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祥云,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交通要冲,全县总人口46万人。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人口基数,使祥云既是一个人口大县,又是一个教育大县。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如何使教育大县跻身于教育强县行列,是摆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华敏  亚北 《农村教育》2007,(12):35-35
河南西峡县五里桥乡位于豫西南边陲,是一个城郊大乡。近几年来,乡成人学校依据区域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奋斗目标.大做文章,积极突出乡成人学校的优势,广泛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为“三农”增收致富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决策:人民教育人民办 地处关中西部的扶风县,属宝鸡市川原区的一个农业大县。虽然这里历史悠久,周原文化源远流长,法门寺珍宝名扬天下。西汉史学家班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经文大师马融等名人志士功垂青史,为扶风成为文化大县占得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这个县工业基础薄弱,年财政收入只有2400多万元,经济上仍然“吃饭财政”。 为了重振文化大县的雄风,以教育奠基,科技兴县,扶风县  相似文献   

4.
平遥是晋中的农业大县,人口48万,78%是农业人口。同时也是全市的教育大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77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2001年,我们按照晋中市的安排部署,在全县全面启动并实施了农村教育工程。几年来,我们以“扬名城优势,建教育强县”为战略目标,按照“紧贴三农搞服务、统筹三教抓改革、围绕经济求效益”的基本思路,努力推进教育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致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实施农村教育工程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一个地处荆江分洪区的农业大县,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经济优势。近年来,我们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依法营造教育发展的宽松环境,切实减轻学校负担,目前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文化的支撑。吉林省在科技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如何使这种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贫困地区一校多功能办学的实践与思考杨俊峰,饶树声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在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为一体的贫困地区带领43万人民从全国582个贫困县的队伍中走出来,并把我县建设成一个旅游大县、经济强县,县委和县政府...  相似文献   

8.
无庸置疑,认真学习“5·31”讲话,领会“三个代表”精神实质,对于加快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必须坚持教育为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把农业大县建成经济强县,就必须依靠教育发展,培养大批各类经济适用型人才,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目前我县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虽然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明…  相似文献   

9.
走进欣欣向荣的泸西县,我们欣喜地发现,勤劳善良的泸西人正按照他们的规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把泸西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县、生态文化旅游强县、能源化工建筑建材大县。  相似文献   

10.
川中丘陵农村大县是指地处四川中部丘陵地区,且人口多、财政收入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区域。丘陵地形、人口多、农业为主是基本县情。川中丘陵农村大县要成为川中丘陵经济强县,首先要将丰富的劳动资源转变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将人口负担变成人才优势,要将人才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本。而这些转变都有赖于教育创新与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相似文献   

11.
陈巍 《青海教育》2009,(7):16-16
乐都县是青海省海东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县,拥有29万人口,农业人口占90%以上。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乐都县尊师重教风气非常浓厚,一度成为青海有名的教育大县,从这里培养出来的人才遍布省内外各地。就是这样一个曾令无数农家学子向往的地方,近些年来却走向了“沉寂”。  相似文献   

12.
《广东教育》2004,(1):10-10
当今,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的趋势,使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县瞄准这一变化,借建设山区文化大县的契机,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从而使新兴教育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3.
礼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低,教育落后,属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50多万人口.1998年才实现“普初”,有青壮年文盲1.5万人,人口总体素质很低,怎样使这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呢?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教兴县”战略作为治县之本,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靖远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陇上名邑”和“文化大县”之称谓,教育源远流长,积淀丰厚。近年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把提高“两基”水平,打造陇上“科技教育名县”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靖远的基础性工程,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强化发展措施,创新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袁振坤  王梅青 《教师》2010,(5):4-10
新化,一个大县,一个穷县,一个大穷县,能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搞得如此红红火火.如此扎扎实实,真是令人振奋,令人感叹!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好局长”──记固始县教育局局长张保友王华,翁亚先地处大别山北麓的河南固始县,是一个集“老、边、穷、灾”于一体的贫困大县,经济、文化、交通都比较落后。但是,近几年来,这个县的教育面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并开始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洛阳牡丹瓷的成功,详细分析了其文化背景,文化渊源,提出了牡丹瓷这种用瓷的形式展示牡丹及河洛文化的形式把洛阳的文化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和财富,以及利用政府的主导引导企业的投资,把洛阳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与内地差距较大,这里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水平落后,人口素质偏低。众所周知,科教为兴国之本,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该地区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总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大部分是贫困的边远山区,但是这些区域也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比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等。可由于当地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穷和落后,走向富裕和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拥有自然,人文景观,巫山文化,自然资源等特别优势。但因种种原因,巫山经济基础脆弱,县域经济相当落后,请我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三峡移民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具备了把“巫山”作为哭喊牌做成名牌的条件。因此,必须以高地屡导向,树立整体营销观,充分发掘优势,“巫山”品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0.
华敏  亚北 《农村教育》2007,(9):19-19
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边陲,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全县17个乡镇.42万人.有县、乡、村成人学校316所,成教专师437人。几年来,该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成教兴农工程。狠抓实验实习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已建实验示范基地42个,技术承包联系点1567户,通过技术辐射带动种养加专业大户876户,为把西峡建成“经济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