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8,(5):91-9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8,(6):61-6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苹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8,(4):F0003-F0003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7,(45):81-81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相似文献   

5.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  相似文献   

6.
会徽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  相似文献   

7.
相传,八位仙人过海到台湾,在一老茶农家休息,边下棋,边品茶。因茶树品种欠佳,众仙饮之,索然无味。一仙抖长袖,变出一只玉兔,玉兔卧茶树下良久,仙人命茶农采叶泡茶。众仙饮过,赞口不绝。此后,这片茶林风靡台湾,后人称为“仙踪林”。  相似文献   

8.
田欣 《兰台世界》2011,(11):14-15
"借仙扬名"是宋代商人家庭捕捉商机的治生之道,实际上就是借助仙人的名人效应。"借仙扬名"既反映了宋代商人乘时逐利的主动性,也反映出宋代商人面对不利经商环境时的无奈与不自觉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9.
岭南古迹名胜图(见封三)包括今广东省和海南省的名胜古迹,为便于读者观览,现分别作简要介绍。广东省:(广州市]:▲五仙观:在广州市区惠福西路,因观建于坡山之上,坡山有红色砂岩出露,人们附会是仙人脚印,有五仙人骑五色羊降临楚庭的传说。人们为了感念仙人骑羊赠穗的恩惠,明洪武十年(1377)在这里建了一座五仙祠,清代重修。原建筑有照壁、牌坊、山门、中殿、后殿等,现仅存山门及后殿。观内有北宋至清代碑刻10余  相似文献   

10.
“借仙扬名”是宋代商人家庭捕捉商机的治生之道,实际上就是借助仙人的名人效应.“借仙扬名”既反映了宋代商人乘时逐利的主动性,也反映出宋代商人面对不利经商环境时的无奈与不自觉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1.
人称李白“谪仙人”,其实他在安陆的那位夫人,有些地方比“谪仙人”还要“仙”,说不定李白还从她的身上得到过一点“仙气”哩! 有一天,李白写完古乐府《长相思》,非常得意,请夫人品评品评,想博得几声赞扬。不料夫人兜头浇下一盆冷水:“结尾‘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两句,写得叫人摸不着头脑,实在不敢恭维。”李  相似文献   

12.
郭璞阐释《山海经》把伦理道德、政治历史等内容注入进去,将神人中的高级者演绎成圣人式的远古帝王,实现"神话历史化"的解读;还将道教"长生不死"思想嫁接过来,使具有自由变化能力的神人演化为自由飞升、长生不死的仙人,以此实现"神话仙话化"。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一种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 吃酒只备小盅,小盅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恼。能行乐,吟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敲之熟铜声。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古代逻辑学(形式逻辑)有两大流派:一是正理论,一是因明论。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公元初,印度逻辑始祖足目仙人(又称乔答摩)创作了一部不朽的逻辑经典《正理经》,为印度形式逻辑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从这时起,逐渐形成了以此经为中心的正理逻辑学派,即传统所谓“正理论”。《正理经》共有简短的经文530条,分为五篇,阐述足目仙人提出的“十六句义”(十六逻辑范畴系统)。  相似文献   

15.
星竹 《新闻世界》2008,(5):33-33
非洲草场上,上百万只犀牛迁移时,景象十分壮观,给人感觉他们是以集体为依托,一起生活的。但其实,犀牛一生中真正在一起生活的,不过只是几只而已。 一大群亚洲猴去喝水,他们看似一个群体,其实他们是以五到七只为伴的,并非是真正的一大群。  相似文献   

16.
钢版腊纸摆战场──忆“五日时事”小报的历程杨章这里我只忆述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南地区一张油印的四开两版“五日时事”小报的诞生和编印的战斗历程。那是抗日战争初期,在山西南同蒲路西侧,黄河龙门、壶口以东,吕梁山脉南端、晋西南抗日根据地。这里方园数百里,十几...  相似文献   

17.
九峰谁人不游紫霞岩禅武禅书又禅瓷。既闻高僧能传钵一林斑竹护九峰,虚心挺节翠重重。最是晓雾缭绕时,妙在画廊奇在峰。三兮石又见少林武祭祀舜帝再萦农盆舜源峰后紫霞岩,徐公曾游宿其间。《梦游日记》赞紫霞,楚南名洞列为先。外岩宽阔怪石横,紫霭升腾宛若仙。“金盆滴水”饮为快,“仙人野炊”袅袅烟。内岩曲折耐人寻,神秘幽深景万千。“九曲黄河”源何处?脚下流水声潺潺。春龙出洞欲戏水,水浒观音坐花莲。水满金山却不溢,吁陌纵横仙人田。石人列座听讲学,琅琅书声绕耳边。弯弯曲曲辗转出,九渡溪桥至龙潭。相传舜帝携百宝,未曾赐民崩九泉。…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河北一些农村采访时发现,旧社会曾风行一时的“巫婆”“仙姑”正在沉渣泛起,他们钻农村医疗条件差而农民没钱进大医院的空子,打起“救死扶伤”的幌子,不少农民沉迷其中,有病不进医院进佛堂,“大仙”们借机敛财,危害严重。一村一“小仙”,五村一“大仙”在河北安新、徐水、容城等县采访时,听当地许多农民说,已经消失多年的“巫婆”“仙姑”等如今又活跃起来,而且队伍不断壮大,几乎是一村一“小仙”,五村一“大仙”。安新县大张庄村一位姓孙的大娘说,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家家办佛堂烧香、“修好”,而能给人看病的也就…  相似文献   

19.
周杰 《报林求索》2009,(5):51-51
<正>在国产动画片无人问津的今天,《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了社会很多人士的关注,也是中国动画界的一件喜事。广州人喜欢羊,曾有上古仙人赶羊到此,从此五羊之城闻名天下。如今,精明的广州人在煲靓汤的工夫儿,又造出了一只  相似文献   

2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祖国有无数名山大川,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风景秀丽的黄山,佛教圣地五台山……无不闻名遐迩。在北京西郊也有一座山,说它是座山,其实只是一座起伏的丘陵,但应了“有仙则名”那句话,因为这里安葬着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知名人士、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等,所以国人皆知。这就是八宝山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