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飘落的雪花     
这是一堂七年级的语文课,课文的内容是《山中访友》。一开始,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进行得相当顺利,当进行到"拓展迁移"部分时,我打算用四幅图片——山泉、溪流、瀑布和悬崖展示山中美景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爱哪一幅图画,回忆并背诵相关古诗文,谈感受后再据此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随笔。当我开始播放课件中的图片时,满以为学生会认真看图,却不料  相似文献   

2.
张定浩 《新读写》2013,(7):113-115
这组叙事的文章偏重于历史方面,所记有大事,如《但为君故》中曹操为打江山求贤若渴的事;也有记小事的,如《历史:让我们看见》,所记只不过是历史的细节而已。还有记实事的,如《新绛重访》;有记虚事的,如《庄子的草帽》。但无论如何,它们向我们生动地呈现了一幅幅历史人物的精彩画卷,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我最早的历史知识与历史观念。是在乡村鼓书艺人那里获得的。三四岁时,母亲就带着我去听鼓书。这都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了。那时.听鼓书是山中小镇漫漫长夜里唯一的娱乐。鼓书艺人是山区最受欢迎的人物。我从他们惟妙惟肖的说唱中,不止一次地听了《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三国演义》等历史通俗话本。这是我的历史文学的启蒙阶段。后来,我走上历史小说创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最初读汉明先生的散文是在 1996年 ,那时因有编一册散文集的机缘 ,读过汉明先生的《山中日记》一文 ,是他从自己众多的日记体的散文中选出的三则 ,让我先品为快。时隔 5年 ,汉明先生的散文集《山中日记》出版了 ,说起来 ,自然昔日所窥为一斑 ,今日方见全豹。作者在书的后记中交代了把书命名为“山中日记”的原因 :写山中之事 ,爱山和生活在山中 ,所有这些 ,本源于他是从大别山下走进都市的山里人 ,恋山的情结太重。像他写自己在鄂西神农架的生活和见闻就是很典型的 ,他发自内心地流露出对山中景色和生活的喜爱 ,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山友、山…  相似文献   

5.
《看历史》:您创作《义和拳》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冯骥才:我写《义和拳》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还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做绘画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部的人接触比较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你试试给我们写连环画脚本吧!我说:写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本“人格教育”之书 十五年前,正逢两个世纪交接之时,我看到了赵亚夫先生写的一篇论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发展趋势的文章,心中产生了很深的震撼,于是,给赵先生写了一封信。我没有料想到,很快,亚夫先生给我寄来了邮件:一本他的专著《中学历史教育学》和一封短信,让我惊喜至极,受用至今。亚夫先生在信末说:“历史教育要有大的起色,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中一夕话》中署名为"一衲道人"的《醒迷论》与明代著作《鸳渚志余雪窗谈异》、《绣谷春容》、《国色天香》、《胡氏粹编》中《游览粹编》、《燕居笔记》(林近阳增编本)、《士商类要》逐字比较,并予以分析,证明《山中一夕话》中所收《醒迷论》非屠隆所作,是笑笑先生徐渭"增其清新、删其陈腐"改编而成。各版本所收《醒迷论》以《鸳渚志余雪窗谈异》为最早,《绣谷春容》《国色天香》《游览粹编》《山中一夕话》同时流行传抄,均抄自《鸳渚志余雪窗谈异》。《燕居笔记》《士商类要》抄自《山中一夕话》。  相似文献   

8.
笔记是源自先秦两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极盛于明清两代的一种文体。它写作方式自由,内容丰富多彩,篇幅可长可短,深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后世直到今天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清蒲留仙的《聊斋志异》、鲁迅的杂文和短篇小说乃至今天的微型小说都借鉴继承了历代笔记的创作方法和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笔记式的文字。《论语》、《礼记》、《韩非子·说林》、《山海经》、《晏子春秋》都可以说是笔记的发源。即使属于学术专著的诸子散文(子书)、历史散文(史书)中的一些篇什也是笔记。汉代刘向的《说苑》、《新序》可说是最早的杂史性笔记。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如《搜神  相似文献   

