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A不B"与"没A没B"两种格式都是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相袭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结构,使用频率较高.本文通过对否定副词"不""没"与形容词、动词结合的语义特征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形容词(形素)、动词(动素)分别嵌入"不A不B"与"没A没B"格式后在语义关系方面的异同之处,并找寻了两种格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不A不B”这种否定结构在汉语中很常见,可以表达多种否定意义。从“不A不B”所表达的否定意义及材料的语法性质等方面来进行讨论,可得出该结构在特定语义环境中英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忽A忽B"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构式。在句法上,描摹性副词"忽"前后呼应,"忽A"和"忽B"并列对举,AB可以为名词、方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经过概念整合,整个构式的意义是:表达两种情况瞬时交替出现,衍生出没有规律、不稳定或富有变化等意义。该构式在表意上、节律上和语体上都有特殊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A不B”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特殊否定结构,可以表达多种否定意义。本文将A、B放在特定的语义场中进行考察,指出“不A不B”的否定意义主要决定地A、B的语义性质,同时,本文根据“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理论,分析了“主观性”这种事用因素对“不A不B”否定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单音方位词进入"不A不B"结构时有一定限制,要受到严格的空间条件制约。由方位词构成的"不A不B"结构表"中间状态"义,这是由"不…不…"这一平衡结构影响所致。同时,受该结构影响,方位词在其中也削弱了空间义的表达,更多表现为引申义。方位词独特的空间特征也使得"不A不B"结构在否定形式上区别其他词类,呈现出双重对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语用和篇章的角度考察"A。就是说,B"这类句式中A和B的表达差异及其成因和对B的表达方式与内容的理解问题。先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表达角度即肯定和否定的表现形式对句式进行分类。然后,又根据A和B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别或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出各种小类。通过分析,认为肯定和否定形式使用的原因,与句式的使用意图和使用缘由直接相关。对于B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理解,必须联系上文语境和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邢福义老师的"小三角"理论[1],从语表、语里和语用三个层面对复句"哪里是A,而是B"进行探讨。语表形式上,"哪里是A,而是B"前者表示否定意义,后者表示肯定,以及A、B在词性上有对称与不对称两种情况。语里内容上,A、B在语义上"同中有异",且有转折和递进两种语义关系。再者复句"哪里是A,而是B"也可以作为一种命题来体现它的信赖程度。最后在语用价值上,"哪里是A,而是B"复句格式可以用于对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的反驳。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从"不A不B"格式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价值以及认知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展示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探讨"不A不B"格式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法构成、语义类型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A不AB"格式。其内部语义关系主要有选择关系和并列关系。在语用方面,"A不AB"格式是口语色彩较浓厚的语法格式,节奏感强,韵律优美,语义清晰,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四音节的"A不AB"格式是人们追求语言表达简洁明了,从而保证日常交际有序顺利进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研究中,“什么”表否定多从语义、语用及其否定机制来进行研究,对能进入此构式的语言成分较少进行分类研究。本文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能进入“什么A不A”的形容词的语义特点、“什么A不A”结构的句法位置及其共现成分。“什么A不A”结构在互动交际过程中表达否定立场,即表达对当下语境中“A”出现的合理性的否定,其特点在于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对某一立场客体的不同认知结果。“什么”的反问功能与“A不A”的语义结合是这一结构表否定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不A不B"格式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否定类对举格式。由表否定的副词"不"构成"不……不……"形式,再嵌入可变量"A、B",语义极为丰富。能进入"不A不B"格式的以反义语义场和同义语义场为主。同时,A与B间的语义关系对"不A不B"格式的语义有很大影响。当A与B为反义关系时,"不A不B"格式可以表示程度适中,也可以表示程度尴尬。当A与B为同义关系时,"不A不B"格式表示强调否定的语义,其感情色彩由A与B的本义决定。特定的语境和A与B的位序都会对"不A不B"格式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单音节叹词能够进入现代汉语"A什么A"这一常用结构,"什么"在此结构中的语义已经虚化,与叹词"A"凝练在一起,表示对其所表示的感叹、呼唤或应答的否定;并且此结构具有突出否定对象、节奏感强、结构整齐等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考察"没A没B"结构语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没A没B"结构的语用修辞价值。"没A没B"结构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它相配合的A、B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在语用修辞价值上,"没A没B"结构具有概括性、开放性和能产性等特点,具有比喻、夸张义,带有说话人或褒或贬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定的语料,从构成、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不是A是B"新旧构式之间的关联及各自特点。分析结果表明,与旧构式相比,新构式中通常A项属于具体名词,B项属于抽象名词;语义上,主体通过A所描述的方式来消除或获得B所表示的状态;语用上,通过否定某一事实的现象来达到揭示其本质的目的,可视作一种话语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与其A不如B"句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语义表达方面,A和B表达动态和静态两种语义;而整个句式重在表达一种态度、看法或评价等.在语用环境方面,该句式一般较少用在转折关系的语境当中.在语义认知方面:因为认知方式比较理性化,所以该类取舍句是一种"优选"型的取舍句.  相似文献   

16.
孙琴  唐韵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1):77-79,87
文章以《朱子语类》中的"不A不B"格式为考察对象,穷尽性搜索其中的"不A不B",分析其使用概貌,并对其内部构成与意义表达,及语用价值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冗余否定格式"不要太A"使用否定表达的方式传递肯定的内容.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A只能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格式中"不要太"省略后句艾不变;该结构用于感叹句中,句末常跟语气词"噢、哦、啊、哪"等.在语义特点上表现为:该结构包含了一个肯定的强程度的语义预设,再用否定形式转喻肯定的意思.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该格式的表达效果是强调感叹语气的作用:该格式焦点和强调成分在"太A":该结构表示的是说话人主观的态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七A八B"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构式。它以"七"和"八"为不变项,以A、B为可变项,A、B为同义、类义或反义的单音节名词性或谓词词性语法单位,或是一个双音节词的两个语素,构成四字格词语。"七A八B"构式的句法功能强大,表示多或多而杂乱义,A、B的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夸张、形象的语用价值,有贬义倾向,多有比喻义或引申义,属于通用语体。  相似文献   

19.
谈谈不A不B     
本文采取描写的方法,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运用语法学和语义学中的有关知识,较为全面地探讨不A不B这一固定格式,重点分析了不A不B之间的语义关系,不A与不B之间可以是完全否定,可以是不完全否定,也可以是否定后有蕴含,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通过对不A不B的考察,目的在于掌握这一固定格式的用法以及与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很A很B"是以"很黄很暴力"为原型形成的流行格式."A"和"B"在音节和词性选择比较自由,"很A很B"可以进行组合式、并列式和拆分式扩展;"很A很B"具有多项意义强化功能,成为一个表达整体概念格式;"很A很B"主要运用于广告、社会评价和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