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主义教育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来进行的,班集体是进行这种教育的重要基地。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只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  相似文献   

2.
马卡连柯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建立起了"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这样生气勃勃的集体.在集体的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前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是他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这一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根据我国国情和青少年的时代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本文试图对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及其特点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苏联现代杰出的教育革新家马卡连柯在教育学方面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他提出并且论证了集体教育理论体系,“平行影响“方法便是其集体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是马卡连柯主要的集体教育原则。它于五十年代,曾作为我国教育原则之一,并被编入了教育学教科书。由于十年浩劫影响,我们对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认识不足,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向,如讲到集体教育时往往容  相似文献   

4.
安·谢·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少青违法者的教育工作,但是他的经验却有普遍意义。马卡连柯说:我的实际结论不仅适用于不好教育的流浪儿童,而且适用于所有的儿童集体,因而也就适用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一切工作者。(《论共产主义教育》231页) 教育人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人的看法和对人的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对家庭教育问题的阐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至今仍有许多闪光之处可资借鉴。本文基于马卡连柯的相关著作从家庭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家庭集体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家庭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分析马卡连柯的家庭集体教育思想,阐发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集体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马卡连柯认为,我们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而且,这种力量并不是能够用命令做到的.所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重视创造型班集体的培养.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创造型班集体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教育的积极力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集体教育作用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克鲁普斯卡娅也倡导,应该使儿童从最早的幼年时代起,就开始集体的生活,而且这种集体生活过得越早,就越容易形成一个人巩固的共产主义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实践并发展了上述思想,他十分注重学校的集体教育,力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切问题,都应首先着眼于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集体主义者,这一目标要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8.
马卡连柯教育创造的根基是什么?他的共产主义教育观有哪些特点?他用什么样的方法从事教育工作?今天,弄清这些问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马卡连柯的创造性教育成果是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整个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教育革新家、教育实践家马卡连柯(1888—1939)把自己光辉的一生贡献给苏维埃的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并以非凡的才能研究了共产主义教育理论和方法,从而创立了与过去任何历史时代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教育体系。他在教育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是国际公认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向马卡连柯学习的东西很多,尤其是他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论述。本文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诗》是苏联早期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文学家A·C·马卡连柯(1888-1939)1925年至1935年之间写成的一部最负盛名的教育小说。它以他自己创办的高尔基工学团的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为题材,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倾其全部精力和心血,成功地改造和教育了一大批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全过程。《教育诗》全书分三部:第一部描写工学团创办初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斗争;第二部叙述工学团集体的形成过程;第三部描述工学团的发展、壮大及所取得的成就。马卡连柯采用文艺形式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说明只有遵循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  相似文献   

11.
马卡连柯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马卡连柯的辩证教育思想,如教育目的观、集体教育和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个性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贵的借鉴意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卡连柯(1888——1939)是列宁、斯大林时代培养出来的共产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曾对我国的教育工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仅就其美育的思想和实践方面,概括地作一些分析。马卡连柯非常重视美育。他本来计划在四卷的《双亲读物》的第二卷中详细研究美育问题,可是由于某种原因,只写好第一卷  相似文献   

13.
安·谢·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革新家和教育艺术家。从1920—1928年,他在“高尔基工学团”工作,这一时期是他创造性的建立新教育理论的时期。《教育诗篇》就是他以艺术的手法成功的描述了“高尔基工学团”的教育过程,表达集体形成的经过,集体发展的辩证法和集体在教育、改造人的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布·考斯捷良尼奇对《教育诗篇》作了长篇的评论,这对研究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有重要参考作用,本刊将连续刊载。  相似文献   

14.
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2·1——1939·4·1)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斯大林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的实践家、理论家与教育艺术家。1936年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写作活动。在1937年所写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专著里,主要论述了构成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5.
马卡连柯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的集体教育及劳动教育等理论对苏联以及整个教育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应当与集体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效率。文章对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改进劳动教育,以促进我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班级是学生集体最基本的群体。一个优良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对生活在这个群体里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促使全体成员身心健康不断地发展。反之,一个不良班风的形成,也会象一种腐蚀剂,使人心涣散、集体瓦解,助长歪风邪气。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人的道德精神的成长,应该是集体对个人有效教育的极重要的结果。既然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影响,那么要培养和教育个体就要培养和教育他所在的集体。只有提高了整个集体的思想素质和道德面貌,才会形成影响教育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良好环境和巨大力量。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之后,集体自身就会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相似文献   

17.
“集体美学”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卡连柯“集体美学”的教育思想,也就是美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建立整洁、舒适、优美的教育环境。学校环境脏、破、乱,是不利于美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二,组织一支配备比较齐全的乐队。它会鼓舞、激励着集体朝气蓬勃、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18.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曾被高尔基称为教育革新家、教育艺术家、心理学家。《教育诗》是其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他对自己在高尔基工学团长达8年之久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总结。他大约花费了10年时间,才将这部长达60万字的左右的小说体教育菱写完。全书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工学团建立初期的生活(约1920~1923年)。从马卡连柯与教育厅长谈话,决定创建工学团,描绘了一幅荒芜的大地、几个教师和第一批工学团团员的创业情景。这里有艰难、愁苦、悲伤,同时也有胜利后的欢乐。到后期,集体的管理形式便…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社会各方面呼吁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凸显个性化的背后是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在现有教育模式下,课堂只能采取集体教育的路径,而集体教育不免会造成个性化因素的流失。立足马卡连柯平行教育理论,理解、重视集体与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探索将集体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路径,以保证教学质量高标准完成,加快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级集体是儿童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生活在这样集体之中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会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