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应变层超晶格晶体材料的结构特征,得到在平行于超晶格生长方向的内平面上,每个应变层的晶格常数都是相同的结论,并利用错配度的概念推导了晶格常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分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常用的计算简单分形维数的方法,用分形研究Au-MgF2纳米金属介质复合薄膜中Au颗粒和半连续Ag膜中Ag小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复合薄膜中Au颗粒的分形维数随Au含量的增加由1.5516逐渐增大到1.7671,表明金属介质复合薄膜中Au颗粒的平均尺寸随着Au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半连续Ag膜中Ag小岛的分形维数随厚度的增加从1.4051增大到1.7428,说明半连续Ag膜的覆盖率随着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因此分形可以用来定量表征薄膜显微结构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使用飞秒瞬态反射-透射技术研究了金和铜纳米薄膜的电子和晶格动力学,应用双温和Curde近似模型分析了金属薄膜的非平衡热传导动力学.假设在瞬态反射中电子-晶格耦合常数为常数的情况下,计算超快脉冲加热后的电子和晶格温度.金和铜纳米薄膜的反射和透射信号在初始2 ps内相似,随后时间里信号明显不同,透射模式下的电子-晶格耦合效应要比反射模式下的更强和更敏感.这是由于沿着膜厚方向的温度变化受到金属薄膜和基底间的界面散射影响造成的.在研究半透明薄膜的超快动力学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反射和透射情况.  相似文献   

4.
运用超软赝势平面波第一性原理方法,对立方 AlN 晶体在 0-30GPa 的不同压强下进行了结构几何优化,得到平衡晶格参数;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计算了电子结构、弹性常数、体弹模量与德拜温度;结果表明立方氮化铝晶体为间接宽带隙半导体,随着压强的增加,晶格参量减小,弹性常数、体弹模量与德拜温度增加,带隙先增大后减小,在 7GPa 时带隙为 5.117eV,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6):80-8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U)研究锶铁氧体SrFe_(12)O_(19)、SmSrFe_(23)CoO_(38)、Sm_2Fe_(23)CoO_(38)、SrNdFe_(23)CoO_(38)和Nd_2Fe_(23)CoO_(38)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及磁性性质.结果表明:SrNdFe_(23)CoO_(38)和Nd_2Fe_(23)CoO_(38)晶格常数a,b均比未掺杂时的晶格常数略大,晶格常数c均比未掺杂时的晶格常数c略小;SmSrFe_(23)CoO_(38)和Sm_2Fe_(23)CoO_(38)晶格常数a,b,c均比未掺杂时的晶格常数略小.Sm掺杂对体系的磁矩几乎没有影响,掺杂后形成的SmSrFe_(23)CoO_(38)、Sm_2Fe_(23)CoO_(38)晶体磁矩分为37.981 9μB和38.973 4μB.掺杂后形成Nd_2Fe_(23)CoO_(38)的磁矩明显小于未掺杂时SrFe_(12)O_(19)的磁矩,其值为31.962 4μB,掺杂前后Nd磁矩均为0;而Nd掺杂后形成SrNdFe_(23)Co_(38)的磁矩为51μB,掺杂后体系磁性明显增强,其中Fe表现为高自旋态,磁矩为4.1μB,Co也表现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9μB,Nd掺杂前没有磁矩,掺杂后被局域为高自旋态,磁矩高达4.95μB.  相似文献   

6.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金属/半导体FeX(In2O3)1-X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衍射(ED),透过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样品的微结构;用能散X射线谱(EDAX)分析样品成份。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尺度的Fe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非晶态In2O3中,退火可使In2O3晶化。其晶格常数与Fe的体积份数有关;退火可使Fe颗粒长大,晶格完整度有所提高,由超顺磁性变为铁磁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重尺度和准离散近似法研究了双原子链(相邻两原子质量不同,作用力常数交替变化)中的孤子激发。该模型模拟了闪锌矿结构晶格沿<111>方向的振动.考虑二次方和四次方作用势,得到了特殊波矢下定态孤子解的表达式.由于该晶格模型的弱对称性,其原子位移分布与文献中广泛研究的一维单原子、双原子和金刚石晶格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蒙皮材料Uretek3216L为对象开展了膜材的双轴循环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首先,通过一系列双轴循环试验获得了膜材的应力应变数据,并对其非线性、各向异性等性质进行了探讨分析.然后,运用应变残差最小二乘法,计算出不同应力比组合的弹性常数.最后,分析了应力比的组合方法及正交互补性质对膜材弹性常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纬向纱线卷曲形态的不均衡性是膜材正交异性特征的主要原因.膜材的弹性常数受应力比组合方法及正交互补性质的影响显著,且弹性模量随名义应力比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受力状态及应力比范围来确定膜材的弹性常数,以提高设计分析的精确性;且考虑到弹性常数的多变性,采用2组界限弹性常数比仅采用1组更可取.  相似文献   

