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表达句子情态的主要词汇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语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语气副词的分类和范围、语气副词句法组合、语气副词语义分析、语气副词的篇章语用功能、语气副词的语法化和主观化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和儿童语言习得中的语气副词研究等七个方面评述了近三十多年来语气副词研究情况,并指出今后在语气副词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曲阜话语气副词具有较强的语气表达功能,依据分布描写的方法,探讨语气副词在句法和语用中的作用及地位,对其特点进行解释。按语法意义的不同,曲阜话语气副词划分为功能和情态两大类,分别表达强调、疑问、关系、祈使和感叹语气,以及揣测、意愿、醒悟、料定、侥幸和巧合语气,有些副词使用时可以移位或独用。除了从词汇意义方面入手外,还可以从句法分布角度对曲阜话语气副词进行描述。曲阜话语气副词除了具有增减语气的功能外,在语用上还具有表述性功能、评价性功能和强调功能。  相似文献   

3.
语气副词语法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本文借鉴语用标记理论、元语用分析理论,从说话人的角度考察“毕竟”类语词在话语中的作用,把这类副词放入具体的、动态的篇章中进行考察,分析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倒"作为语气副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能够表达多种语气。学界有不少文献对"倒"的语法意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料,对"倒"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倒"的表述功能体现在对当前事实(与预期不一致或相反)的表述,而"倒"的评价功能是用来表达对当前事实的态度:积极或消极,肯定或否定。"倒"还具有加强语气和舒缓语气的功能。在副词"倒"的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除了语法、语义的讲解之外,还应重视"倒"的语用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佛教之女性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而佛教文献的记载中有大量关于女性的史料,尚待进一步开掘和研究。文章拟以《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和《大明高僧传》四部代表性僧传为基础,从与高僧联系的家庭女性和社会女性切入,初步探讨了家庭中的母亲、妻子等女性及其家庭之外的尼僧、世俗各阶层女性对高僧菩提路的重要影响。这些女性群体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成就高僧的菩提之路,对佛教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佛教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终于"、"总算"、"总归"因其在语义上的共同特征可以聚合成一个语气副词类型——归结义语气副词。本文考察了归结义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认为它们具有表述功能、强调功能和元语功能。  相似文献   

7.
发掘《高僧传》中僧人神异事迹的文化价值,走出简单地把《高僧传》中的僧人神异事迹视为迷信故事的误区,可以发现《高僧传》中的僧人神异事迹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既有佛理依据,又与中国本土的神仙方术和道教传说关系紧密,对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僧传》中显现神通类的僧人神异事迹,记载的多是僧人因具足佛教神通而显现的特殊才能,其佛理依据是佛教"六神通说"。且《高僧传》中具足佛教神通的僧人所具备的异能与中国本土的神仙方术、仙传中仙人的奇才异能,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僧人为了弘传佛法,对之极为看重,大加利用,制作并宣扬一些佛教神异故事,以神异事迹征服人心,以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正确认识《高僧传》中僧人神异事迹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早期佛教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状语位置上的语气副词,部分具有预设功能,该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表明了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这种预设副词所在的状中结构,单句中通常分布于谓语、补语、宾语中,有时也独自成句,语气副词此时位于句首;复句(句群)中,一般分布在始发(分)句位置上。预设语气副词的分布位置.单句中与其预设功能的强弱有关:随着句位的逐渐后移,语副的预设功能渐弱,语用焦点功能渐强;复句中与主观性的强弱有关:由分布于后续(分)句到始发(分)句,语副的主观性渐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语气副词“反正”所形成的句式及其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从语用角度考察语气副词“反正”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气副词"还"具有多种功能,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直接来源,其语法化机制亦有所不同.语气副词"还"源于运行动词"还",进入连动式的V1位置和前后小句意义相对的复句是其语法化的句法基础,它的语义基础是"方向上相反--与心理预设相反"的转化,从语用角度来看,语气副词"还"的产生是为了加强言说者的语气,表达言说者的主观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表现明显,三百多个复音虚词,同义词有四十几组。其中有四组同义聚合词关系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是表示时间短暂的复音时间副词、表示频次的复音频度副词、表示肯定揣测语气的复音语气副词和表示总括范围的复音范围副词。通过与《高僧传》《搜神记》两部作品的比较,《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聚合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高僧传》次之,《搜神记》相对较少。总体看来,中古汉语的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现象已突出,与中古时期复音构词法的进一步完善及语言表达的愈加复杂性、精密性有一定关系。同义词繁多容易造成记忆负担,因而《世说新语》复音虚词中的同义词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相似文献   

12.
语气副词是表达语气的语法成分,也常常跟语用因素直接关联。语气副词既可出现于动态句子中,也可以用于静态短语中。本文援引“小句中枢说”和生成语法的“X-阶标理论”讨论不同位置上的语气副词的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的差异。我们进而认为,按照最简方案下“广义左向合并理论”,语气副词一律都是在语段生成时左向附加上去的,可以附加于VP,vP和TP等多种不同的句法节点,并非必然地附加于句子的最外层。  相似文献   

13.
《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研究》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基于“普方古民外”立体研究范式来研究东汉三国佛教文献中的副词问题,为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颇具前瞻性;二是把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来研究东汉三国佛教文献中特色副词产生的理据,更具说服力;三是密切结合汉语事实,中西兼顾、守正创新,综合运用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接触语言学等理论、方法对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中的特殊现象进行理论阐释,更具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用角度出发分析副词"反而"在语用过程中具体的语用功能。副词"反而"在语用过程中具有信息功能、篇章连接功能及语气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反问句和语气副词历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带有语气副词的反问句又加强了学习者的难度。我们常见的语气副词用在反问句中居多。试明确语气副词及其分类,分析语气副词在反问句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在反问句中所表达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赵征 《考试周刊》2013,(38):14-15
《高僧传》是南北朝时期梁.释慧皎所撰写的一部佛教典籍。书中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叠音词,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知识对《高僧传》中的叠音词作分析和归类,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秋艳 《现代语文》2009,(10):26-27
估价副词“居然”的语法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语用角度看,现代汉语中的“居然”具有突出说话者所要传达的信息焦点、指明语用预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三项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真心"从名词演变为形容词,再从形容词演变为副词,经历了一个由实而虚的语法化历程,其演化路径符合汉语词类系统的降类特征。"真心"虚化为副词的动因有两点:一是形容词义和副词义在语义上的关联性;二是形容词和副词作状语这一句法功能上的一致性。"真心"一词在句法和语义上与典型的语气副词"确实、实在"具有高度相似性,因而将其归入语气副词这个词类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语气副词,"真心"有其特殊的语用价值,即主观评价功能和强烈的情感凸显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语气副词"毕竟"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包括语义方面的语义结构模式、语法意义、与相关句式的关系,还有语用功能方面的篇章功能、交际功能等。本文还对一些研究方法和观点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0.
“半天”一词在现代汉语尤其北方方言中应用广泛,可作为量词使用。在灵丘方言中“,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语句中位置灵活,句首、句中、句尾均可出现,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研究发现,语气副词“半天”是“动词+半天”构式的省略用法。灵丘方言中的语气副词“半天”是由其它词类虚化演变而来的。在“半天”虚化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语境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