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的时候曾经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你们为什么让我的计算机不停地开、关?”“开、关计算机?您的意思是不是您的Modem总断线?”“不是,我是说你们把我的机器给关掉,然后又打开!每当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您能详细描述一下吗?”“好吧,当我正在浏览一个网页时,屏幕就会莫名其妙地‘死’了!当我随便按一个键时,它又好了!”原来如此,我只好绞尽脑汁向这位先生解释什么是屏幕保护了!小贴士:哈哈!你知道什么是屏幕保护吗?屏幕保护是指当使用较长时间离开电脑的时候,为防止其他人看到屏幕上的内容而自动动的一…  相似文献   

2.
八九年前,电脑不象现在这样普及。北京市的中学只有个别学校有电脑,小学校里根本没有。 有一天,小外孙加加打电话给我,说:“姥姥,您写的字太草了,好多字我都看不清楚,您以后写得工整些,好吗?”弄得我莫名其妙。我问他:“你看到我写的什么了?”他说:“您让妈妈打字的稿子,我在替您打呢。”我惊讶地问:“什么!你会电脑打字?”“我早就会了。”他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3.
“老师,向您透露一个秘密,明天我们为您过一个生日周会!”两个男生一脸神秘又一本正经地窜到办公室,小声和我嘀咕。“哈哈!耍到我的头上来了!我才不会上你们的当呢,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你们以为我不知道!”我笑着把他们赶跑了!第二天,周会课前,几个女生郑重其事地前来邀请我:“老师,今天的周会您一定要准时参加,一不许带书看,二不许批作业,三您也要参与,要戴上眼镜,要带上我们给您的照相机,抢镜头,按快门。”好家伙!好个“三大纪律”,平时我要来上,你们说,班会班会就是班级学生自己的会,您老就“稍息稍息”!想不到今天倒对我有意见了?不过,…  相似文献   

4.
一段对话     
徐晓薇 《当代学生》2012,(Z1):54-55
技术帮助: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客户:嗯,我的电脑有点问题,它会卡机并且运行速度比往常慢了许多,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思考了一个星期后,决定寻求你们的帮助。技术帮助:没有问题。当然,我们得先帮助  相似文献   

5.
“绿色通道”向广大读者开通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栏目,是我们编辑和老师们倾心交流的园地。欢迎老师们把我们当作可以交心的挚友,踊跃提出平时工作、生活中令您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会从中选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回答,一定会尽我们所能让您豁然开朗。您可以写信给我们: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江西教育期刊社《江西教育》编辑部张晓媛收(330046)或者登录我社的网站www.jxjyqk.com,在“舞文弄墨”版上留言。期待与您心灵的交流!答疑解惑问:听说现在你们杂志有了网站,我们读者能够直接在网上和编辑交流,是这样的吗?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会,当然会!我们每天都要说话哩!”同学们谁听了都会这样大声喊。王亮同学这样记载他与妈妈就试卷签字的一次不愉快的对话:我望着妈妈,终于鼓足勇气从书包里拿出那张考试卷:“妈妈,给您,帮我签签字。”妈妈竟连头都没抬一下。我只好把考卷展开在妈妈眼前。妈妈放下书,看了看:“考得不好,是不是?”“嗯。”我赶紧把想好的词儿一股脑儿倒了出来,“你看,我现在学习退步了,全都怪我们班上那个‘木头疙瘩’李刚。本来我工作就多,老师又分配我帮助他。这下可好……我不想干了!”王亮把一腔怒气、满腹怨恨都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7.
话说开天辟地的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化生出世间万物时,我就被定了个婆家。我来到人世间才发现,自己有一个“少年老公”。这不,我成了少年时代就有“老公”的人了。我的“少年老公”是谁?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他是电脑,因为我喜欢打电脑,所以才会有一个这样的“老公”。大家看在我们是哥们儿的份上给我一枚电脑章吧!你们可不要小看我,古人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是个十足的电脑迷。一天,妹妹来我家玩,我正在“泡泡堂”中漫游,和“少年老公”来了个大比拼,并没有发现那神出鬼没的“调皮鬼”。“天塌下来了!”练了“狮吼功”的妹妹大…  相似文献   

8.
奇思妙想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不是有些很奇怪的想法,喜欢奇思妙想呢?我们《孩子天地》杂志特别欢迎这样的文章。但是,你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奇思妙想”不是“胡思乱想”。怎么样,有兴趣吗?那就赶快把你们有趣的发明,有趣的想法,通过电脑、邮局,告诉我们吧!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学生送的新年卡片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老师,您知道吗?我们好喜欢您微笑的样子,您笑起来好善良。看到您笑,我就很快乐!”我不由得低头沉思起来,孩子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一句话呢?  相似文献   

10.
天,是这样蓝。风,是这样轻。我们蹦蹦跳跳,来到绿茵茵的草坪上。牵着一条渴求的丝线,放飞了,高兴、烦恼和渴望的——心情我们跳着、叫着,放飞的心情也一样开心。心情对我们说:“你们瞧,你们瞧我们也会放风筝!”我们朝着心情的“花丛”望去,一点也不假,心情的“花丛”中果然飞出  相似文献   