9.
以玻璃/硅橡胶所构成的一维杆状声子晶体纵向振动带隙特性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质量法,采用MATLAB编程,在改变晶格常数、组分比、密度、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等参数的情况下,数值模拟了该声子晶体的带隙起止频率及带宽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晶格常数、硅橡胶的组分比和杨氏模量对带隙的起止频率和宽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其他参数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和陈氏晶格反演方法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模拟计算了RMn12-xFex(R=Y,Ho,Er)金属间化和物的结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第三组元Fe择优占据8f晶位,8j晶位与8i晶位次之,计算的晶格常数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利用晶格反演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对RMn12-xFex复杂结构的一些力学性质如弹性常数和体模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首次探讨了该体系的声子态密度曲线及德拜温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一改变组分材料铝或者铅的密度,以及单一改变晶格常数的取值来调节一维铝/铅匀直杆状声子晶体的带隙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声子晶体中,当单一增大每种材料的密度时,散射体与基体材料的密度差值增大,其入射波散射就更为强烈,也就越容易产生低频带隙;当单一增大声子晶体的晶格常数,即增加复合结构的长度时,入射波散射得就越多,透射波就越来越少,该声子晶体带隙便呈现出向低频率区域靠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多光束全息干涉法在二维、三维光学晶格微结构的制作方面具有大面积、高效灵活、干涉图样多样化等优点,结合激光全息法和实时显示技术设计新型全息实验,用于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讨论了激光全息法产生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光束配置,在实验中利用CMOS传感器对微结构成像进行实时显示。为克服常规方法难以对观测图样进行准确测量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泰伯效应的标定法来精确测量晶格常数,以同一实验环境产生的已知光栅自成像作为参考,通过标定法得到实验产生的光学微结构的晶格常数,与理论计算非常符合,该方法可推广用于测量更复杂的微结构尺寸。实验无需曝光和显影等步骤,具有形象、方便、高效等优点,实验教学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混合集成电路中粗铝丝与厚膜金导体所形成的Al/Au键合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样品在加速应力(150℃)条件下的实验方案,得出在125℃、150℃、175℃三种加速温度应力条件下样品电阻的变化率随高温储存时间线性增加,但当Al/Au系统的互连接触电阻变化率达到20%后,电阻的变化率即退化速率显著增加;在恒定温度应力下,Al/Au键合系统的退化主要表现为接触电阻增加,键合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CaMnO3纳米微粒并用X射线衍射观察其相结构,实验发现其晶格常数随着晶粒线度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投影扩充波函数(PAW)方法,分别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GGA+U(在位库仑能)近似下,研究了Heusler合金化合物Co2YZ(Z=Si,A1,Ge,Ga)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等物理性质.发现Heusler合金Co2YSi在平衡晶格常数时显示了亚铁磁半金属性质,并且在一定程度的晶格常数变化范围内保持其半金属性质.另外Co原子的磁矩对局域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即Z位元素的变换很大程度影响Co原子的磁矩.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局域密度近似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氢在Si低指数面(100)、(110)、(111)上的吸附结构。用两种不同的势(US—PP和PAW)对Si晶格常数优化,计算表明两种势对Si晶格常数的影响较小(仅为0.002nm)。US—PP势总能计算表明:对于Si体系,清洁Si表面的(111)面最稳定;随氢环境的改变(氢化学势的不同),表面稳定结构也随着变化,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梯度近似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ZnGeP_2晶体的几何结构,弹性常数和力学性质.利用计算得到的平衡晶格体积附近不同原胞体积所对应的晶格总能量,通过拟合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得到了ZnGeP_2晶体的体弹模量B0以及其对压力的一阶导数B′0.利用计算得到的弹性常数Cij,我们获得了ZnGeP_2晶体的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Y,泊松比ν,各向异性因子A等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平面波赝势法的VASP软件包可以根据任意给定的一个晶胞棱边长度在原胞内求解Kohn—Sham方程,并算出相应的结合能,当结合能为最小值时,整个原胞的结构最为稳定,此时原胞的长度即为晶格常数。我们采用此方法计算了Al单晶的结合能和晶格常数。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原理方法对具有钙钛矿结构BaTiO3的热物理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到了BaTiO3的晶格常数、弹性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对电子结构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晶格常数和实验值符合的很好,计算了钙钛矿结构的BaTiO3的单晶弹性常数,并利用Viogt—Reuss—Hill方法获得了多晶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泊松比以及弹性各向异性比。由B/G的比值可知,钙钛矿结构的BaTiO3呈脆性性质。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的计算表明,钙钛矿结构的BaTi03是一个具有1.59eV能隙的间隙半导体。利用准谐德拜模型.计算了该化合物的热熔和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Mn-Al共掺杂Zn O粉末。用XRD分析了粉末的晶格结构。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纤锌矿结构。当Mn(1wt%)掺入纯Zn O时晶格常数明显变大,这表明Mn已经进入了Zn O晶格,且Mn离子处于正二价态。随着粉末中Al浓度的增加,发现晶胞参数a,c开始略有减小,而后随Al离子浓度增大而变大。确定了在Mn(1wt%)掺杂的前提下,Al对Zn O掺杂的最佳浓度为2w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