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超星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收集2005-2019年期刊的智库专栏数据,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EXCEL、VOSviewer等软件,对我国期刊智库专栏数量、分布、文章数量、文章主题等专栏发展情况进行多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学术期刊智库专栏的相关数量特征及下载量、被引量等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发文排名前20的机构大部分来自较发达地区;文章多为二人合作且以同机构合作为主;多以创新创业、智库及其建设、企业/公司发展、经济发展、互联网相关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主题;近年来基金资助文章占比迅速增长;国家级基金与省级基金均占比较大.存在的问题包括:智库栏目规模较小;影响范围有限,传播力低;发文地区分散,差异明显;主题覆盖面窄.建议发挥政府、期刊、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作用,完善智库期刊、智库栏目与咨政建言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面向国家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探讨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研究现状及服务转 型。【方法/过程】对CNKI数据库中2001-201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的分析, 借用布拉德福定律对关键词表二次分区,并对核心区关键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情报机构在新型智库时 代背景下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担当,积极向新型智库所要求的功能进行服务转型与创新,充分发挥情报机 构的前端作用,助推中国新型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当前中国海洋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海洋学期刊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智库服务体系的科学保障作用。【方法】通过资料汇总调研,分析当前中国海洋智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学术期刊发挥智库服务功能的普遍做法,探究海洋学期刊主动参与智库服务功能建设的其他可行路径。【结果】当前中国海洋智库仍存在前瞻性、针对性不强,品牌特色不明显,多学科融合不足和资政意识薄弱等问题。海洋学期刊应在向政府、企业、社会输送知识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需求为导向主动选题策划,以论坛、专栏等形式搭建平台窗口,以优先出版等手段提升成果产出速度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智库建设体系中。【结论】学术期刊应凭借多年办刊积累的信息优势,增大自身“扭矩”,主动吸引企业和政府的关注,聚焦重点议题,征集遴选出优秀成果,为政府、企业在增进科学认知、落实科技战略、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科学、权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阐述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实践,助推我国该类刊物参与对外传播体系构建的进程。【方法】 通过梳理创新发展、科技期刊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及政策,分析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对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体系的意义与路径。【结果】 目前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经验对中文科技智库期刊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证明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恰逢其时且有据可依。【结论】 中国科技以英文期刊为承载传播于世界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必然步骤,而中国科技以中文期刊为承载被世界认可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内容与平台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刊》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分析与阐述,为我国中文科技智库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阐述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实践,助推我国该类刊物参与对外传播体系构建的进程。【方法】通过梳理创新发展、科技期刊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及政策,分析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对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体系的意义与路径。【结果】目前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经验对中文科技智库期刊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证明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恰逢其时且有据可依。【结论】中国科技以英文期刊为承载传播于世界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必然步骤,而中国科技以中文期刊为承载被世界认可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内容与平台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刊》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分析与阐述,为我国中文科技智库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库期刊作为链接智库与政府、新闻界、民众的桥梁,在传播智库成果、增进学术交流、扩大智库影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科技智库期刊为研究对象,依据智库的内容和功能筛选出具备典型特征的科技智库期刊进行案例研究,从期刊研究内容、栏目及专题设置、国家项目支持和国家政策协同四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通过案例研究提炼科技智库期刊的典型特征与功能,最后,提出科技智库期刊的发展定位和历史使命,以期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雷  陈茫 《大众科技》2021,23(7):119-122
新型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当前广西高校智库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面向科技产业发展为视角,从设计前沿的智库顶层战略、构建合理的智库组织机构、培养专业的智库人才团队、营造共享的智库数据平台、建设多元的智库影响渠道等方面,对广西高校新型智库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15)
智库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也已经上升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一,中国开始逐步重视智库的建设。其中高校智库是智库重要的一部分,高校智库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它人才相对集中、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能力雄厚以及对外学术交流频繁。依凭这些优势,高校智库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成为加强政府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智库评价体系,结合高校智库特点,采取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从分类评价视角构建由核心要素、保障要素、特色要素三大要素组成的,对内契合机构发展愿景、对外适应第三方评价机制的两维度高校智库评价体系,以评促建。为推动高校智库科学评价,推进智库评价标准化建设,促进高校研究平台智库化转型和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管理》2017,(4):6-7
<正>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尤其是2015年初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中国智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然而,近年来,一些"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智少库多"的消极现象也在浮现,为此有必要对当下智库建设流行的几大误区做一些厘清,进而对智库发展做区分,并相应地就政府与智库关系提出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