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桥国际学校筹建的时候,我们在紧张的办公用房里,挤出了三间房,铺了地毯,摆了沙发,安了音响,置了书柜,我想,在这里为老师们营造一个氛围,让老师们每天能喝喝咖啡,听听音乐,读读书,该是多么怡然的事情啊!我们给每一位老师每天发一张咖啡券,他们可以每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研究》2005,(12):29-33
两年前,我们来到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心小学,结识了一群最早走进新课程的老师们。近日。我们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从老师们发自内心的述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老师们在新课程中的成长和发展。仿佛看到了一群行走在路上的老师们,历经着风雨。吮吸着雨露,一路前行,却无怨无悔。这里,我们选登部分老师的发言。并请专家点评。让读者一同分享工作着的美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非常喜欢画画。他们常在地上、桌上、墙上、纸上信手涂鸦,然后请大人或老师来欣赏,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而有的孩子渐渐长大后却不喜欢美术课,不愿意画画,让人费解。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老师知道学生想什么,缺什么,喜欢什么,学习困难在那里吗?笔者组织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每人都写了题为“我们喜欢老师怎样做?”的文章,现整理出来,供老师们一阅。 1.喜欢老师上课有启发性、有幽默感 有的老师上课很“神”,挺幽默,使我们笑口常开,在欢乐声中学会了深奥的知识,听这种课是一种享受,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喜欢老师讲课太刻板,老一个调子、一个模式、一副没有表情的样子。上这种课,我们觉得是一种负担,在盼望下课铃中度过45分钟,既学不到什么东西,又使人疲倦、厌烦。  相似文献   

5.
说起幼儿的年龄特征,老师们似乎人人耳熟能详。然而,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忽视孩子的年龄特征,误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而加以批评、纠正的现象。一天,有幼教同行来幼儿园参观,尽管老师事先在班上进行了种种礼貌教育,可当客人们来时,不少小朋友只顾忙着自己的游戏,完全忘记了老师事先的交待,没有向客人问好。客人们走后,老师批评小朋友说:“客人来了,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玩,不向客人问好,一点礼貌都没有。”当孩子专注地投入到他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很难想到老师叮嘱的每一件事,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面镜子     
十年前的一天,当我还是中学生时,我们非常喜欢的李老师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带着鄙夷的口吻:“瞧你们的作业本,脏兮兮的,有的还沾有菜汤和泥巴,我每天改完作业本,手都要用肥皂反复地洗、反复把握。”说着,李老师还随手拣出一本,用两只手指夹住本子的一角,小幅度地晃给我们看,边晃边皱着  相似文献   

7.
学生向老师问好,由来已久.学校要求每天早晨2名值周生笔杆条直地站在校门口,向每一位到校的老师问好.老师们有的微笑着应答,有的表情严肃地点一下头,有的相互聊天,对站立着的学生视而不见……基于学校的要求,学生则把每天的迎候老师当做一项礼仪规范,严格遵守.  相似文献   

8.
老师在对待孩子时,无论如何要求,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进步。但同一种方法,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孩子会在心里产生对立情绪。如果孩子因为不喜欢老师造成偏科怎么办,家长们支的招也许会对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浅谈教师人格的力量○李王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议论:有的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不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佩服某某老师,有的说我讨厌某某老师。当然,这些议论是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老师的一种评价,但是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相似文献   

10.
胸卡的功能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都能听到家长们嘱咐孩子,或亲切,或严厉。一走进教室,又会听到老师们对学生布置着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么多的要求,没有一个是孩子自己提出、自己愿意做的,老师和家长们的话往往左耳进去,右耳出来,已成了“老茧”。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教育,形成自我控制能力,我想出了一个办法———佩戴胸卡。胸卡如名片一样大小,塑封,别在胸前。正面用学生喜欢的美术字标示“我能行”三个字,反面写上三种要求,即老师、爸妈和自己的。“老师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可以是学校的纪律、卫生要求,也可以是班级存在的共…  相似文献   

