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开心驿站     
最后一问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请问那位印刷工人住在哪里?”也不知道老师:“克劳德。昨天考试时你抄莫德的答案了,是不是?”克劳德:“是的,可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老师:“莫德第10题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你的答案是‘我也不知  相似文献   

2.
上课时间到了,上堂课地理老师就宣布这节课要考试,铃声的晌起让我停下了手里转动的笔。这两天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玩得很是尽兴,也就把考试的事儿给忘了,我没有复习。“算了吧,既来之则安之。”我心想。老师把试卷分发下来,我看着一道道熟悉的题目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相似文献   

3.
独特的考试     
读初二时,政治老师与班主任商量后宣布:“下周星期三举行政治考试”。同学们为夺取高分,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我也不例外。到了星期三中午,政治老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今天中午不安排值日,谁愿扫谁扫”。说完后老师就离开了教室。同学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翘起嘴巴说:“我们要复习政治,不干这苦差事”。甚至有个别同学还在发笑说:“这年头,自觉?谁还那么傻?”直到天黑也没有人主动去打扫教室。眼看到了星期五,政治还没考试,不知是老师忘了还是更换了时间,正在大家纳闷时,政治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扫视一下全班同学说:“我宣布,本次政治考试…  相似文献   

4.
唐惠忠 《新高考》2004,(1):126-127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而作文则是每次语文考试中让我最拿捏不准的部分,分数也是忽高忽低,复习更不知道从何着手,老师都说写作文要靠积累,可是课业负担已经让我忙得焦头烂额了,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阅读积累,只能靠背一些“万能作文”来应付,眼看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难道就这么让我的作文“顺其自然”发展?我可以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做什么准备呢?  相似文献   

5.
Q博士:我考试时为了考好,一心一意地答题,一点也不马虎,老师留的作业我也能按时完成。可是在自己学习时却扳不住自己,好像总学不下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知道您学识渊博,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心结大家解     
勇气和毅力助你成功“我的其他各门成绩都还可以,只是英语不好。我很想把英语学好,可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我常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预习和复习。你们是怎么学英语的?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呢?”这是本刊2006年第7期的“心结大家解”中刊登的“小鹏”的求助信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难点,但从高三复习情况看,师生却抓得很少。师生的共同心理是:知道重要,想抓,却没的讲,不知该怎么抓。的确,与语知语用、古代诗文比起来,现代文阅读可讲的知识或规律性的东西的确很少。指导复习确实没有什么成套的理论与方法可讲。“三步法”、“五步法”之类,只是操作程序;“找中心句”也不能包打天下.绝大部分散文段落根本就没有中心句。  相似文献   

8.
时下“重英轻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学生,常常抱怨语文难学,总感觉费了好大劲,考试时书中的内容涉及的少之又少,效果并不明显,不立竿见影,学习积极性大减,越学越不知道学什么;作为老师,我们常常抱怨语文难教,课前往往是精心的备课,课上又是详细严密的讲解,课后耐心周到的检查督促,结果仍然感觉抓的是细枝末节,学生的语文能力难有根本性的提高.凡此种种导致教师越来越不知怎么教,以至于语文老师成为教师队伍中最“费力不讨好”的一族.  相似文献   

9.
老师知道     
考试时,老师把考试卷发下来后,李明一道题也不会做,便在试卷背后写道:“只有老师知道怎么做,我不知道。” 试卷发下来后,上面写道:“老师100分,你0分!”  相似文献   

10.
我盼……     
我盼——盼考试得高分,盼不用考试,盼没有作业,盼不上学,盼不上课,盼考上好学校,盼快快长大,盼一鸣惊人,盼……我,可不是熊猫“盼盼”.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有的人怕考试,怕得要死;我却怕那考前的复习,怕得要命.还记得那初一的考前复习,那漫长的一个月的“风雨如晦”的日子.自从那个黑色的星期五,随着副科老师的“战略性转移”,主科的老师们头戴“钢盔”手持“爆破筒”身穿“迷彩眼”脚踏“钉子鞋”,跃出“战壕”,冲上了“战场”——讲台.面对已“武装”到牙齿的老师们,同学们只得凄惶地唱起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送别了“光明”,准备去迎接那复习的“暴风雨”。老师们争着、抢着布置着作业,像股迷炒股,  相似文献   

11.
复习信息量大,而且学生各自的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增加了复习的难度,也不适宜老师统一复习。否则,不是满堂灌,就是填鸭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不如让学生自主复习,然而,这又容易造成放羊式,学生也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知道该如何复习。很难有  相似文献   

12.
我是接受“填鸭式”教育长大的。从来就是老师讲什么我就接受什么,既不考虑老师的话对不对,也不考虑所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心里想得最多的是能在考试中考个好成绩,名列前茅。那时也有“节假日补课”一词,我也从不反对,认为补课能多学  相似文献   

