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清代,台湾信仰城隍的人很多,分布范围也较广,城隍信仰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这种信仰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大陆地区城隍信仰的历史十分久远,唐代时各地陆续兴建了不少城隍庙,宋代对城隍的奉把遍及全国,明代时城隍庙信仰经统治者引导和规范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信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台湾城隍信仰的历史并不长。迟至明末,首座城隍庙才在台湾出现。这便是《台湾府志》上所指的“府城隍庙,在府署之右,伪时所建……。”①此处的“他时”系清代官方史家对明郑政权的指称。早期台湾的城隍庙规模较小,信仰人…  相似文献   

2.
上海真是一袭披在贵族身上的袍子,那么张扬显贵。漫步在黄浦江畔,犹如到了东方的纽约,鳞次栉比的高楼演绎着多国风情;徜徉于南京路上,触目可及各色的面孔、各式的商品,城市的声色浮华像梦幻般精彩绝伦。但我的视线没有停留于摩天大厦,脚步也没有踯躅在橱窗的诱惑前。我在寻觅,寻觅上海的中国风情,那有着锦缎般光华、丝绸般柔媚的中国风情。城隍庙给了我如获至宝的惊喜。凡到上海的“老外”必到城隍庙。小轩窗、八角亭、朱门绿水、青瓦白墙,在他们眼里,城隍庙才是唐人街,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城。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古香古色、温情飘…  相似文献   

3.
小笼包     
我虽然在上海出生,小时候也曾吃过小笼包,但一直没能尝到城隍庙的小笼包。都说城隍庙的小笼包味道最好,在回比利时的前一天,堂哥堂姐们邀我去那里游玩,品尝了城隍庙小笼包的美味。城隍庙是上海的古老建筑  相似文献   

4.
砍价     
去年夏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中国探亲。在上海,我们和姥姥一起去逛城隍庙,顺便想给弟弟买一件中国式的小马甲。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国的自由市场,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城隍庙里的小商店五花八门。我们一家一家地逛,凡是看到有卖马甲的,就去挑一挑。那一件件的小马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以前临朐县只有一座城隍庙,对此城隍庙神,经考证旧说孙平更为合理。此庙在明清两代的发展是以“城隍庙一东城隍庙一孙公祠”的形式进行的。促使其演化的既有明清城隍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也有临朐县官方对东城隍庙复杂态度的人为原因,而孙平作为偶像神长久以来形成的厚实的信仰基础则是贯穿其演变过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游城隍庙     
今年暑期,我们全家去了上海老城隍庙。 老城隍庙里热闹非凡。不管是老建筑还是新建筑都古色古香,极富老城厢的风味。鳞次栉比的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而且都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当然更多的是城隍庙里的人,男女老少就不用说了.还有许多高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游客。他们三五成群.左顾右盼,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兴奋、那么好奇……他们肯定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成了老城厢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和外婆带我一起去城隍庙玩。我高兴得不得了,就像雪地里的小狗一样,因为城隍庙是个又好吃又好玩的地方。到了城隍庙,我一看,哇!哥哥姐姐们都穿着特别好看的衣服,店铺一间紧挨着一间,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让我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8.
西安是一座文化古城,有许多地方值得去玩,比如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城隍庙等,其中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城隍庙,每次和家人一起去玩我都会很开心。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我和爸爸到城隍庙去玩,正碰上玩社火的队伍,其中有一个扮成  相似文献   

