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对就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研究以传媒业为切入点,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受访群体对于人工智能在传媒业的应用现状及人工智能对于就业的影响的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传媒业学生对于人工智能在本领域的应用有初步了解,对于人工智能提升传媒业生产效率持乐观态度,但对于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就业冲击表现出了忧虑。最后,基于以上发现,本文从政府、学校、企业与个人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对就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按照个人特质、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规划6个维度以及30项具体就业能力的划分,针对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调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及评价。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存在缺乏实践经验、应聘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就业能力内涵理解不深刻等问题。因此,分别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为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和企业招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淼 《未来与发展》2012,35(3):54-58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要想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必须结合社会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竞争力的培育。对此,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的ISCP范式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希望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3)
本文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所出结果,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类,构建适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测度模型,为高校和大学生提供就业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对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择人观进行调查,将调查数据作为层次分析的权重,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学生就业和企业选择人才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解释现状,最后对学生就业和企业选择人才给出合理的建议,帮助改善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族高校肩负着服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使命,民族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高校和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为促进研究生更好的就业,本次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个案,在分析民族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高校可采取的相应对策: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发展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二是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三是搭建就业平台,加强研究生与民族地区交流;四是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与就业前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虹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2):222-224,234
大学教育中,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面临着就业、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通过调查对比分析我国男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国内外创业教育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对国内外著名高校创业教育典型案例分析,构建了适应创业经济时代下我国高等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龚宇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5):47-50,6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品牌形象在产品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马应龙品牌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贝尔模型作为理论支撑,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和贝尔模型的相关研究;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公司形象维度、使用者维度、产品和服务维度对马应龙品牌形象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管理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管理部门对高校就业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时期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迫使各高校亟需了解学生就业状态信息,搭建在线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系统。文中系统论述了分析和设计适应多终端访问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系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最新的对在杭州地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就业经济因素、就业保障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区域就业吸引力的决定效应,并以社会关系网络因素作为中间变量探究了各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就业经济因素、就业保障因素是影响区域就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但社会保障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关系网络对区域就业吸引力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并具有部分中间效应.研究结论为提高区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品牌形象由“公司形象”、“使用者形象”和“产品形象”三个维度构成,本文通调查问卷收集数据,SPSS和AMOS建立SEM模型,发现这三个维度均可影响消费者的购假态度。这为现阶段政府和奢侈品企业一直头痛的仿冒奢侈品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人才的就业方向因素关系,通过对影响人才就业方向的个人因素、影响人才就业方向的城市因素进行加权,以量化当代人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偏好等指标,从而反映出个人因素和城市因素对人才就业方向的影响。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计划和学生就业方向提供参考,也为学生在校期间明确发展的方向提供指导,为提供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的人才引进提供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14.
就业意向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西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在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就业意向抽样调查,从当前就业形势看法、影响择业因素、个人就业预期、创业需求内容等方面调查了在校本专科大学生的的就业现状与个人职业发展意愿,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钦州城市品牌传播现状,分析了VR技术应用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建设与传播中的优势,及其对钦州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VR技术对钦州城市形象进行定位,通过例证深入讨论基于VR技术的钦州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的策略与方式,为钦州发展方向提供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代婷  朱艳 《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39+167
针对近年来的高职生就业问题,通过调查咨询,确定影响专业与职业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而得出专业与职业的相关度,对改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己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又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就业市场英语使用需求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新华  杨丽 《科技广场》2008,(4):246-247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就业者中的特殊人群——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的大潮中将会接受怎样的考验。笔者通过对就业市场英语使用需求的了解和调查,从而进一步归纳英语学习与使用需求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善兴  盛磊 《情报科学》2019,37(9):117-122
【目的/意义】从毕业生空间流动与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角度反思了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缺失与不足, 通过实证分析,系统探讨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期望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围绕关键因素构建了完善高校就业信息 服务的治理对策。【方法/过程】定义和构建影响毕业生空间流动期望与选择的理论模型,运用实证调查数据,运用 多重计量模型分析检验主客观特质与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结论】主观心理特质在空间流动期望和 选择中主要扮演调节作用,客观特质影响效应不明显,外部结构性因素扮演决定性作用。在政府和社会支持下,高 校管理者应该树立和强化学生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就业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建立跨高校的联网信息管 理系统,实现就业信息的区域性共享。  相似文献   

20.
罗强  张新云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346-348,365
受当前经济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系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具体数据调查,从整个就业系统整体出发,全面、系统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并建设性的提出解决就业系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