11.
不少教师在组织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时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教案备得那么详细,教具准备得那样充分,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们的反应常常超出我们的预期和要求?通过分析,我发现这种现象大多是因教师组织活动时惯用语使用不当造成的。惯用语一:“你们……真是太好了!”情景:李老师正在组织幼儿学习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幼儿听乐曲拍出相应节奏。幼儿完成后,李老师说道:“你们拍得太好了!下面我们看着图谱来拍一遍。”在幼儿按照图谱拍完乐曲节奏后,李老师又说道:“你们拍得真好!下面我们加快速度拍一遍!”当幼儿在教…  相似文献   

12.
李镇西 《班主任》2013,(2):61-62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去玩,近在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才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相似文献   

13.
“电脑时代”与您见面了!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带您遨游电脑世界。您每期都将了解到最新、最感兴趣的电脑知识。欢迎您来信咨询。  相似文献   

14.
小新开场白:“各位观众,你们好,这里是电脑联盟电视台的《小新说事》节目,我是主持人新星星,欢迎你们收看本期节目。我们经常会遇见这么一帮人,喜欢在自己的机器上安装各种软件来尝鲜,这样会不会对我们的电脑造成一些影响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看看来自前方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我长大了     
大班上学期 ,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 ,在谈话结束之前 ,教师问 :“长大了 ,你们感到高兴吗 ?”“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 :“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 ?”“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 ?如果是您 ,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我长大了!浙江杭州@沈倩  相似文献   

16.
小河的欢乐     
一天,小河正在睡午觉,突然感觉有许多沉重的东西压着自己。它睁开睡眼一看,原来人们在往它身上倒垃圾。小河气愤极了,跑出来对人们说:“人类呀,你们太可恶了!你们可知道下游有多少人要饮用河水呀,你们不能这么自私!”人们却不屑一顾地说:“我们不把垃圾倒在河里,你想让我们的城市变成垃圾堆呀?你就将就一下吧。”“难道你们想让我成为垃圾河吗?你们这样做早晚会毁了地球,毁了你们自己的!”小河说完就动身奔向大海那儿去诉苦了。小河一边跑一边哭:“这帮人太自私了,只顾自己眼前,从不考虑后果,早晚要遭报应的。”“小河弟弟,你怎么这么大火气…  相似文献   

17.
谁能想到,站在我们面前的,是鼎鼎大名的中央乐团团长、一流指挥家严良堃。“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吧?”这句突如其来的问话,使我们极度紧张的神经顿愧弛下来,有的同学脱口回答:“第一次”。有的紧张着说:“不,在电视里见过您!”我脑海里刚闪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大合唱场面,耳边又听见同学的惊奇声调:“啊,他说的是重庆话!”“你们的声音很新鲜!你们来得很早,练得很认真,向你们学习!”寥寥数语,消除了我们的拘束,带来浓浓的亲切感。为了这一天,我们这个学生合唱团可没少训练。虽然我们刚得了全国中师合唱比赛一等奖,但团员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家长当着外人的面说自己的孩子笨,“真是个苕,怎么教都教不醒”;有的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淘气,“一天到晚闯祸,一点话都不听”;还有的讨厌孩子问这问那,“瞎问什么,一边玩去!”如果您也这样做过,您是否想到,您正在扼杀孩子的心理健康!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9.
妈妈是一个圣洁而高尚的名词!每个子女都热爱自己的妈妈,我也不例外。我想对您说:“您给予我的爱是博大的。”每当我与同学闹别扭时,总希望从您那里得到一丝安慰。可身为母亲的您,却不以为然地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无论这件事是你对还是错,只要明白就可以了,但做人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宽容。你以后的人生道路还漫长呢!”妈妈这样的回答常令我失望。本想得到您的呵护,谁知您却不以为然。妈妈,我还想对您说:“您是个‘大傻瓜’。”我们家的那间住了5年的小屋不足16平方米。当你们单位分套房时,以您的条件完全可分得,可您却含笑毅然退出这场住房的纷争。您总是微笑地对我们说:“妈妈也想要一套大房呀,但我们得想想那  相似文献   

20.
“请把玩具捡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不要乱扔东西!”或“把扔在地上的积木捡起来!”则是“命令”。有的宝宝对父母的“命令”不予理睬,经常是因为父母下达的命令不够清楚明确。何时下达“命令”当您要求宝宝停止某种不良行为,又感到宝宝有可能不服从时,您必须下达命令。同样,当您要求宝宝做出某种良好行为,您同时感到宝宝有可能不服从时,您也必须坚定的语气下达清楚的、直接的命令:“詹妮弗,在沙发上蹦跳是违反规定的,请马上下来!”这样,您就给了她一个清楚的命令。命令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含糊的如果您这样说:“过来,把这些玩具放到架子上!”宝宝则可能会在意,也会去执行。如果您的命令内容含糊不清,比如您说:“孩子,把这些玩具整理一下!”宝宝则会因为不明白而不去执行。当您下达命令时,不要使用评价或提问的方式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