9.
活动看板     
历史沧海桑田,时事轮换!也许我们不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也许我们不能完整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但我们一定要记住是他们献出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才铸就了红军长征不朽的丰碑,才换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吧!我们将游览上海的外滩,漫步南京路步行街,中共一大会址,上海老街,城隍庙,令人向往的“东方绿洲”(智慧迷宫区、生存挑战区、水上活动区等),无锡影视基地——三国城,乘仿古站船畅游太湖……苏州的枫桥景区、藕园……杭州的西湖、三潭印月……南京的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车游秦淮河风光……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19,(5):56-60
博兴在明清时期隶属青州府,近年出土的博兴县《重修城隍庙记》为青州府和博兴县历代志书所未载。《重修城隍庙记》为时任礼部左侍郎河南上蔡人李逊学撰写,记载了明朝正德年间知县王光率领全城居民抗击流贼、保全城池的历史。《重修城隍庙记》不仅丰富了博兴县城隍庙修建的历史记载,而且对李逊学与山东、与王光等博兴官吏的渊源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城隍庙作为一种“国家化”神祗的物化标志,其理想状态是与各级官僚机构相对应。与此并存的是众多作为“异例”的城隍庙。认识此类城隍庙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深化城隍信仰研究。就明清时期的山东而论,镇城隍庙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必然联系;城隍庙处于城外与礼制无违;对应于同一官僚机构的数座城隍庙并存的情况是官方极力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儿时上学,常从城隍庙外面经过。城隍庙一个犄角有几块砖松动了。城隍庙的砖又大又厚,招人喜爱。不久,那几块砖便不见了。渐渐地有人从那个犄角的洞里撤砖。初看时,那洞口只有碗口大,过了不久,那洞有了半人高。终于在一个雷雨之夜,这城隍庙的一角轰然塌倒。这儿时的记忆,铭刻在我们脑海中。   ××学校有一名领导丁公,前几年因为能干实事,为群众着想,被提拔上来。丁公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头二年工作兢兢业业,到了第三年却接连碰到几件小事:   第一件是他找两个学生谈话时碰了壁,一怒之下,竟然将敢于顶撞他的两个学生罚立在…  相似文献   

13.
百怪镇     
七、要念咒语才能过大牌坊因为刚才已经到过一次,所以,不费多少功夫,他们就来到了城隍庙。这城隍庙年代久远,占地很大,庙前有一个同样很大的池塘,叫做放生池,池里铺满了田田的荷叶,上百朵绽开的荷花亭亭玉立在碧绿的荷叶之间,那景致十分好看。  相似文献   

14.
福建都城隍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历来被台湾数十座城隍庙奉为祖庙。为了加强闽台文化交流,挖掘城隍信仰中具有广泛社会教育意义的内容,正确引导闽台两岸民间的城隍信仰,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福建省地方史志研究所和福建都城隍庙管委会于1996年10月17日在福建省都城隍庙  相似文献   

15.
镇城隍庙的设置并非常例,通过对《金岭镇重修城隍庙碑》的解读和文献资料的考证,可以了解金岭镇城隍庙的修建源于士民的城隍信仰,与商业发达有密切关系,因县丞驻于镇而奉县城隍神为神主,虽然不合礼制,但从中表达了镇人希望将金岭镇置于国家行政序列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社会,上海因受吴越文化和海滨环境的影响,加之人们生存需要和对生命的祭奠,民众十分信仰城隍神,城隍庙文化极为兴盛。近代以来,上海城隍庙及其文化在都市文化的浸润下逐渐变得意象深邃,而祭奠生命的城隍信仰却渐趋黯弱,在民间信俗层面城区民众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摒弃、游离与坚守三种取向。在某种意义上,透过城隍庙这一历史窗口,可以窥知古上海的文化气象、城市精神和与之相关的历史真义。  相似文献   

17.
我来秀才艺     
我叫王荧,是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0561班学生,现为高复1班班长。在这里,我要展示的是自己的丝网花制作技艺。我喜欢上它,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我经过城隍庙那边的小饰品店,不禁被其中展示的一些惟妙惟肖的假花所吸引。一问才知道,它们的原材料就是染色后的丝袜。我在敬佩制作者之余,也对这种手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记得是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从游泳班出来,肚子饿得“呱呱”叫,吵吵嚷嚷要去吃上海小吃。妈妈无可奈何,只好带我来到了“城隍庙”小吃城。我们很幸运,赶上了促销活动,消费满15元,就送一份臭豆腐或小份大排面或豆浆。可等到我们点餐的时候,就只有臭豆腐  相似文献   

19.
《莆田学院学报》2018,(1):13-17
概述宋卡城隍庙源于中国,始建于吴氏王国,是当地华人进行宗教活动和联络情感的重要场所。指出宋卡城隍庙庙会文化是中国文化符号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民间多神信仰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智慧的彰显,而城隍庙庙会仪式和当地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庙会能够延续和强化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猜肚脐     
范锡林 《课外生活》2013,(Z1):32-36
得意从峨眉山回来了。得意上峨眉山是去学功夫的。据说,他在山上遇到了一位功夫高人。因此,才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学得了一身厉害功夫。瞧,他脚一跺,十字街头的青石板上就出现了一个坑;两只手指一伸,竟然就整个儿戳进城隍庙门口石狮子的眼睛里去了;身子一提,人就跃上了高高的功德牌坊之顶,还连声说:"凉快,凉快!"听说他的功夫还远不止这些,只是他还不愿意一下子都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