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题画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画词是指为特定的画面而题跋,咏叹或唱和的词,可分为自题词、他题词、跋画词、咏画词及同题画相关的唱和词五种。宋代约有题画词人60余家,题画词作160多首。从题材内容上而言,宋代题画词主要可以分为题人物画词、题山水画词和题花鸟画词三大类。宋代题画词的兴起、发展乃至繁荣是宋代尚文重画的社会风气,词由应歌向纯文学演进和题画诗文等因素交错渗透影响的结果。探讨宋代题画词的融通与开拓,有利于加深和丰富我们对宋词乃至宋代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与宋词普通题材最大的不同是,题画词所经营的是经过艺术过滤的自然人文意象,更加突出了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对个体精神、心灵的冲击和影响。宋代题画词有助于了解当时画家文人交往和某些失传画作的大致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画题材体制变化情况。宋代题画词体式的传播,从金、元的响应、发展,到明朝的进一步繁荣,而至清朝的全盛。宋代题画词多有词序的特点,也为现当代中国题画词所承续。  相似文献   

3.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字与画均以笔墨纸砚为共同的创作载体,诗与画均注重写意的审美趣味,加之早期“文史哲不分”的文化形态,共同塑造出题画文学这一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早在商周时期绘画就被用来助人伦、成教化,秦汉及以后统治者更将其强化,政教作用也成为后世绘画理论与题画文学发展过程中恒久的命题之一。时至魏晋六朝,伴随文学自觉和人的自觉,艺术创作方面也收获了自由的空间,题画文学在诗歌与绘画各自进步的基础上得以长足发展,在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均有新突破,并为即将到来的唐代题画诗之辉煌做了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题画词作为词之一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词人主体意识的介入使得词画结合,情景互见,极大丰富了题画词之内蕴。就吴藻题画词来看,其个体情感的植入基本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入作品的,即描摹画面镂尽画境和借画写心植入自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龚任界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5):492-497,402,523
林纾的题画内容宏博多彩,涵盖诗、文、词等文学式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将其进行归类整理。林纾题画书法技法娴熟,温婉流丽;题画位置合宜独到;林纾的题画内容与书、画三者映发成趣,电掣星流,惊筵骇座,堪称中国文人画题画艺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姚华的题画词依据性质可分为“解画词”、“咏画词”、“名义题画词”三类,其题材非常广泛,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通过这些题画词,姚华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就是那种理想破灭后的落寞心境,“含凄欲语谁”的苦楚心情以及对自然、对生活、对艺术的无限的热爱与赞美。  相似文献   

7.
宋代金陵怀古词是自唐代金陵怀古诗之后,形成的独立文学题材。北宋金陵怀古词在抒情方式上承接唐人的审美情趣,其现实情怀以忧世为特征在词中得以确立,格调含蓄而温婉;至南宋,金陵怀古词的写作多与时局相关联,其情怀更加注重批判现实,词写强烈的个人情绪,格调因伤时愤世而愁郁沉痛。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21,(1):94-99
明代题画唱和与明代绘画的发展几乎同步,可分为三个阶段:洪武至弘治年间为第一阶段,正德至隆庆年间为第二阶段,万历至崇祯年间为第三阶段。明代题画唱和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中,京城官员的题画唱和台阁色彩明显,多北地风景;吴中文人的题画唱和生活气息浓厚,多江南风物。同时,明代题画唱和具有画与诗相互生成的关系,一方面题画唱和孕育唱和诗集,另一方面唱和活动造就题画唱和。研究明代题画唱和具有多重意义:题画唱和作品既有文献辑佚的作用,又有书画鉴赏的价值,它还是变相的小型"唱和诗集",足以扩大和补充明代唱和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命题画也称主题画,是幼儿园绘画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优秀的绘本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绘本中出色的创意、联想、富有童趣的画面等,为幼儿拓展命题画创作的思路、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学习物体命题画,重点是突出物体的特征;学习情节命题画,重点是欣赏情节内涵。文章主要从积累命题画创作经验以及如何传移模写方面阐述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绘本欣赏,循序渐进地学习创作命题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诗”的国度,又是“画”盛之邦。在山水、人物、花鸟等画上题诗(简称“题画诗”)既是我国绘画艺术独具的特色,又是中华民族的美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题画诗”发端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文人画崛起时期。大唐以前虽时有诗人题画之作,往往另写别纸,而非直接题在画上。现在所见的唐代或唐代以前的画面题诗,多为后代收藏家或诗人所作。