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谢贻奎 《内江科技》1997,18(1):19-20,18
本文通过全国农业大县之一安岳县种植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种植业发展的徘徊局面,以及其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并就此从政策、投入、科技、流通等诸方面提出促进农村种植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气候资源的利用和干旱气候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气候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气候能源以及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自然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等。水力资源是降水和地形相结合产生的一种能源,这种能源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也可以把它归入气候能源的范畴。另一类是与植物生长相结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资源。每一种植物,每一个品种的生长都要求一定的气候条件。一定的气候条件的组合可以看成是进行种植业所必需的一种自然资源,我们把它叫做气候资源。当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大豆生产的主要产地。大豆在粮食作物中,比价应处于明显的优势,加之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的提高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豆面积迅速增加,随之而来地也就打乱了原有的正常轮作顺序,重迎茬面积越来越大,给大豆生产乃至整个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发展“两高一优”种植业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运芳  胡单 《西藏科技》2003,(3):19-22,53
从西藏种植业的基本现状,发展经济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谈西藏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唐古拉山地区沱沱河气象站为主、五道梁气象站为辅的气象资料和GIS系统为依据,结合该区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变化和牧草生长态势,对唐古拉山地区牧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初步区划。  相似文献   

6.
日喀则市是西藏的重要产粮地,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出了该市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出了冰雹分布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以及降雹的持续时间和雹云源地、路径等,提出了冰雹灾害的防御措施及安全防雹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摘要:董架乡凭借气候资源优势和种植早熟商品蔬菜的经验,于2000年开始了秋延晚蔬菜的试种及其种植模式的探索,为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蔬菜种植季节接茬,拓宽种植模式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为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对辣椒种植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49-1994年的粮食产量、气象和水文资料,在分析了浙江省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对总产量年际变化的影响以及技术水平因素、社会因素、气象因素分别对粮食单产年际变化的影响基础上,从减轻气象灾害和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探讨了浙江省的粮食生产,并提出了若干土  相似文献   

9.
吴章文 《资源科学》1993,15(3):55-63
本文对武陵山脉中段的张家界地区的气候特性和气候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地形复杂、景观奇特,不仅气候温和宜人,空气湿润清新、降水充沛云雾多、天气现象复杂,具有优越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而且热量、水分资源充足,光、热、水丰值期与植物生长期同步,是以多种动物生长;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林副产品多,茶叶品质好产量高,具有发展优质、丰富、高效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张家界应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景观,以求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提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揭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谢云 《资源科学》1999,21(6):13-17
气候变化使我国气候资源的波动亦发生相应变化,考虑到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定量描述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程度,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响应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本文通过定义敏感性指数和气候影响程度指数,初步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以及气候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响应的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某些气候边缘地区,如水热年际变率较大地区,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北方强于南方,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针对气候变化开展的响应对策研究,应考虑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对鄂西山区气候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气候资料表3个,绘制气候图3幅。根据对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特用植物和中草药的自然分布、结合山区农业气候资源概况,对如何利用山区气候资源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中国东部地区夏秋粮作物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温度和降水特征发生相应变化。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热水条件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潜在变化,对于未来粮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东部地区129个气象站1955年-1990年逐年气象资料,计算了夏秋粮作用逐年和多年平均气候生产潜力,并分析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气候条件下的气候生产潜力不足以反映我国气候资源的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资源的年际变率大,优势年景夏秋粮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差可达2.8倍-7.4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对我国东部地区夏粮作物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但对秋粮作物有明显影响:一是空间变化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作物潜力增加,而其他地区减少,但有些年份整个东部地区秋粮作物潜力都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黄淮平原253个县1983-1989年农业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种植业产值波动与主要作物总产波动、各作物的总产波动与单产、播种面积波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原因和提出了稳定种植业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能量分析法研究了1993-2013年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特征和结构特征。运用LMDI分解方法分析了1993-2013年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3-2013年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化肥的使用是广东省种植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农业经济水平和能源强度分别是主要增排因素和减排因素。能源强度因素对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作用不稳定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循化县枣树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循化县荒山荒坡和气候资源开展的枣树示范推广(扶贫)项目,经过几年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总结了枣树栽培适宜气象条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认为在我省尖扎、化隆、民和、乐都及贵德等地的河谷地区可大面积推广,生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大豆生产的主要产地。大豆在粮食作物中,比价应处于明显的优势,加之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的提高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豆面积迅速增加,随之而来地也就打乱了原有的正常轮作顺序,重迎茬面积越来越大,给大豆生产乃至整个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发展“两高一优”种植业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阴山北麓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畜牧业以草食动物放牧或半舍饲为主,耗粮型全舍饲畜牧业比重较小。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关系从长期来看是存在必然的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大多数年份,如果当年种值业产值较前年增加的幅度小于0.73倍时,种植业产值的变化与当年畜牧业产值的变化的关系呈负相关和短期的反向变化。种植业产量增幅的不同也会使畜牧业有不同的波动,但总体上畜牧业产值波动较小。本文从分析这些规律出发,探讨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与牧区和内地农区的比较,提出了应从发展畜牧业和增加开放度、推广资源优化配置的北繁南育和易地育肥模式、实现饲料多元化3个方面来提高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发展稳定性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谦 《科技广场》2004,(7):114-11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以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对我省信息技术课未来之路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