9.
标题出新N法     
很多同学写的作文题目都很老套。比如说,要是写一件事,总是命名为《一件令我高兴的事》《一件令我后悔的事》《一件令我激动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好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难忘的事》,好像生怕读者不知道他写的是一件事情。要是写人的呢,就是《一个关心我的人》《一个让我敬佩的人》《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等,最多的也是《我的邻居张小华》之类的,让人望而生厌。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标题常新呢?我考虑了好久,终于想出了自己的一套“标题出新N法”。借歌名作题将《雨天里发生的一件事》改为《情…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的命题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直接命题。就是由教师直接出一个题目,或者是完整的,如《我的一个好朋友》《放风筝》;或者是不完整的,如《我爱家乡的××》《一个××的人》。直接命题的优点是导向明确,它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要写什么,可以写什么;缺点是选材的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写出来的作文接近和雷同的比较多。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第21课的《山行》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金诗清新俊逸,像是一幅最简妙的山中秋景的速写:寒山上石径欹斜,通向远峰,重岭上白云飘浮,茅舍掩映,坡麓上层层霜林,红胜春花。山中高爽、明丽和略带清寒的秋色,给人留下了最鲜明的直觉印象。全篇画意与诗情互相生发,随着诗人悠游自得的  相似文献   

12.
文题出新X法     
我发现很多同学写的作文题目都很老套。如写一件事,总是“一件令我高兴的事”、“一件难忘的事”等题目,好像生怕读者不知道他写的是一件事情。要是写人的,就是“一个关心我的人”、“一个让我敬佩的人”、“我的邻居张小华”之类的,总是让人看了题目便对内容也基本上一目了然了。怎样的作文题目才能让人看了忘不掉呢?我考虑了很久,拟出了一套文题出新的方法。借歌名作题。比如,将《一件雨天发生的事》改为《情深深,雨濛濛》;将《我的同桌》改为《单眼皮女生》昧餍懈枨母杳魈饽浚坏鄙校液睿钊嘶匚段耷睢=栌笆悠狻=…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对人谈起他的写作速度及其原因告白:“我写作很慢.平均每天只能写两千字,每次写作的持久力只有两个小时左右,”又称:“我早年写作,都先起草.如《笑的历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逐节起草的。后来觉得起草太费工夫,做作气也重.便直写下去。因为得随时斟酌字句,所以写得很慢。”  相似文献   

14.
记得教《中国近现代史》中《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写一篇题为《话说孙中山》的文章,有些学生整篇文章洋溢着爱国之情,而且表现出许多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如,由孙中山的历史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中极少数失去民族气节的社会渣滓等。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当启发学  相似文献   

15.
《山中留客》(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2课)是张旭写的一首七绝。张旭是盛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和客人在风景幽美的山中赏玩,那百花齐放、扬辉耀彩的美好景色象画一样一幅幅展现在眼前,令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但是天色忽然有点阴暗起来,客人担心会下雨,所以急着想回家去。诗人为了劝说客人留在这春光美好的山中,就写了这首小诗。“山光物态弄春晖”,第一句概括地描写出山中优美的景色。“山光”指沐浴在阳光中青山的风光景  相似文献   

16.
人职以来,听过不少公开课,或精彩或普通,或令人心情澎湃或让人深思.不久前的一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公开课为我打开了新视角,让我对历史教学及历史试卷命题产生了一些新想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中的重要篇目,若是按常规教法通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且惧怕去记忆众多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7.
题词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我读了奉荣梅散文集《浪漫的鱼》后的第一感受。我们读惯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散文,觉得男子写文化散文、写历史散文。正中了其襟袍和胸怀。而女子写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写得大气磅礴,写得义理充沛,写得风云流动,我先前是没有见过的。奉荣梅这本散文集让我惊讶,原来女子也有这等襟袍,这等胸怀。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写自我的作文可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写我、向你介绍我、我的自画像,如下面的例文《你最喜欢我》。另一种题目明确要求写我的一个方面,我的一个好习惯,或者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出自己的一个长处或短处,如《我是个傻姑娘》等。第三种题目是要求写自我成长的一段经历,如《小皇帝做农活》等。应该说,每个人对自己最熟悉,可是如果要你写自我,有不少同学却感到为难,勉强写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历史》必修①专题四第3课有一幅题为“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照片(如图1)。在这张照片中,主礼台白色背景幕上写的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仪式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背景幕左边是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右边是澳门特区区旗。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