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周国清 《今传媒》2006,(2X):28-29
近20年来,中国期刊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都可谓前所未有。丰富的期刊实践必然呼唤科学的期刊理论,要求有经验的提升、理性的思考和战略的谋划,李频先生是最早的回应之一,《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就是他研究治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期刊广告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业经历了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型,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期刊广告发展情况来看,到2008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增加到31.02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286倍,远远超过期刊种类和总印数增加幅度.不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期刊广告投放比例较小,市场规模非常小,市场还没有成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期刊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仅从期刊市场规模的变化无法看出市场竞争状况,为了分析期刊产业广告市场竞争程度,笔者借助产业经济学中市场集中度衡量工具来透视期刊广告竞争与垄断状况,为做大做强期刊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受新闻出版署报刊司的委托,中国期刊研究所对第二届"百刊工程"的108种入选期刊、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期刊以及272种参评期刊的产业现状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2014,(7):1
正《出版广角》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六届新闻核心期刊。杂志以做"中国出版产业观察期刊"为宗旨。目前,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等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5.
翁志辉 《出版参考》2007,(9S):28-28
据统计,至2005年底台湾地区登记在案期刊总数共4825家,其中拥有营利事业登记证可供民众订阅或在书店及书报摊公开销售的有600多种。由于当局不直接管理期刊出版,因此民间的期刊行业组织承担了期刊社会管理的诸多事务,扮演期刊产业与当局、同行业者、上下游产业等的重要沟通、互动、交流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9800多种期刊,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杂志门类。与前几次调整不尽相同,新一轮期刊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动力机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创造真正享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强势期刊,成为新一轮调整的目标。目前,期刊产业有八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肯定了中国时尚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读者需求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中国时尚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重视人文关怀.突出个性,打造精品,才是中国时尚期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拿到李频先生主编的《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以下简称《报告》)时,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首先是惊喜。中国期刊业这些年蓬勃发展,终于有了一份自己的行业发展报告,而这将是一个好的开始。其次,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李频先生是中国期刊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多年来既致力于学术研究,义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这本书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期刊是一个产业,经营这个产业,能为社会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如何搞好期刊的经营,是摆在我国每一家期刊面前的严峻问题。从当前一些运作比较好的期刊来看,成功的期刊经营具有以下特色:导向正确。期刊作为一种宣传的媒体,要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具有高度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科学期刊,还是科学技术期刊,必须结合本期刊的特点,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读者。期刊的主编、编辑、美编等要严把期刊政治关,避免期…  相似文献   

10.
汪时美 《科技编辑研究》2003,15(4):25-27,29
对中国期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期刊的生存环境在中国入世后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为适应新的环境,中国期刊出版业必须进行新的变革。同时建议期刊改革中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并将自然科学期刊的改革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11.
对多版化期刊采访与分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有关专家学者曾对期刊业作了“十大预测”,第一个预测就是“期刊产业将由高速成长的前半期向后半期过渡,期刊将向多子刊、多版化、多主题化、短周期化扩张”。正如预测所言,近几年来期刊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期刊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知名期刊抓住机会,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继改名、改纸质、改开本、改刊期的尝试之后。又开始新的探索,期刊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新亮点——即期刊的多版化。  相似文献   

12.
吴赟 《今传媒》2005,(7X):44-46
期刊是社会传媒体系中的重要成员,期刊业的发展状况是一国文化、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表征。由于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期刊产业的实力及期刊业在所处国家的地位存在着差异。对中外期刊产业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我国期刊业与期刊强国的差距,更好地推动我国期刊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给传统期刊社固有的运营模式带来了冲击。面对转企改制,传统期刊如何寻求一条既符合出版业发展规律又切合杂志发展现状的道路刻不容缓。一、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构建综合传媒产业格局(一)挖掘全媒体优势完成市场转型《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目前已被收录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4.
试析我国加入WTO对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加入WTO后,图书馆期刊工作作为我国化产业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让期刊工作在我国加入WTO后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锋 《今传媒》2008,(6):29-31
与网络业的全线飘红,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报业的"拐点"争议相比,2007年的中国期刊业显得相对平静,期刊广告和发行收入继续稳步增长,期刊产业整体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当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期刊业也面临着更为惨烈的竞争环境,内容提升和战略调整是2007年-2008年期刊业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1,(12):35-35
荟萃7000种期刊的中国期刊展11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此展既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期刊展,也是世界期刊史上规模最大的期刊博览盛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期刊出版事业获得长足发展。1949年,中国仅有期刊257种,总印数2000万册,全国人均不足0.1册;2001年发展到8725种,总印数29.42亿册,全国人均2册多。同年中国期刊协会加入国际期刊联盟,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期刊业与国际期刊界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世界最大规模期刊展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女期刊述评(下)高江波三、新时期以来妇女期刊的成绩和经验中国妇女期刊肩负宣传“妇女解放、进步与发展”的历史使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走向改革开放和崭新时代。新时期的妇女期刊继承了历史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功能,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期刊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从我国8725种期刊中选拔出1518种优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于2001年岁末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组建强劲的“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为推动新世纪初中国期刊出版的繁荣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中国期刊方阵”的确立和成功排定,在期刊出版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集中…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洗牌”成为社会上各行各业使用较为频繁的一个词: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上市公司重新洗牌,网络界重新洗牌等等,而作为精神产品的期刊业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中央领导明确指示“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出10~20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名牌期刊”,就从政策的高度再次说明: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期刊界面临的迫切任务。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中国期刊也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考验,而中国期刊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确立自己的地位,塑造自己独特的形象已成当务之急。未来的中国期刊,不仅需要用品牌说…  相似文献   

20.
李频 《出版经济》2000,(2):58-66
受新闻出版署报刊司的委托,中国期刊研究所对第二届“百刊工程”的108种入选期刊、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期刊以及272种参评期刊的产业现状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