11.
曲虹 《教育导刊》2004,(3):122-123
设想一下,当你走进教室,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令人陶醉的气氛。学生们充满了激情和责任感,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努力学习并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在课堂上开怀大笑,还时不时地同老师和同学开开玩笑。他们喜欢并尊敬自己的老师,每个学生都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在听取学生意见时,老师听到的是支持、真诚的声音,没有人惧怕老师或向老师隐瞒什么,更不会有人在老师背后说三道四,课堂上有的只是支持、信任、相互尊重的融洽的氛围。没有猜忌,不存在对抗。这样的课堂您喜欢吗?这就是我所说的健康课堂的一种模式。下面就我的尝试做如下表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们语文学习小组的全体成员向你们致敬! 老师给我们讲了您刊举办的评选“我所喜欢的十本书”活动,很受同学们欢迎。我们搜集了许多书:有的是老师的,有的是同学自己的,有的是学校图书室的……从中选出二十多种适合于我们读的、比  相似文献   

13.
赵宁波 《贵州教育》2009,(15):47-47
常常听到我们有的教师们私下里叹苦经:太累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呗,还搞什么科研哦!有的教师说,搞教育科研,不就是要我写论文吗?我每天要批改那么多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研究啊?真是要我的命了!每个学期,只要学校或上级组织老师们拟写“论文”总是只有寥寥几个教师是真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所获拟写论文的,  相似文献   

14.
花开无声     
石晓燕 《上海教育》2007,(7B):32-33
“我们喜欢上海老师的课。”元阳一中的学生们如是说。 记得去年新学期开学之初,我担任了高一3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发现学生们绝少有在课堂上与老师或同学对话交流的经历,他们所做的就是把老师的笔记记录下来然后背熟,完全不适应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汇》2013,(4):9-9
进入初三,余志潮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他要求同学们每天练字,每天摘录一首诗词、一两句名言或一段精美的文字,同时将字典带在身旁。我们并不喜欢这几条规矩,便和他讨价还价。他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商量的余地,每天都要这样做!”现在想来,老师让我们每日写写抄抄翻翻,不仅中考见效,而且会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在《第二课堂》杂志做一个“心灵有约”的专栏,成了同们的知心朋友。我还特意在我的学生中展开调查,让来自不同学校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老师,谈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同学们自然没什么顾忌,他们各抒已见,说长道短。广州市广中路小学六(3)班颖欣同学很得意地说,我们班主任黄老师对同学们很好,下课的时常与我们一起交谈、说笑。最近他的儿子满月了,他把照片带来给们看,还给全班每个同学发了两个红鸡蛋。他与我们在一起谈话,有的男同学喜欢从后面轻轻摸一摸他那长得又粗又短的平头,他是回头笑一笑……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武清县杨村镇第四小学领导,关心教师生活,一年多来,为老师办了几件好事。 (一)吃上热早点。全校共有二十八名教职工,早晨上班多数带块凉饽饽,课间啃几口吃。为保证老师们身体健康,学校干部和教师轮流值日,每天早来生火炉,使大家可以熥饽饽,同时安排好吃早点的时间。这样,老师们每天都可以吃上热早点了。 (二)买到新鲜蔬菜。这里,每天老师上班时间正是菜铺开门时间,中午下班后,就买不到新鲜蔬菜或根本买不到菜了。为解决这一困难,校领导每天早晨安排两名教师负责买菜。  相似文献   

18.
松鼠     
今天上《松鼠》一课时,我问道:“你们喜欢松鼠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喜欢松鼠美丽的外形,有的说喜欢松鼠吃东西时可爱的样子,有的说喜欢松鼠毛茸茸的模样……正在这时,李冰赫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松鼠,因为它顽皮捣蛋!”啊,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问学生们:“你们觉得,用顽  相似文献   

19.
从教多年,经常听到学生们的种种呼声,例如“老师天天盯着我们考试的分数。”“老师有的时候把我的缺点与其他学生的优点比。”“我们有缺点、过失,老师应该帮助我们,不要随意责骂。”总之,学生们不喜欢这样的老师,他们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能理解,有爱心,能宽容,能与时俱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郑燕 《作文大王》2014,(9):34-35
大家都知道,超人丁丁的作文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有一个超级妈妈。其实超级妈妈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超级老师!小朋友们都特别特别喜欢这位“超级老师”。这不,九月十日又到了,“粉丝”们给她送来了好多教师节贺卡,写了好多祝福。 老师,您每天带着我们一群淘气的孩子学习,游戏,让我们健康成长,您辛苦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快乐生活,做您身边永远的开心果,好好报答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