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绘画美学思想转型的时代,也是绘画美学思想争论激烈的时代,其鲜明的时代审美理想,繁博丰富的审美形态、独具个性的主体审美意识以及独特的风韵格调,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宋代画论、宋人画评以及宋代绘画风格等方面分析宋代绘画美学思想,并对形成宋代绘画美学思想生成的原因及其内外部关系加以把握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绘画被称为“造型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绘画艺术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以再现为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绘画艺术的题材非常广泛,一切可见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均可入画。以水墨为代表的中国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画大异其趣,具有“以形传神”与“模仿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描写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是宋词题材之一。词人们往往以对于文学和生活的敏锐感受力,选择在其眼中最具女性特征的事物,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宋词对于女性的描写体现出宋代女性不同于其他时代女性的特征,又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在宋词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女性世界。本文主要介绍宋代女性的面部妆容,一般古代女子的面部妆容通常由施脂粉、画眉、点唇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200篇题画文,相对于他的157首题画诗、1首题画词,不仅数量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在思想含量和学术文化上更为重要,其绘画题跋诗文因被收入各种文集而保留了珍贵史料,使后人尽管无缘画作,却能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其题画文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和豁达高远的意境,浓缩了华夏民族绘画的空间意识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学的生命美学主题。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宋代咏物词的奠基。他的咏物词具有咏赞物性,传递情趣;物之异化,传达情致;“物”为所用,情结全章;“物”境朦胧,含蓄托情等特别的审美特征,使人们在品评、激赏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实用性原则的遵循与背叛--陈维崧题画词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画词乃词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蕴含.本文对清初词杰陈维崧的题画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在界定了题画词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研究了他是如何在这类词中既贯彻其实用性原则,又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的.文章分别从作者自我经验介入词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和纯题画词实用功能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迦陵题画词进行了解剖,认为陈维崧对这类题材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创作中引入了他的自我经验,从而变消极为积极,扩大了它的表现领域,同时在对题画词实用功能的发挥上,他也较前人有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重在解析,而不是判断.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的发展、绘画的功能的变化,宋代人物画的表现题材逐渐增多,除表现宗教人物、宫廷生活外增加了对广大平民生活的表现力度。绘画从陵墓、宫观、殿堂、寺院进入私邸、商号、酒楼,便于张挂的卷轴画逐渐取代大型壁画,绘画的风格及表现技法也因题材的扩展而丰富起来。作为宋代人物画题材之一的风俗画也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直接影响了元明清插图画和年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我国绘画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重要的绘画形式丰富多样,就其中之一的宋人小品画而言从题材到艺术形式皆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小品画构图简洁,主题突出,题材广泛,一般都是绘制在绢本的团扇、窗纱及灯片子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就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宋人小品画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侯建国 《学周刊C版》2013,(4):192-193
唐代辉煌的绘画艺术成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文化积淀和艺术素材。杜甫的诗歌满怀着忧国忧民之思,报国无门之感,不仅揭示了画面形象的现实意义,更为题画、咏画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其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考察创作主体在诗、画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诸多情感,以及宋人相关的理性认识,证明宋代绘画创作显著的文学化倾向。指出绘画的审美功能主要是写景状物,宋代山水画于山水诗处受启发,充分挖掘出绘画的抒情功能,加速了山水画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