人中国,经消化、吸收、改造,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战略体系——中国型CI战略。搞CI要有CI人才,要提高人的门素质,这就给教育增加了一项任务。教育将要开展对CI的研究,建立CI学科,设置门专业,编写门教材,组织CI教育培训。中央党校等高校已设立了CI研究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家、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中国广告协  相似文献   

2.
CI作为一种创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影响力、改善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市场运作,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企业推进器.然而,我国不少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这一道理,致使企业陷入低谷和困境.因此,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列举了国际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阐释企业导入CI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源的道理,以期引起企业管理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关系者的角度得出的企业形象不能说“必然是企业形象的系统性表现”。推行CI战略的企业如没有认识到这点,将影响到战略战术的制订与实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CI的两个译名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CI的译名常见的有两个:“企业形象战略”和“企业识别”。①实施CI的目的在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战略”抓住了CI这个概念内涵的主旨,这对于理解CI是有帮助的,但是“identity”一词并无“形象战略”的意思。“企业识别”这个译名的好处是:1.与原文的意思比较贴近:“corporate”这个词有“法人的、公司的”等意思,译成“企业”是可以的。“identity”有“识别、认同”等意思。因此,CI译成“企业识别”跟原文的意思还是比较贴近的。2.这个译名包含CI的内涵,又兼顾了它的外延…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学校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国内外企业、地区的强烈竞争和挑战,我国一些优秀的、高明的管理或企业家纷纷策划“CI形象制胜”的战略来增强内部活力,重整内部管理,提高员工士气,强化融资能力,塑造新的地区、企业形象。如:中国银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华自行车集团、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导入CI设计策划。这反映了国内外对CI形象设计的重视,反映了世界经济竞争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CI战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方法,是80年代由国外引入我国的。它的核心是企业形象设计。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意为“企业自我同一化”。CI的构成要素有三: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BI(Behaviour Identity——活动识别),VI(Visal Idetity——视觉识别),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完整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好坏也取决于这三部分的运用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学校也被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学校管理直接决定着人才的  相似文献   

7.
CI战略又称“企业形象战略”。即通过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形象设计三因素,全面强化企业管理,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弘扬并提升企业特有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率先导入和实施CI战略的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  相似文献   

8.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行销大师莱维特曾指出:产品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人类的需求及顾客才是长久的. 在当今国内企业趋之若鹜地导入国外的CI战略,并视为企业制胜的灵丹妙药,过分强调或夸大塑造企业形象功能而忽视深层次东西的同时,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在CI的基础上兴起了又一次新的革命浪潮:CS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世界,人们喜欢名牌,信赖名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牌.名牌商品的创立,往往归功于CI战略的实施.所谓CI,其全称为Coporation Identity.CI是一个综合工程,其运用市场学、管理学、美学、受众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理论或原理,对企业的市场定位和长远的发展进行周详的科学的策划,对企业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产品的包装和外观进行创意、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反复、广泛的宣传,从而塑造出鲜明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最终创造出名牌企业、名牌产品,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CI实质是一种经营管理方法,是一种高品位的经营管理艺术.CI战略的实施,使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家走向成功之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CI是英文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意即企业识别系统,是一种目前在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企业形象策略设计.今天,CI已发展成为一种超越传统观念的企业战略,是一种对企业形象战略的总体策划,被普遍地应用于工商企业的形象设计.实质上,CI已经成为企业内外经营的整体设计程序,其内容包括了企业内部经营的整合,整个外形塑造及企业使用物品等的形象设计,目的在于透过内外部综合性的经营努力和视觉系统的整合,以达到社会和顾客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形象和意识,以便使环绕企业的经营环境转变为有利于该企业的经营条件,最终导致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CI作为一种企业形象设计的战略策略来讲,它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市场营销可供利用的锐利武器.现代市场营销已经进入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阶段,营销的任务在于探明和断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然后调整整体市场营销组织,使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同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激烈,人们消费意识觉醒,因此,消费者购买这家商店的商品,而不购买另一家商店的商品,不仅受到该产品的质量,价格的影响,而且更主要地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CI战略? CI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的关系者或团体(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的企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九十年代的企业经营已进入“情感化”经营或“形象战略”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素质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经营的资源要素;开发企业形象资源,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了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制胜法宝.国外企业经过近4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企业形象战略体系,即CIS(Corporate IdentitySystem,意即企业识别系统).近几年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对此引起重视,纷纷导入CIS,但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性,真正成功的企业还不多见,许多企业对“企业形象”这一新观念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片面性.因此,本文拟对“企业形象”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13.
医院CI战略,是对医院的理念、行为、视觉传递三部分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策划和设计,制订出CI方案,并据此持久地、一贯地予以执行的策略。本文主要从医院CI策划与设计在当前医疗市场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医院导入CI策划与设计的现实性与必然性以及原则,给医院真正导入CI策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在推动医院宣传与发展方面所起到积极作用。医院只有导入CI策划与设计,实施CI战略,才能开拓出一条CI战略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战略已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形象战略阶段,企业间已由产品和技术含量的较量,变为企业间整体形象的竞争。 事实上,CIS问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许多国外著名的企业、公司和集团,都得益于导入CIS战略,并因此才形成了今天的经营规模。如IBM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麦克唐纳公司、马自达汽车公司等,几乎无人不晓。我国较早认识和导入CIS战略的一些企业,也奇迹  相似文献   

15.
一、大学的品牌建设与CI战略CI又称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原意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CI理论的应用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CI设计要体现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I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专用名词,本意是企业身份、企业特征,中文释义为企业形象。成功的企业形象的设计,能将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使公众对企业产品质量和整体形象有一个良好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营销不再是简单的针对产品,而提高到企业的整体形象。这种新的观点认为,企业形象不仅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也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而CI战略正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CI战略的兴起是商业竞争的结果。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普及,导致了同行业之间产品的同质化,即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无差别化,企业和商品均处在相同的竞争条件下,由消费者来作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商品力,销售力和形象力。企业综合竞争力上述三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的影…  相似文献   

18.
引入CI战略,重塑农职校形象,是农职校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的重要举措之一。CI战略是形象战略,亦即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它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从CI战略的角度认识农职校形象的塑造,对其进行全面构思与设计,有利于学校明确办学目标,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形象。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美日两国的中国型CI概念在九十年代末初步成型,但理论上的归结对中国CI的实践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指导与影响作用。面对这CI实践中出现理论脱离于实际而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的困惑,本篇论文试图从基础层面出发对中国型CI进行重新界定:中国型CI是具有塑造企业形象并将企业形象成功传达给受众两种功能,从而使受众形成一致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印象的战略。在此基础上,对实践中国型CI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蔡洁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118-121
本文就武夷岩茶包装现状,试从企业CI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的包装形象在销售过程中面临的企业形象问题——产品的包装形象与CI战略的关系、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提出统一策划产品包装树立企业形象的要求与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