13.
妈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进修。今年6月初,我也来到了洛杉矶,在Calahan小学“陪读”。同广州芳村小学一样,读四年级下半学期。我刚到这个学校时,一点也不习惯。班里的同学有黑人、白人和黄皮肤人,美国人居多,还有德国人、加拿大人、日本人、韩国人等,大家都讲英语,我几乎一句也听不懂。老师是位典型的美国女士,她讲课,我不停地打哈欠,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既听不懂,也不知该怎么答。上数学课时,只要上了一千的数,我就不知道怎样回答。老师很理解我,从图书馆里借了一些学前班的英语读物,允许我考试时看。别的同学考试,我就看画书或玩电脑的游戏碟。美国的学校很自由,当你考完试或不考试时,你就可以在老师的范围里,想干什么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青川县沙州中学 方芳 我每次做化学题,心里都一团糟,老是记不住方程式:物理对于我,也真是黑糊糊的“屋里”;语文成绩提不高.英语也不知道怎么学。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就不会做题。复习期间要学新内容,还要复习旧知识。中午一个多小时,我把一科作业做完,就再也没有时间了。每天晚上我必须“开夜车”,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4,(7):36-36
一哥: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我很害怕考试,考试前会很紧张。尤其是考得不好的时候,排名出来后,心情真的很低落,很难过。这个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对不起爸爸妈妈。我的成绩一直是中等,不知为什么,总是上不去。是我方法不对吗?我也不知道。想到别人可以考得那么好,我为什么不行呢?这次期未考试又考砸了,我该怎么办?考焦人考焦人:你好!“考试”“成绩”“排名”,真是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相似文献   

16.
考试是什么 ?其实我说不清楚 ,但至少我知道 ,他是苦涩的 ,但又带点“甜”味。在我们班 ,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 ,滋味都不好受。老师常说 :“大考大玩 ,小考小玩 ,不考不玩 !”可我们是大考小考都不玩 ,可还是考不好。其实说起来 ,我不是太喜欢考试 ,同大多数同学一样怕考试。因为如果考不好 ,不仅丢自己的面子 ,还要请家长 ,请了家长少不了回家要挨罚 ,所以对于考试 ,我们总有点胆战心惊。有一次数学考试 ,老师怕同学们作弊 ,便在考试前两天就通知道 :考场设在阶梯教室 ,单人单座进行考试。同学们一听说 ,个个都乖乖地复习。临考试时 ,老师又…  相似文献   

17.
老师:“克劳德,昨天考试你抄莫德的答案了,是不是?”克劳德:“是的,可你是怎么发现的?”老师:“克劳德第十题的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你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缺点老师问一个打瞌睡的学生:“你认识到上课睡觉的缺点了吗?”“认识到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伏桌上睡不如床上睡舒服。”学后面的孩子:“爸爸,学英语难吗?”爸爸:“开始当然很难,但学到后面就容易了。”孩子:“那我就学后面的吧!”换铅笔小妹妹对哥哥说:“哥哥,咱俩把铅笔换换吧。”“为什么”“我那支铅笔不行啊,总是写出许多错别字。”关系一个新生去学校报到。老师:…  相似文献   

18.
绿太阳     
自从在那张非正式的表上填了“文科”,我的日子就没安宁过。 理化各科老师都像听说我吞了几只苍蝇一样盯着我:“你理化学得那么好会去学文?”历史老师则说:“就你十堂课十二堂不听,十次考试十二次不及格,想学文?”同学中也没有一个支持我的,理化学得好的就不学文,这已成了牢不可破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上海市文化局组织市属文艺院团的一批一级演员到“高复班”复习四个月,让他们有机会到大学深造,哪知一经考试,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四门课,成绩最差的总分仅二十八分,平均每门课仅得七分。作为一级演员,而文化基础如此之差,知识面如此之狭窄,实在让人惊讶,说他们是“绣花枕头烂稻草”确不过分。   一级演员考了二十八分,不能说不是一件怪事。其怪有三:其一,当初评一级演员时不知是凭什么获得“一级”这一职称的? 难道没有经过必要的文化考试吗?其二,这四个月的“复习”,不知是怎么复习的?即使不复习,我想也…  相似文献   

20.
考试的滋味     
一晃下周就要进行月考了,我一改往日懒散的个性,急忙拿出一些资料复习起来。几个小时过后,便觉得头昏脑胀,手几乎抬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每逢考试我都是这样。“哎!真烦,真累!”刚上晚自习,就有同学这样说。看到同学这个样子,我也真有点沉不住了。“为什么偏要考试呢?不考试不也照样学?”复习,复习,真令人烦透了!但是,为了平时花费的心血不白费,为了明天能够顺利答题,无奈,我只好又翻出那看过了的一本本厚厚的参考书。我几乎是捧着书本睡了一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